“透鏡的曲率和排列方式都必須經過精確計算。”李陽低聲說道,手中的動作依然嫻熟而穩健。他知道,這一步的成功與否,直接決定了鐳射武器的打擊效果。
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工作,鐳射武器的原型機終於組裝完畢。李陽緩緩鬆了一口氣,將鐳射器固定在實驗臺上,調整好光學腔和聚焦系統的角度,接著他將電源接通,手指按下了啟動按鈕。
一束熾白的鐳射瞬間從鐳射器中噴射而出,劃破了實驗室內的空氣,直擊幾米外的金屬靶。伴隨著一陣刺耳的金屬切割聲,靶上的金屬表面瞬間被鐳射束熔化,形成了一個深深的凹痕。
李陽緊盯著靶上的痕跡,眼中閃過一絲滿意的光芒。他走到靶前,仔細觀察著鐳射束的打擊效果。靶上的金屬表面光滑而均勻,顯示出極高的鐳射能量密度。
“打擊效果非常理想。”李陽低聲自語,眼中閃爍著自信與喜悅。他知道,這種定向能武器將在未來的戰場上發揮出無與倫比的威力。
然而,李陽很清楚,鐳射武器的製造並不僅僅停留在原型機的階段。為了使這套武器系統能夠在實戰中穩定執行,還需要解決散熱和能量供應的問題。
鐳射器在發射時會產生大量熱量,如果不能有效散熱,鐳射器的效能將會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導致系統損壞。李陽決定為鐳射武器設計一套獨立的液冷系統,這套系統能夠透過冷卻液的迴圈,將鐳射器產生的熱量迅速帶走,從而保持系統的穩定性。
他在設計圖紙上詳細標註了液冷系統的管道佈局和冷卻液的流速引數。每一條管道的走向,冷卻液的粘度,甚至泵的功率,都經過了他反覆推敲和計算。李陽的手指在紙上滑動著,彷彿這些線條和公式就是他為戰機編織的命運之線。
“這樣的話,鐳射器的穩定性應該可以大大提高。”李陽喃喃自語,嘴角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接下來是能量供應問題。鐳射武器的能量消耗巨大,如何在戰機有限的空間內提供足夠的能量,是李陽面臨的另一大挑戰。他決定為鐳射武器設計一套基於核聚變技術的小型能量反應堆。這種反應堆能夠在短時間內釋放出極高的能量,足以支援鐳射武器的持續發射。
李陽在設計圖紙上詳細標註了反應堆的結構和功率引數。他決定採用一種新型的磁約束裝置,透過強磁場將高溫等離子體約束在反應堆的中央,防止其與反應堆內壁接觸,從而實現穩定的核聚變反應。
為了提高反應堆的安全性,李陽還設計了一套自動故障檢測和緊急停機裝置。這套裝置能夠實時監測反應堆的執行狀態,一旦檢測到異常,系統會立即啟動緊急停機程式,確保戰機和飛行員的安全。
李陽在圖紙上反覆推敲著反應堆的每一個細節,整個設計過程複雜而又充滿挑戰。他的手指在圖紙上飛快地划動,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必須確保反應堆的安全性。”李陽低聲說道,目光中透出一絲堅定。
經過數週的緊張工作,鐳射武器的能量供應系統終於完成。李陽將反應堆與鐳射器連線,仔細檢查了每一個接線點,確保所有連線都牢固可靠。
“現在,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李陽站在實驗臺前,目光中閃爍著期待與緊張。他知道,接下來將是對這套鐳射武器系統的最終測試。
他深呼吸一口氣,手指輕輕按下了啟動按鈕。隨著反應堆的啟動,一股強大的能量瞬間湧入鐳射器,鐳射束再次從發射器中噴射而出,直擊遠處的金屬靶。
靶上的金屬表面瞬間被鐳射束擊穿,鐳射束在金屬表面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切割痕跡。李陽緊盯著螢幕上的資料,手指飛快地操作著控制面板,測試鐳射器的功率輸出和能量消耗。
“能量輸出穩定,鐳射束的打擊效果非常理想。”李陽低聲說道,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他知道,這套鐳射武器系統已經達到了預期的設計目標。
然而,李陽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知道,鐳射武器的製造並不僅僅停留在原型機的階段。為了使這套武器系統能夠在實戰中穩定執行,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和最佳化。
他決定對鐳射武器的瞄準系統進行進一步的最佳化。李陽意識到,戰機在高速飛行時,鐳射束的瞄準精度可能會受到氣流和飛行姿態的影響。為了確保鐳射束的打擊精度,他設計了一套基於慣性導航的自動瞄準系統。
