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破局之法
再造盛唐從掃平安史之亂開始無防盜 公孫無咎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這是什麼地方?”
杜社爾醒來之後,不禁發出聲音。
“杜社爾我的兄弟,這是你的臥室!”
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似乎想到了什麼,杜社爾猛然睜大了眼睛。
“侯賽因!”
他面色複雜的看向眼前這熟悉又陌生之人。
他與侯賽因、阿僕杜拉其實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朋友。
只是當年侯賽因被前任呼羅珊伊瑪目看中選入了寺廟學習。
他和阿僕杜拉兩人則繼承了家族留下來的職務,成為了貴族軍官。
此時他看著身穿道袍的侯賽因卻是感覺如此的陌生。
“侯賽因,你當真要背叛哈里發,背叛真主嗎?”
他看著眼前之人低吼道。
侯賽因淡然的看向床上的杜社爾,“我沒有背叛真主,我的兄弟以後你就會明白的!”
言罷他也沒有再多說什麼,這個時候的杜社爾的狀態並不適合交談。
“照顧好他!”
交待了一句他就離開了房間,此時他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好好好!”
赫拉特城,杜佑收到侯賽因送來的信件後,不禁連道三聲好。
尉飛笑著問道,“怎麼侯賽因成功了?”
“不錯,加茲尼已經不戰而降,侯賽因送來訊息,城堡中的糧食足夠赫拉特全城半年之用!”
尉飛聞言也是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不過一旁的杜環卻是皺了皺眉,他對這侯賽因並不信任,心中總有一些不好的感覺。
杜環環顧四周,杜佑見了他的動作,當即會意讓周圍之人盡皆下去,只有三人留在了屋中。
這個時候,杜環才把自己心中的疑慮說了出來。
杜佑點了點頭,“汝說的不錯,這侯賽因確實是懷了別樣的心思,但卻也不用待他回城之後,咱們就把他送往木鹿城!”
“如此也好!”杜環點了點頭。
三日後,侯賽因押送著大量的糧食返回了赫拉特城。
杜佑設宴款待了他和開城投降的阿僕杜拉。
在宴會上杜佑告訴兩人,皇帝已經知道他們的功績,將要嘉獎兩人,要求兩人在半個月內抵達木鹿城。
兩人聞言表面上露出笑容,但心下卻是毫無喜意。
不過兩人也不敢拒絕,酒宴結束後,兩人又休息了一天,這才在杜環的陪同下前往木鹿城。
……
這個時候李惲並不在木鹿城而是在兩軍對峙的前線。
此時大食人已經在馬什哈德附近集結了二十四萬戰兵,另外還有從大食各地地區徵召的三十餘輔兵。
此外還有五萬哈里發的近衛軍以及從北非地區僱傭的兩萬騎兵正在前來的路上。
為了這一戰大食人也是拼盡了全力,曼蘇爾此時已經賭上了全部的身家。
若是這一戰大食戰敗,留給阿拔斯帝國的就只有兩條路。
一條是向大唐投降徹底淪為大唐的藩屬國。
另外一條就是被,大唐、拜占庭、柏柏爾人所瓜分。
顯然這兩條路都不是曼蘇爾想要的,如此他就只能拼盡全力。
收到從東方傳來的最新情報後,曼蘇爾已經不再奢望完全擊敗大唐。
他只希望能在戰場上取得一次小勝,然後與大唐簽訂停止協議。
他甚至都已經做好了放棄河中與呼羅珊的心理準備。
這些時日他也在惡補大唐的知識,他願意效仿越王勾踐忍辱負重。
正如他的大臣穆里亞尼所說的,“大唐不可能永遠強大,終有一日大唐將會衰弱!”
做為前線指揮官的法赫德同樣感覺亞歷山大。
如今整個阿拔斯帝國,甚至整個伊斯蘭教的命運都已經壓在了他的身上。
經過多次軍事會議,整個阿拔斯帝國軍方已經達成了一致。
這一戰絕對不能貿然出擊,只能採取防禦姿態等待大唐犯錯。
……
唐軍大營之中,李惲面色嚴肅的看向眾將。
這些時日,已經有不少將領,尤其是諸部將領向他提前對當面的大食人發動全面進攻。
“《司馬法》曰,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
“如今大食人已經壓上了其舉國之力,此戰已經不可能速勝……”
“如今之形勢正如秦趙長平之戰,我大唐正是昔日之秦……”
“此戰到如今乃是兩國國力之比拼……有妄言出戰者可斬!”
