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帳之中,李惲看著軍報卻是不自覺的皺了皺眉。

如今發生的事讓他心中有了許多憂慮。

“哎,難道這就是蝴蝶效應!”

在有關後世的記憶中,不管是《新唐書》,《舊唐書》還是《唐鑑》都沒有這一場大戰的記載。

雖然天寶八載唐、蕃之間卻是發生了大戰,但雙方參戰兵力並沒有超過二十萬。

其中最著名的戰役就是石堡城之戰。

這一戰唐軍陣亡近萬人方才拿下石堡城。

時人作詩諷刺哥舒翰,“西屠石堡取紫袍”。

原本李惲還打算趁著兩軍大戰之時,出兵突襲石堡城。

但如今卻也只能作罷,在如此規模的大戰之中,石堡城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

現在他要考慮的是在大戰之中自己這支小軍隊如何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

……

天寶八載四月,唐、蕃兩軍再一次相會大非川。

上一次兩國在大非川決戰,還是高宗總章三年。

當年那一戰改變了整個大唐的歷史也改變了吐蕃亡國的命運。。

當時吐蕃人,避實就虛,不與唐軍精銳直接交鋒,而是切斷唐軍糧草後。

唐軍軍首戰大獲全勝,但隨後唐軍副將郭待封輕敵冒進被吐蕃擊敗,雖然兵力沒有損失多少,但所攜帶的糧草卻損失大半。

薛仁貴率領的唐軍主力也因糧草不濟被迫撤退至大非川,吐蕃發五十萬大軍在大非川把唐軍主力團團包圍。

其實那一戰唐軍本不至於失敗,雙方決戰之時,唐軍副將郭待封就在二十里外,但他面對薛仁貴的數次求援並沒有出兵,而是坐看薛仁貴軍陷入重圍,最終四萬唐軍戰死。

不過吐蕃人也只是慘勝而已,根據吐蕃自己的記載,這一戰吐蕃死傷高達四十萬。

也正因為如此這一戰雖然吐蕃獲勝,但也無力繼續擴張,雖然獲勝只能選擇向大唐稱臣。

郭待封也是名將之後,並非什麼庸人,那他為什麼會這麼幹,為什麼敢這麼幹,其實也是因為大唐內部的政治鬥爭。

郭待封乃是武則天的親信,而薛仁貴當時是反對武則天掌權的代表。

武則天想要掌握大權必須要除掉薛仁貴,因此她才會指使郭待封按兵不動。

最終武則天成功了,但也給大唐製造了一個致命的敵人。

……

哥舒翰騎兵立於高丘之上,向身旁的李惲道:“昔日薛將軍被小人所害導致兵敗大非川而使吐蕃小丑存活於今,薛將軍臨死亦視之為恥……今日我等當奮力一戰,為薛將軍,為陣亡的大唐將士雪恥……”

李惲應和道:“此戰若勝千百年之後,世人當永記節帥之功!”

哥舒翰搖頭道,“非我哥舒翰一人之功,是聖人,是三軍將士之功!”

這時他掉轉馬頭,向身後的唐軍各軍主將躬身一拜,“諸君,此戰請諸君與我一同奮戰!”

李惲聞言高呼,“日月山河永在,大唐永在!”

“諸君奮戰!”

“大唐萬勝!”

受李惲帶動,全軍上下皆高呼起來。

“唐軍威武,大唐萬勝!”

二十多萬人齊聲高呼,其聲勢之浩大,甚至天地都為之變色。

對面的吐蕃人此時皆是面色一變,聲勢完全被唐軍所奪。

就連吐蕃贊普赤德祖贊也一下子從坐位上跳了起來。

他看了看四周,拔出佩劍高呼道:“六十年我們的先祖就是在這大非川擊敗了唐人,使唐軍主將薛仁貴吐血而亡……”

“如今我吐蕃比昔日更盛,我們的武器,訓練、糧食都比當年更強……此戰我吐蕃必勝!”

“吐蕃必勝!”

“吐蕃必勝!”

赤德祖贊帶頭高呼起來。

在他的帶動下,近五十萬吐蕃大軍也跟著高呼。

不過雖然吐蕃人數更多,但在氣勢上卻比唐軍差了許多。

這也從中看出,吐蕃軍的訓練比起唐軍還是遜色了一些。

如此大規模的決戰,雙方都不敢輕舉妄動。

雙方在北至伏俟城,南至烏海的廣大地域展開了對峙。

雙方皆是在互相試探,誰也不敢輕易發動進攻。

赤德祖贊一開始打算把北面的伏俟城作為突破點。

他先是以吉桑東贊為將,派出了直屬於自己的三萬大軍,再配屬當地的三萬吐蕃大軍出擊,意圖截斷唐隴右軍與河西軍的聯絡,從而各個擊破。

不過他的舉動立即被哥舒翰和高思順識破。

哥舒翰隨即令河西兵馬使李光弼率軍出擊。

李光弼不愧是一代名將,其領兵三萬在西海湖北與吐蕃人大戰七日,最終大破吐蕃軍。

吐蕃人損失近兩萬人,伏俟城也差點被其拿下。

李光弼大勝的訊息傳來,全軍上下計程車氣都為之一振,哥舒翰與安思順兩人也上書李隆基,舉薦其為河西節度副使。

赤德祖贊得知戰敗的訊息後,大怒。

他認為會出現如此大敗的原因,定然是因為吉桑東贊與兀倫樣郭兩人治軍不嚴導致軍隊戰力不如唐軍。

憤怒之中他把兩人召回了自己的大帳,不給兩人解釋的計劃,就扒光兩人的衣服綁在木樁上抽打了一番。

郎.彌素為兩人鳴不平,上前為兩人求情,也被其狠狠的抽打了一番。

事後吐蕃大將悉諾羅與達扎路恭兩人勸說赤德祖贊安撫三人。

赤德祖贊卻不以為然的道:“不過是三條老狗而已,不必再意……莫非他們還能反了天不成……”

悉諾羅與達扎路恭兩人還要再勸,卻被剛愎自用的赤德祖贊趕了出來。

離開贊普的大帳後悉諾羅面露不安的道:“贊普如此行事怕是會寒了眾貴族之心……”

達扎路恭聞言卻是低頭沒有說話,其實如今他是很明白赤德祖讚的心思的。

他從這段時日赤德祖讚的態度和行事推斷出,這一次赤德祖贊御駕親征的真正目的恐怕並不是要奪取唐人的河西隴右之地。

而是要藉助大戰的機會,解除舊貴族的兵權,甚至有可能是想徹底剷除對其贊普之位有著巨大威脅的舊貴族們。

不過他卻也不敢明言,而且剷除舊貴族對他也是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