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在一旁聽著,心裡酸溜溜的。
他何嘗不想跟著李陽幹?
以前在鉗工組的時候,他也是數一數二的好手。
若不是因為賈東旭那個王八蛋,自已的手也不至於殘疾。
更不至於淪落到在這裡擦大糞!
想到這裡,易中海狠狠地捏緊了拳頭。
\"對了,這次的專案,廠裡還專門安排包餐呢!\"
禿頂師傅壓低聲音,神神秘秘地說
\"據說啊,不僅管兩頓飯,晚上加班的話,還管宵夜!\"
\"我去!這待遇,這待遇……\"
戴眼鏡的砸吧砸吧嘴,兩眼放光。
\"那可不!上次軋鋼機專案的時候,咱們就享受了一個月的包餐。
那叫一個香啊,比家裡強多了!\"
禿頂師傅回憶著,臉上露出嚮往的神色。
易中海聽著,只覺得肚子咕咕直叫。
以前,他也天天能吃上飽飯,頓頓離不了葷腥。
可現在,每天就啃兩個幹饅頭,連個鹹菜都見不到。
想到這裡,他的眼睛就紅了。
\"走,咱們趕緊去報名!省得被別人搶了先!\"
禿頂師傅一拍大腿,撂下這麼一句話,就跟戴眼鏡的離開了廁所。
臨走時,他們還不忘對易中海使個眼色,意思是讓他也去碰碰運氣。
可易中海豈會不明白?
他現在這副樣子,人家李陽會要他?
說到底,還不是拜賈東旭那個孫子所賜!
想到這裡,易中海只覺得滿腔怒火無處發洩
他恨啊!恨賈東旭這個小人,害得他身敗名裂!
恨廠裡,把他一腳踢開,活活逼成了一個廢人!
更恨李陽,搶走了他的風頭,讓他在工友面前抬不起頭!
易中海越想越氣,握柺杖的手都在微微顫抖
他在心裡暗暗發誓:
總有一天,他要讓賈東旭,讓李陽,統統跪在他面前認錯!
就從賈東旭那個王八蛋開始吧!
易中海陰測測地想,嘴角泛起一絲冷笑。
等著吧,賈東旭,這筆賬,老子遲早會算到你頭上!
自從上次被賈東旭絆倒的事兒,易中海就對賈東旭恨之入骨
要不是這個小人從中作梗,自已的手能殘?
還不是為了陷害自已,故意把機床的電源接反,才釀成大禍!
想到這裡,易中海就恨得牙癢癢。
他發誓,一定要讓賈東旭嚐嚐他的苦頭!
……
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所有人都吃透了李陽帶來的改造圖紙。
這臺平爐,已經在廠裡服役多年,雖然也曾進行過一些小修小補,但歸根結底,還是一臺老式裝備。
要想徹底改造它,實現頂底復吹,難度可想而知。
然而,當李陽娓娓道來他的改造方案時,眾人卻漸漸放下了心中的顧慮。
這個看似複雜的工程,關鍵就在於兩個部位——進氣口和出氣口!
\"各位,你們看這裡。\"李陽指著圖紙上爐體側面的一處,說道:\"這裡,就是我們要著重改造的地方。傳統平爐靠側吹空氣來供氧,效率低下。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在爐頂和爐底,分別開設氧氣噴嘴和富氧煤氣管道。\"
\"爐頂的氧槍,負責向鋼水錶面鼓入高純度氧氣,讓它儘快氧化雜質。同時,爐底的富氧煤氣,則起到了攪拌鋼水的作用,讓脫碳反應更加徹底。\"
李陽一邊解說,一邊在圖紙上比劃著。眾人聽得津津有味,不時點頭稱是。
\"那,爐體本身呢?需要大改嗎?\"有人提出了疑問。
\"爐體倒是不用大動。\"李陽微笑道:
\"畢竟這可是毛熊進口的優質鋼板,經過多年的考驗,強度和耐熱性都沒得說。
咱們要做的,就是在兩端加裝可拆卸的端蓋,把它改造成可傾轉的結構。\"
\"這樣啊!那就簡單多了!\"大夥兒一片恍然,紛紛釋然地笑了。
有了成熟的爐體做基礎,剩下的工作就不難了。
只要在進出氣口上動動腦筋,再稍加改進,這臺平爐,不就能華麗轉身,化身頂底復吹轉爐了嗎?