李惲話音落下所有人都是心頭一震。
交戰雙方在正面戰場上都選擇了同樣的做法,如此就只能在其他方向想辦法破局了。
曼蘇爾在經過多番思考後,派出使團前往杜因城希望說服拜占庭帝國加入戰爭。
就在杜佑出兵繼續追擊艾哈邁德之時,大食人的使團也進入到了杜因城,並受到了君士坦丁五世的歡迎。
……
與曼蘇爾試圖尋找外援不同,李惲則是把目光瞄向了海上。
經過長達一年半的戰爭,張邁終於攻陷了真臘首都吳哥城,真臘王國也宣佈亡國。
隨後為了懲罰真臘人,張邁下令對吳哥城進行了洗城。
這座中南地區最繁華的城市瞬間變成了人間煉獄。
由驃國、林邑、陸真臘、哥谷羅國、個羅國、羅越國、婆利國組成的聯軍殺入城中。
諸國聯軍在城中進行了瘋狂的殺戮,城中所有身高高過車輪的男子全部被殺。
孩子和婦孺則被掠為奴隸,最後聯軍還放了一把火,原本繁華的吳哥城一下子就被完全毀滅。
在這場戰爭之中,大唐所獲也是非常巨大,不但獲得了相當於兩萬萬貫的各種財貨,更重要的是完全控制了黃金半島(馬來半島)以及實利佛逝島(蘇門答臘島)。
李惲與法赫德率領的阿拔斯帝國大軍在馬什哈德展開對峙之時,大唐海軍也已經完全打通了,從中南地區通往波斯灣甚至埃及的航道。
洪武十年二月,大唐皇太子李憲以監國的名義,以東海王李峴為大唐遠征艦隊大總管,率領各式戰船兩百餘艘,水手兩萬,戰兵三萬,展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海上遠征。
大唐海軍於洪武十年三月十六從南海港出發,經過整整三個月的航行方才抵達僧伽羅。
大唐遠征艦隊在僧伽羅休整了近一個月,補充了食物和水之後方才繼續前行。
此時的印度洋地區的海上貿易其實遠比後世想象的要繁忙的多。
如此龐大的一支艦隊的闖入是瞞不過任何人的。
大唐遠征艦隊才剛剛抵達卡利外海,大唐艦隊到來的訊息就已經傳回大食國內。
……
“不可能,這不可能!”
“唐人怎麼可能擁有如此強大的艦隊!”
曼蘇爾收到商人從海上傳來的情報不禁咆哮起來。
可是不管他是否相信,大唐艦隊確實就要從海上而來了。
接下來接連不斷傳來的情報也證實了這一點,而且大唐艦隊的規模還比最初的預計更大。
“若是唐人在巴士拉登陸……”
想到這個可能曼蘇爾只感覺渾身發冷。
為了對抗李惲親領的大軍,曼蘇爾已經把自己所有能夠調動的精銳兵馬全部派往了東方。
如今在帝國的中央行省(伊拉克)雖然名義上還有約五萬軍隊,但真正能夠作戰的軍隊還不到兩萬,而且還分佈在各城。
曼蘇爾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隨後寫信給正在與君士坦丁五世談判的巴爾馬克。
他在信中寫道:“哈立德·伊本·巴爾馬克,我的兄弟,如今帝國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與拜占庭人達成盟約,就算是放棄大馬士革也在所不惜!”
