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半月就是年節,也就是除夕。
延帝側臥在床榻上閉目養神,床前火盆裡的木炭燒的吱吱作響。
臨近歲末,不用每日上朝,延帝自然是圖得許多清淨。
陳公公站在床榻前默默守候,看著這位年過半百的帝王,心裡覺得此時的延帝看上去安詳,實則有些寂寥。
似乎似乎感覺到了陳公公的目光,延帝睜開雙眼問道:“陳公公,今年的年節打算怎麼安排?”
幾十年來,都是陳公公打理著延帝的衣食起居,節日自然也不例外。
“回陛下,今年這天氣比往年寒冷了些,就不要像去年一樣外出狩獵了。我覺得陛下可以趁著年節,去走訪一下寧州的平常人家,帶去些許物資,既能體察民情,又能彰顯帝恩。”
陳公公其實心裡早有打算,今年著實冷的厲害,坊間木炭供不應求,很多尋常百姓可能燒不起炭火。
“那你便替我安排妥當吧,這麼快又是一年,真是光陰似箭啊。”延帝聽到陳公公的建議後很是平淡。
“因為是您帶來了這太平盛世,所以才覺得時間過得快了些。”
要不說宮裡的宦官是帝王肚子裡的蛔蟲,這陳公公當真的是做到了深的君心。
“希望這太平盛世能持續下去,也希望這時間過得再慢一些。”說完延帝又閉上了雙眼。
殿內只剩下炭火噼裡啪啦的聲響。
杭城,李府。
一家人圍坐在暖房裡,中間爐火正旺。
這火爐是李不語發明出來的,上下兩層,還帶有鐵片做成的煙囪。
冬日裡,尋常百姓都是用火盆燒木炭取暖,李不語這爐子並沒有推廣開來,原因就是製作起來太過繁瑣,工藝水平無法實現批次製造。
“不語,你設計的火爐真是好用啊,整個房間都是暖的,還沒有煙霧,似乎燒的木炭也比往年變少了。”李星晚由衷的誇讚道。
李不語洋洋得意,要不是自已在這杭城沒找到煤炭礦藏,不然那還不得驚掉你們下巴?
夏有水扇,冬有火爐。李星晚是真心佩服自已弟弟。
周知夏笑著說道:“不語,你給我爹孃也做一個這樣的火爐吧,他們定會喜歡。”
好主意啊,正愁過完年節什麼好的拜年禮物呢,李不語欣然應允。
趙老頭收回放在爐旁的雙手,一本正經的說道:“這年節之前你就不用每日修煉了,休息一下,也有時間做這火爐。”
這下李不語開心的要跳起來了,自打從巫族歸來,刻苦修煉都未曾休息一天。
看著李不語那開心的樣子,一房間人都哈哈大笑,其樂融融。
接下來幾天李不語忙著準備材料,拿著紙筆又寫又畫,忙忙碌碌,日子倒也平靜。
直到臘月二十那天,李沐川從京都歸來帶回了一個訊息。
蒙族在靜默了兩個月後,竟開始調兵遣將,突然就攻下了一座邊陲小城。
軍報是八百里加急傳回京都的,延帝收到軍報的第二天,召叢集臣開了早朝,訊息很快就傳遍了大街小巷。
蒙族在這寒冷的年節前,正式宣戰了。
聽到訊息的李家眾人十分驚訝,雖然戰亂髮生在千里之外的北境,但是大家都知道,蒙族這是衝著李家來的。
一旦戰事吃緊,勢必會造成民心動盪,這也會影響到李家的生意。
無論如何,這戰亂爆發的都不是時候。
李沐川還說,延帝已經派出兩名大將,攜五萬大軍去往北境支援,而且為了彰顯君威,竟是連二皇子也隨軍親征。
也許延帝是覺得這場仗很好打,畢竟蒙族國力遠遠不如大延,所以才允許二皇子也跟著去鍛鍊。
這位二皇子也是個武者,此去北境,一來可以在戰場上磨礪自已,二來還可以獲得軍功。
這些安排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在說出自已的想法後李沐川看向李不語,徵求他的想法。
李不語沉思很久後說道:“這延帝做了個錯誤的決定,而且大錯特錯。”
眾人不解,李不語這才分析起來,自已雖然不懂政事兵法,但是重生前學歷史的時候還是有些收穫的。
首先,從京都調兵看似浩浩蕩蕩,有二皇子親征可以提升士氣,這延帝只顧著彰顯君威,卻忘了一點:兵貴神速。等京都大軍千里迢迢,先不說兵馬疲乏,那戰場局勢可能早已生變。
其次,現在正值寒冬,這京都大軍必然不擅長雪地廝殺,而蒙族選擇此時開展正是因為如此。
再者,蒙族不過年節,將士一心殺敵,反觀大延將士,在這一年一度闔家團圓的時節上戰場,拼殺心態必定不如蒙軍。
所以,因為延帝的自信,做了錯誤的決策。
這場仗不一定能打贏,就算能贏,也會拖得很久,至少冬天結束之前不會有結果。
仗打得越久,越是勞民傷財,如果此時爆發內亂,再有其他外敵趁虛而入,後果不堪設想。
聽完李不語的分析,李家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雖然只是普通商賈之家,但是在商言商,時局動亂對李家生意極為不利。
況且一旦戰事不能儘快結束,雙方求和,那麼李家必然會被延帝推出去,在帝王眼裡,一個李家怎比得上和平安穩。
“那怎麼辦,沒人能改變延帝的決定啊。”
李不語無奈的笑了笑:“只能寄希望戰場上的大延將士,能夠快速打贏這場仗。”
此時的李不語也感受到了,在這大勢之下,個人的無力,家族的無助。
見眾人沉默不語,李不語笑了笑說道:“咱們過好自已的日子就行了,該操心的是那京都朝廷。”
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
李不語主打的就是一個心態好,李家其他人還在有所顧慮的時候,他又開始忙活起造爐子了。
當下,討老丈人歡心,討老婆滿意才是大事。
雖說師父給自已放假了,平日裡,李不語還是會抽出時間修煉。
因為他知道,這種形勢下,只有強大自身才有希望,如大哥所說:能保護自已,才能保護李家!
對於自已的大哥,李不語還是由衷敬畏的。
敬的是大哥竟是悄無聲息的培養了捕風閣,事事為李家著想;畏的是自已現在打不過大哥,可能以後也不會有打得過的那天。
好在一點,如父親說的一樣,李家上下齊心,兄妹三人更是互相護持。
對於生在李家,李不語打心底裡是覺得很幸運的。
一定要努力變強!李不語心裡默唸,手裡的劍握的更緊了些。
看著刻苦練劍的李星晚,第一次覺得弟弟真的長大了。
長劍撥弄,雪花飛舞。
也是這冬日裡的絕美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