\"那我們還等什麼?走,去車間幹活!\"有人按捺不住,率先喊出了口號。
\"對!從現在起,咱們就是改造先鋒隊!誓要讓頂底復吹,早日在咱們廠轟鳴!\"
振奮人心的吶喊,在會議室裡迴盪。李陽望著這群鬥志昂揚的鋼鐵戰士,嘴角泛起自豪的微笑。是的,有了這樣一支敢打敢拼的隊伍,夢想,還會遠嗎?
改造方案一經敲定,車間裡馬上熱火朝天地忙碌起來。
設計圖紙被一一分發到各個工段,師傅們圍在案板前,仔細研讀著每一處細節,絞盡腦汁地討論起製造方案來。
\"這個氧槍,得用優質不鏽鋼精鑄而成。而且表面要做拋光處理,減少氧氣的磨損。\"
\"爐底的煤氣管道,一定要用耐高溫的剛玉磚襯裡,不然燒壞了可不得了。\"
\"還有爐體的液壓裝置,活塞和油缸的配合,可一點兒也馬虎不得……\"
大夥兒你一言我一語,集思廣益,為這場偉大的改造出謀劃策。
而在李陽的指導下,一個個關鍵部件的方案,都漸次敲定下來。
很快,車間的各個角落,都響起了機器的轟鳴。銑床上,刀盤飛速旋轉,金屬的切屑飛濺;
鍛壓機前,大錘重重落下,鋼坯在火星四射中漸次成型;
焊接區內,電弧閃耀,工件在焊花中緊密相連……
人們揮汗如雨,廢寢忘食,一個個關鍵部件,在他們手中漸次成型。
而最引人矚目的,則是李陽親自參與制造的氧槍。
只見他戴上護目鏡,穿上隔熱服,走到銑床前,開始了最關鍵的加工。
銑刀如利劍般下落,在坯料上飛速劃過。
伴隨著刺耳的\"呲呲\"聲,一個個零件被銑削出了大致的形狀。
而在李陽的手中,它們還將經受一場更高難度的考驗。
李陽拿起砂輪機,開始了最精細的打磨。
只見他雙手握住砂輪,目光如炬,全神貫注。
砂輪在工件表面遊走,發出陣陣火花。一絲絲金屬粉末飛揚,氧槍的表面,在漸漸變得光潔如鏡。
\"天啊,手都不抖的嗎?這可是手工打磨啊!\"有人看得心驚肉跳,暗暗咋舌。
\"這就李副科長的真本事啊!別看他年紀輕,論起動手能力,那可是一等一的!\"另一個師傅感慨道。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李陽不僅僅是個理論派,更是一位技術能手!八級鉗工的水準,恐怕也不過如此吧?
事實上,在場的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是動手高手。
畢竟,這個年代搞技術,不能只紙上談兵,還得真刀實槍地幹。
可即便如此,他們也大多隻能勝任一些簡單的加工,像李陽這樣難度的活兒,還真就不行了。
\"這就是青年才俊啊!一專多能,全才型人物!\"老師傅們紛紛交口稱讚,對李陽投以崇敬的目光。
在這群老工程師,技術員的眼中,李陽的形象無疑變得愈發高大。
一個理論如此精深,又動手如此嫻熟的年輕人,還有什麼是幹不成的?
……
可以的話,給小女子點點愛心送送免費的為愛發電,點點催更就能送,一天滿500為愛發電塊禮物就加更,因為是全職寫手,拜託了,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