接到曼蘇爾的信後,巴爾馬克立即意識到一定是又有大事發生了。
透過詢問信使,他也知道了大唐遠征艦隊即將到來的訊息。
這個訊息也是他從來沒有想到過的,他完全無法想象,大唐的艦隊竟然能夠穿越半個世界從海上進攻大食。
知道事情嚴重性的巴爾馬克立即請求與君士坦丁五世會面。
不過這個時候君士坦丁五世可沒有時間見他,現在他有更重要的事。
原來此時斯拉夫人與哈扎爾汗國組成的聯軍與西遷的奚人、葛邏祿人在頓河西岸發生了一場大規模的會戰。
這一戰擁有近八萬戰士的聯軍竟然被只有區區兩萬人的奚人打的大敗。
聯軍幾乎是全軍覆沒,整個頓河下游地區已經完全被奚人所佔領。
原本遊牧於烏拉爾山西部地區的佩切涅格人也完全臣服於奚人。
這讓居士坦丁五世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脅,若是奚人滅亡了北方的哈扎爾汗國,就可以直接南下亞美尼亞。
……
取得了大勝的延陀率領大軍很快佔領了伏爾加河下游唯一的城市阿得爾。
隨後他又派出使者前去收攏散佈於各地的匈人部落。
這些匈人自稱是匈奴人的後裔,不過自從匈人帝國滅亡後,他們的日子可一直不好過。
當得知奚人也是從東方而來之後這些殘餘的匈人很快歸伏了延陀。
隨後延陀又收復了佩切涅格人,並把這些佩切涅格人還有一直跟隨自己的葛邏祿人全部吸收進了奚人之中。
洪武十年七月,延陀在阿得爾舉行了盛大的祭天儀式,自立為奚王,並定都於阿得爾城,改阿得爾城名為西華城。
自立為王之後的延陀並沒有志得意滿。
他很清楚不管是斯拉夫人,還是哈扎爾人,亦或是拜占庭人都容不下自己和自己建立的奚人王國。
稱王后的第二天,他就召集手下大臣進行了一番商議。
會議上有大臣提出,新的奚人王國想要長久的存在下去必須要獲得大唐的承認。
延陀心中也認可這名大臣的意見,不過他卻是心有顧慮。
奚人可就是被大唐從東方驅趕過來的,大唐皇帝能夠容忍奚人的存在嗎!
這個時候,大薩滿說話了,“高天指引我,大唐皇帝會接受我們的,只要我們能夠幫助大唐皇帝……”
雖然心中還有疑慮,不過延陀還是派出了使者前往馬什哈德朝見李惲。
李惲見到奚人的使者後大喜。
大食人試圖與拜占庭人結盟的訊息早就傳到了馬什哈德,李惲此時正為此憂慮呢。
拜占庭帝國也是一個強大的帝國,那可是一個擁有二十萬常備軍的強大帝國。
若是其與大食結盟,就算是強如大唐也會很是頭疼。
洪武十年九月李惲正式冊封延陀為奚王,並賜其李姓。
隨後又賞賜了延陀袍服金印以及足以裝備一萬人的武器鎧甲。
當然這些武器鎧甲並非大唐制式裝備,而是繳獲的大食人的裝備。
有了大唐的支援,李延陀大喜過望,很快就發動了對哈扎爾汗國的進攻。
哈扎爾汗國本就不過是一個小國,經歷過前番大敗之後,如今國內連五千軍隊都湊不出來。
僅僅半個月時間就被奚國給滅亡,其可汗的頭顱也被斬下來當做禮物送去了馬什哈德。
君士坦丁五世得知哈扎爾汗國被滅亡的訊息後,坐不住了。
為了震懾住新興的奚國,他決定出兵進攻奚王,恢復哈扎爾汗國。
為了震懾住奚國,這一次君士坦丁五世出動了四萬大軍,其中還有三千精銳的拜占庭重騎兵。
他的軍隊剛剛越過庫拉河就收到了大唐皇帝冊封李延陀為奚王的訊息。
這個訊息頓時讓他對大唐不滿起來。
這也讓他再度考慮與大食結盟的問題。不過此時他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大唐西征軍在河中和呼羅珊一連串的勝利,讓他很是心驚,也讓他對與唐軍作戰缺乏信心。
最終在顧問的建議下,他還是決定先拖著大食人,等擊敗了奚人之後再做打算。
洪武十年十月,拜占庭人的大終於翻過了高加索山。
這個時候得到訊息的李延陀早就已經做好了準備。
很快兩軍就在薩曼達爾地區相遇。
這一次李延陀出動了一萬七千騎兵,而拜占庭人則有四萬餘人,其中戰兵約三萬四千人。
開戰前雙方都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在拜占庭人眼中,奚人不過是被大唐從東方驅趕而來的野蠻人。
而在奚人眼中,這些拜占庭人也同樣不過是野蠻的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