這套系統能夠透過戰機的慣性導航裝置,實時監測戰機的飛行姿態和速度,並自動調整鐳射束的瞄準角度,從而確保鐳射武器在任何飛行狀態下都能保持極高的打擊精度。
李陽在設計圖紙上詳細標註了自動瞄準系統的各個元件位置和連線方式。他的手指在圖紙上飛快地划動,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瞄準系統的設計完成後,李陽開始著手將其安裝到鐳射武器系統中。整個安裝過程需要極高的精度,任何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系統的失效。
李陽親自監督每一個安裝環節,確保所有元件都能夠精確對位。他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飛快地操作著,調整瞄準系統的引數和校準資料。
經過數小時的緊張工作,瞄準系統終於安裝完畢。李陽將鐳射武器系統固定在實驗臺上,接通電源,開始對其進行全面的測試。
鐳射束再次從發射器中噴射而出,直擊遠處的金屬靶。李陽緊盯著螢幕上的資料,手指飛快地操作著控制面板,調整鐳射束的瞄準角度和打擊精度。
“瞄準系統的精度非常高,鐳射束的打擊效果理想。”李陽低聲說道,眼中閃爍著自信與喜悅。他知道,這套鐳射武器系統已經達到了預期的設計目標,能夠在未來的戰場上發揮出無與倫比的威力。
然而,李陽很清楚,鐳射武器的製造並不僅僅停留在原型機的階段。為了使這套武器系統能夠在實戰中穩定執行,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測試和最佳化。
他決定對鐳射武器的防護系統進行進一步的改進。鐳射武器在發射時,會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和強烈的電磁輻射,這些都可能對戰機的其他系統造成干擾和損害。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李陽設計了一套基於電磁遮蔽和熱隔離的雙重防護系統。這套系統能夠有效遮蔽鐳射武器產生的電磁輻射,同時透過一層特殊的隔熱材料,將鐳射器產生的熱量隔離在系統內部,防止其擴散到戰機的其他部位。
李陽在設計圖紙上詳細標註了防護系統的各個元件位置和連線方式。他的手指在圖紙上飛快地划動,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防護系統的設計完成後,李陽開始著手將其安裝到鐳射武器系統中。整個安裝過程需要極高的精度,任何微小的誤差都可能導致系統的失效。
……
李陽站在實驗室的中央,燈光在他眼鏡片上反射出一層冰冷的光澤。
在他面前,是一張全新的設計圖紙,比之前的任何計劃都要複雜。
隨著武器系統和飛行控制系統的逐步完善,智慧化作戰系統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
這將是一次全新的挑戰,因為它不僅僅是硬體的改進,更是一場關於未來戰爭模式的革命——AI智慧化作戰系統。
李陽的手指在圖紙上輕輕滑動,描繪著一條條線路和模組。
智慧化作戰系統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概念,它是一個龐大的工程,需要整合飛行控制、武器系統、導航系統,甚至是戰場態勢感知等多項技術。
李陽的目標是讓這架空天戰機具備自主分析和決策能力,能夠在複雜戰場環境中獨立執行任務。
他站起身來,走向實驗室中央的一臺計算機,這臺計算機是他從未來的記憶中逆向設計出來的,具備相當於原時代最高水平的運算能力。
李陽的指尖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螢幕上不斷跳動著複雜的程式程式碼。
要讓智慧化作戰系統真正運作起來,首先需要一個強大的計算核心,而這個核心,必須具備足夠的計算能力和判斷能力。
李陽決定從最基礎的AI智慧開始開發。
他的腦海中回憶起前世關於人工智慧的種種知識——從圖靈的理論,到未來量子計算的應用。
雖然在這個年代,計算機技術還處於相對初級的階段,但他相信,憑藉自已的能力,完全可以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開發出一套初級的AI智慧。
李陽從書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資料,封面上寫著“電腦科學基礎”。
雖然這些理論還處於初步階段,但對於李陽來說,這些知識已經足夠他在這個年代的技術背景下,開發出一套初級的AI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