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0章 死亡原因的判斷
刑警日記電視劇劇情介紹 剎車很及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支氣管分叉處還有未燃盡的細小炭顆粒,這說明死者在焚燒時還有呼吸功能。”張凱用顯微鏡觀察樣本,炭末顆粒均勻分佈在氣管黏膜表面,黏膜上皮有明顯的熱損傷——細胞呈氣球樣變,核固縮。“這是典型的熱作用呼吸道綜合徵,”他在報告上記錄,“結合肺組織內的炭末沉積,可以初步判斷是生前焚燒,死者在火災中還有生命活動。”
但死亡原因的判斷出現了波折。張凱的解剖刀在炭化的心肌組織上停頓,焦黑的心臟像顆被烤焦的核桃,表面覆蓋著層灰白色的灰燼。他用探針輕輕撥開右心室壁的炭屑,一處1×2cm的出血斑突然暴露出來,暗紅色的斑跡在黑褐色的心肌上像塊凝固的血痂。“小林,拿組織鑷來。”他的聲音透過口罩有些發悶,鑷子夾起出血斑邊緣的組織時,炭化的碎片簌簌掉落。
“這處出血斑的形態很特殊,”張凱將組織樣本放在載玻片上,“邊緣呈星芒狀,中心有凹陷,不像是高溫導致的熱損傷性出血。”小林的顯微鏡鏡頭對準樣本,螢幕上的細胞結構已經模糊,但仍能看到心肌纖維的斷裂帶:“張老師,這裡的肌纖維有波浪狀變形,還有收縮帶壞死——這是生前心肌損傷的典型特徵。”
當解剖刀劃開左心室時,一股暗紅色的液體突然湧出,在托盤裡積成小小的血池。“心血沒有完全凝固,”張凱用pH試紙測試,試紙變成淡紅色,“pH值6.8,偏酸性,符合缺氧環境下的血液特徵。”他拿起10ml注射器,針頭刺入心室腔時,針尖遇到了細微的阻力——心肌組織雖然炭化,但仍殘留著一定的彈性。
抽出的血液在針管裡泛著櫻桃紅色,像摻了胭脂的紅酒。“這種顏色太典型了,”張凱舉著針管對著燈光,“碳氧血紅蛋白超標的特徵性改變。正常血液因含還原血紅蛋白呈暗紅色,當碳氧血紅蛋白飽和度超過30%,就會呈現這種櫻桃紅色。”小林已經準備好檢測試劑,將血液滴在比色板上時,試劑立刻變成了紫紅色。
“正常碳氧血紅蛋白飽和度低於5%,非吸菸者通常在2%以下,”張凱看著比色板上的顏色變化,與標準色階比對後,數值顯示為35%,“這個濃度處於中度中毒範圍,會導致頭痛、噁心、意識模糊,但還沒達到致死濃度——通常需要超過50%才會致命。”他突然想起氣管裡的菸灰,“這說明他在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後還存活了一段時間,甚至可能在火災中還有過掙扎。”
小林的手指在檢測手冊上劃過,突然指著“碳氧血紅蛋白的代謝速率”一欄:“張老師,按每小時代謝15%計算,35%的飽和度意味著他在停止呼吸前,實際吸入的一氧化碳濃度可能高達50%,只是在存活的這段時間裡代謝了部份。”張凱點頭,用記號筆在解剖圖上標註出血斑的位置:“這就能解釋心肌的損傷了——嚴重缺氧導致心肌細胞代謝障礙,引發收縮帶壞死。”
他讓小林取心血做血氣分析,結果顯示血氧分壓35mmHg,二氧化碳分壓60mmHg,碳酸氫根濃度22mmol/L。“Ⅱ型呼吸衰竭,”張凱在報告上記錄,“缺氧伴二氧化碳瀦留,符合一氧化碳中毒的血氣特徵。但35%的碳氧血紅蛋白飽和度,不足以解釋如此嚴重的呼吸衰竭,這裡面肯定還有其他原因。”
當檢測結果出來時,小林突然“呀”了一聲。“張老師,血液裡的乳酸脫氫酶活性是正常的3倍!”她指著化驗單上的數字,“肌酸激酶同工酶也超標,這說明心肌細胞有嚴重損傷,可能是中毒或缺氧導致的。”張凱盯著那處出血斑,突然意識到什麼:“他在被焚燒前就已經處於嚴重缺氧狀態,一氧化碳中毒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很可能還有其他毒物參與。”
他重新檢查心臟的血管,在冠狀動脈左旋支的入口處發現了塊炭化的血栓。“這裡有栓塞!”張凱用探針輕輕挑動,血栓的質地堅硬,表面覆蓋著層灰白色的物質,“雖然被高溫破壞了結構,但能看出是混合性血栓,有血小板和纖維蛋白的成分——這是生前形成的,不是死後凝血。”
小林突然想起什麼,翻出肺組織的檢測報告:“張老師,肺組織的水腫液裡,蛋白質含量高達5g/L,比正常高出3倍,這說明有急性肺水腫,進一步支援缺氧性呼吸衰竭的結論。”張凱將注射器裡的櫻桃紅色血液滴在濾紙上,血漬在紙上暈開時,邊緣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紅色:“35%的碳氧血紅蛋白濃度,足以讓他失去反抗能力,但要致死,還需要更致命的因素——要麼是持續吸入一氧化碳,要麼是其他毒物。”
他讓小林準備碳氧血紅蛋白的定量檢測,自己則開始檢查其他臟器。當解剖刀劃開肝臟時,切面呈現出暗紅色,小葉結構已經模糊,但仍能看出中央靜脈周圍的肝細胞有脂肪變性。“肝臟的脂變程度是輕度,”張凱記錄著,“說明缺氧時間還不算太長,符合35%碳氧血紅蛋白對應的中毒時長——大約2-3小時。”
定量檢測結果出來時,小林的眉頭皺了起來:“精確數值是34.7%,誤差±0.5%。”張凱在計算紙上列出公式:“按體表面積1.75㎡計算,他吸入的一氧化碳總量約2.3L,在密閉空間裡需要燃燒至少5kg松木才能產生這個量。”他突然看向窗外,“但山窩是開放環境,一氧化碳會迅速擴散,要達到這個濃度,要麼是燃燒非常劇烈,要麼是他被限制在某個封閉空間裡。”
“這個濃度足以導致意識障礙,但不足以致命,”張凱在報告上圈出34.7%的數值,筆尖在紙上劃出重重一筆,“說明他在吸入大量一氧化碳後還存活了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裡,他可能還遭受了其他傷害——比如那處胸部創傷,或者更致命的毒物。”小林已經開始準備血液毒理學檢測的樣本,離心管在離心機裡飛速旋轉,發出嗡嗡的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