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國都洛陽城內,一駕馬車碾壓過剛下過雨的路面,積水飛濺。

路邊的百姓早已躲進了路旁的店鋪中,生怕衝撞了這駕馬車。

每年的這個季節洛陽多雨又炎熱。

但這駕豪華的馬車裡卻清涼可人。

馬車上端坐著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中年人目光深邃,面沉似水。

他手裡握著的是大燕帝國朝臣的最高權力。

他便是燕國丞相楊啟微。

今日他受到太子大門藝的召見,說有要事相商。

這讓他感到很困惑。

太子有自己的詹事府,裡面有若干官員,負責協助太子。

一般情況下朝臣是不能與太子私下會面的。

這會讓皇帝感到很不安。

太子為何要冒著風險邀請自己?

但這些還不是最主要的。

最主要的是,他和太子的政見一直有巨大的分歧。

楊啟微是華夏族人,也便是原先的大寧人,但皇帝大祚榮卻很信任他。

大祚榮自從入主中原後就發現,依靠靺鞨人自己很難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

現在的燕國疆域遼闊,不僅統治中原,還管轄著漠北的柔然部落。

靺鞨人本來在深山草原遊牧,根本就沒有這樣的人才。

於是他大膽地起用了楊啟微,在楊啟微的管理下燕國國力蒸蒸日上。

以前大寧的屬國也都紛紛朝拜燕國,儼然把燕國當成上國。

楊啟微也向皇帝大祚榮建議,透過文化和經濟來壓迫大寧,直到大寧崩潰。

屆時,燕國也有足夠的能力吸收這些疆土。

“相爺,太子府到了。”楊啟微的下人輕聲提醒。

楊啟微輕輕挑開車簾,在下人的攙扶下走下馬車。

太子詹事阿里不站在門前等待著楊啟微。

“相爺,請!”阿里不摘下大帽行了一個靺鞨禮。

阿里不平日裡與楊啟微並不交好,但是既然太子請他,他也只能附和。

楊啟微點了點頭隨他入內。

這座太子府很是宏大,兩人走了足足一刻鐘才走到太子的書房。

楊啟微還依稀記得,這座府邸在前朝是晉王的府邸。

轉眼間物是人非,想到這些他也只在心中輕嘆了一聲。

阿里不在門外輕輕地叩了叩:“太子爺,丞相來了。”

屋內傳出了一聲肯定的答覆,阿離步輕輕推開門:“相爺,請進吧。”

楊啟微邁步進了書房,太子大門藝正端坐在書桌前看著什麼。

他看到太子的樣子,心中卻是覺得好笑。

這位太子比自己年紀還要大一些,早年跟著大祚榮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但他在治國理政方面就差遠了。

據說到現在為止,連像樣的書都沒有讀幾本。

如今卻在裝模作樣。

“臣參見太子殿下。”楊啟微躬身行禮。

大門藝放下手中的書,佯裝驚訝:“丞相何故行禮?”

“你是我大燕第一臣,不必對本宮多禮!”

楊啟微直起身子:“所謂禮不可廢,臣既然帶著群臣制定了大燕的禮法,便要帶頭遵守。”

“好啊,好啊,大燕能有你這樣的臣子,是福分。”大門藝從書桌後走出來。

他拉著楊啟微的手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父皇經常說要本宮多向丞相學習一些治國理政的經驗。”

“平日裡,本宮事情太多,也不想打擾丞相。”

“今日實在是收到一份密報,想和丞相一起探討一下。”

楊啟微皺了皺眉:“密報?”

燕國的情報機構是紫霄衛,掌握在皇后的手中。

太子哪來的密報?

大門藝一愣:“這不重要。”

說著他從懷中取出那份密報遞給楊啟微。

楊啟微接過密報看了看,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站起身拱了拱手:“殿下,臣認為此事需向陛下立即稟報。”

大門藝皮笑肉不笑的說:“丞相,先坐下。”

“你看,密報裡說衛慕多喜正在派人攻打南朝。”

“你難道不覺得這是個好機會嗎?”

“南朝羸弱,此時是不是應該派兵一波將其滅亡?”

大門藝驍勇善戰,他的忠實擁躉們也大都是武將。

燕國建國後,這些武將紛紛封了爵位,但從此也沒有了立功的機會。

燕國對大寧邊境時常會有小規模的騷擾,但由於有淮河與大山的阻隔,燕國也很難取得進展。

這些年,這群武將眼看文官集團開始上升,紛紛坐不住了。

多次鼓動太子大門藝發兵攻打大寧,好讓武將再次成為朝廷的主導。

也好讓他們的子孫也都積累一些軍功。

但,這一切都被楊啟微無情的拒絕。

他認為燕國朝廷目前根本沒有能力消化大寧,搞不好會被撐死。

楊啟微沉默片刻說:“出兵是大事,不是臣能夠決定的。”

“臣只能上奏陛下裁決。”

出兵,是不可能的。

楊啟微十分堅定地要走他自己那條路。

對於大寧,一定是文化壓制,讓大寧的百姓嚮往燕國。

經濟上透過歲幣和傾銷,讓大寧財政越來越窘迫。

這樣不用幾年,大寧則唾手可得。

大門藝看著堅定的楊啟微,冷笑說:“楊啟微,你要想清楚。”

“父皇年紀大了,還縱慾過度。”

“特別是那個不要臉的小妖精來了之後。”

大門藝口中的小妖精指的是當今的皇后。

那個女人可是他大門藝買來的!

也不知怎麼的,自己還沒來得及品嚐,就被父皇奪走。

最可惡的是,還成了皇后。

楊啟微聞言肅然:“太子殿下,慎言啊!”

大門藝卻渾不在意:“怕什麼?若是父皇知道了,定是你說的。”

“父皇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了,本宮遲早是要登基的。”

“你就不為自己以後考慮考慮?”

楊啟微拱手道:“臣效忠的是大燕,無論誰是皇帝,臣都會是一個忠臣。”

“至於殿下說的,臣還是勸殿下三思。”

“衛慕多喜老謀深算,他之所以把訊息放出來,恐怕不是想和我們分享果實。”

大門藝擺了擺手:“區區白高國不足掛齒。”

“早晚本宮會滅了他們的。”

楊啟微皺了皺眉,不再多說。

話不投機半句多,楊啟微從太子府離開。

大門藝看著楊啟微的背影:“阿里不,給衛慕多喜帶句話。”

“告訴他,大燕會助他一臂之力,但無論他們得到什麼,都要和本宮平分。”

“楊啟微這種南蠻子,休想控制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