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率軍平定木邦後,將其改為撣邦,命穎國公傅友德之子傅茂為撣邦總督,同時兼管雲遠府。

傅茂麾下有明軍三萬,又編練土軍六萬,共有九萬人鎮守西南邊陲。

這麼多人當兵吃糧,後勤壓力自然是極大的。

好在朱樉在當地開了不少礦場,每年產出大量的翡翠、金、銀、銅等貴重金屬,又允許當地士兵屯田種植菸草,這才養得起九萬大軍。

可叫人意想不到的是,這片區域種出的菸草質量極佳,雖說所得菸草大部分賣給菸草公司,但每年還是有很多菸草流入黑市,令一眾將領獲利頗豐。

朝廷知道這些人戍邊艱苦,很多時候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其結果就是,一眾官員迅速腐化墮落。

除了傅茂頗有敬畏之心,不敢亂來以來,其餘諸將大多撈的盆滿缽滿,然後便肆意享樂。

可問題是,周邊的土司一個個都窮的要死,眼見鄰居富的不像話,哪裡扛得住。

那是千方百計派人偷取菸草種子,然後便開始大面積種植。

還有的土司羨慕大明採礦賺錢,也四處派人亂挖。

結果瞎貓撞到死耗子,真叫一個土司挖出一個大金礦來。

有道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打不過大明,還打不過你嗎?

周邊幾個鄰居一擁而上,打的那個慘烈。

而最終勝出的,卻是緬甸宣慰司。

這時期的緬甸還處於阿瓦王朝,在原本的歷史上與大明關係尚好。

可朱樉出現,改變了歷史的程序,也影響了緬甸的發展。

緬王明耶覺蘇瓦佔領金礦後自信心爆棚,用開採出的黃金、掠奪來的菸草購置各種軍械,然後繼續壓榨周邊的土司,打到他們臣服。

命各土司開礦、種植菸草,然後繼續壓榨。

緬王兇狠,下面的一眾將領也不拿普通百姓當人看,其結果就是轄區內各個礦山礦工死傷太重。

一個身強體壯的年輕人,在這邊的礦山裡幹一年,身體基本就垮了。

且拿不到什麼錢,造成礦工大量逃亡。

礦工少了,就會影響到礦山的產量。

緬王一怒,下面的人便開始想各種陰損的法子,最開始是“高價”僱工。

可週邊的山民皆有土司管轄,又哪裡僱的到人。

然後,就演變成明搶了。

緬王派出軍隊,攻打尚未臣服他的弱小土司,掠奪人口,將其貶為奴隸,用於開礦、種煙。

偏在這時,大明的撣邦總督已經換成寧遠侯何福。

要說此人也是一員良將,原本歷史中,跟隨沐英父子數次平定西南地區的叛亂。

可鎮守撣邦、雲遠府期間不知何故,彷彿突然瞎了一般,對緬王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

還是西平候沐春接到周邊土司的奏報,才瞭解這些。

奈何西平候的職責是鎮守雲南,對於撣邦、雲遠府的事,並無管轄權。

沐春無奈,只能將事情上報,請朝廷定奪。

乾清宮大殿內,朱樉見一眾官員,大多持反對意見,心中不悅。

“爾等所說,理由萬千,無非怕花錢罷了。可朝廷再艱難,想想法子,還是能弄到錢的。但你們可曾想過,那些被緬王壓榨的土司、山民,苦苦盼著大明前去救援的心情?

一個小小緬甸,都能在大明面前耀武揚威,爾等可曾想過,西南半島諸國見大明這般反應,是否會藐視天朝?”

一眾官員聞言,都不說話。

他們當中一些人,連大明的百姓都不曾看在眼中,何況是一些尚未真正臣服大明的土司、山民?

為他們大動干戈,耗費國庫銀兩,大臣們覺得不值得啊!

首輔解縉見朱樉似真的動了怒,當即道:“陛下所言,高瞻遠矚,是臣等所不及也。臣覺得,無論耗費銀兩多少,大明的威嚴不可墮。朝廷呢,可以做兩手準備。先用八百里加急降旨西平候,命他全權處理,由他代表大明派出使者,申斥緬甸宣慰司。

緬甸若有所收斂,自然再好不過。他若不知死活,那麼大明也可立即宣佈緬甸為反叛勢力,令周邊諸多宣慰司與其斷絕經濟往來。

這一來一回,好幾個月就過去了。

只要挺到明年夏收,估計府庫內的銀子、糧食就又足了,討伐緬甸也就輕而易舉了。”

解縉一番話,還算合朱樉的意。

“嗯,首輔所言,深合朕意。諸位愛卿,還有其他建議嗎?”

吏部尚書蹇義道:“陛下,按西平候奏疏所述,這些事已經發生數年,可撣邦總督何福的奏報裡,一個字都未提過,是否命何福進京述職,解釋一番?”

朱樉微微點頭,他也覺得何福的嫌疑很大,只是還沒來得及說。

“何福身負朝廷重任,卻坐觀半島亂局,已不適合在擔任撣邦總督。諸位愛卿以為,由誰接任為宜?”

眾大臣聞聽,皆半晌不語。

原因也簡單,此刻最適合接管撣邦的,自然是雲南都指揮使、鎮南將軍傅茂了。

可當初把他從撣邦調離,自然是怕他在任久了,形成軍閥勢力。

如今若把他再調回去,萬一將來出什麼事,可是要擔責的。

見一眾大臣都不言語,朱樉面色頗為不悅。

好在魏國公徐輝祖說話了,“陛下,臣以為,此刻最適宜接管撣邦的莫過於震南將軍傅茂了,由他統領撣邦、雲遠府,可保兩處安如泰山。陛下若要命人教訓緬甸,由他率兵出征,也是不錯的選擇。”

朱樉此刻也無更好的選擇,畢竟外邊的將領深入大西南,不識天文、地理,怕也難打勝仗,所能用的無非就是沐春、傅茂這兩人。

思索片刻,卻說道:“那便傳朕的旨意,下詔給西平候沐春,命他代表朝廷,斥責緬王。下詔給撣邦總督何福,命其即刻回京述職。下詔給鎮南將軍傅茂,命其前往撣邦,繼任總督。”

“臣,遵旨!”

把一眾大臣打發了之後,朱樉卻命人招來秦王朱尚烈。

直接道:“現在擺在你面前,有一個機會,風險是大了點,不過功勞不小,你可願一試!”

朱尚烈聞言慌忙跪下,“兒臣做夢都想為父皇分憂,不避生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