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人紅是非多,我選擇規避是非
重生1983周於鋒全文免費閱讀 大夢長空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宋愛民在他老兵父親的影響下,是個敦厚老實、踏實肯幹的漢子,豬草切的比陳玉細緻,兌水之後拌著麥麩,不緊不慢的倒進雞食槽裡。
“大哥,養雞累不?”陳玉笑問道。
宋愛民憨憨一笑:“下地幹活比養雞累多了。”
陳玉點點頭,下午的時候,宋建設帶著兒子和侄子拎著一個小桶過來了,小桶裡裝著小半桶魚醬,
是宋建設在田裡幹活時,看著兩個孩子在河套下游翻石頭抓的,他想了想,用石臼子碾成魚醬,拎過來當雞飼料。
他想法很簡單,省一頓雞飼料,就多省1塊錢,農村人日子就是這麼慢慢計算著過下去的。
宋愛民看弟弟來了,寵溺的拍拍兒子腦袋,又輕輕捏了捏侄子的臉蛋,然後去了大隊部,要把三輪車推回來修一修。
宋建設愛笑愛說話,跟陳玉聊天的時候,大多數都是以一種問詢的低姿態,割豬草是把好手,扎繩子的時候,乾淨利索。
兩人各自扛著一大捆豬草往山下走,
陳玉問道:“二哥,你喜歡做生意?”
出乎陳玉預料的是,宋建設竟然搖了搖頭,笑道:“我不喜歡,種地累的是身,做生意累的是心,身體累了,吃飽了睡一覺,就好了,心累了,可是要生病的。”
宋建設說完之後,又苦笑了下,說道:“可是沒辦法,我爹歲數大了,我哥是個悶罐子,你把雞場交給俺家,我要是不出頭張羅,現在的雞場啥樣,十年之後,你再回來,雞場還能是啥樣,有啥意思嘛。”
“現在俺家9口人,窩在三間房子裡,不是個事兒,掙錢,蓋房子,就是陪你嫂子回孃家,我也能直起腰桿子。”
陳玉說道:“宋叔也是這個意思,讓大哥負責雞場養殖,二哥你負責售賣。”
宋建設憨笑了聲:“俺爹心裡清楚,大哥日子過好了,不會虧了我,我日子過好了,也不忘了大哥,一家人分太清,就生分了。”
兄弟姐妹之間得和睦,在於有一個能把心放平的老人,當爹媽的誰也不偏向,兄弟間就不會有怨氣,
比如宋家,
宋福國老夫妻倆住東屋,宋愛民夫妻住西屋,宋建設夫妻住耳房,
宋福國心裡明白虧欠了二兒子夫妻倆,所以結婚的時候,先跟大兒子一家說明了情況,正德同意後,不僅彩禮多給了二兒媳婦兩百塊錢,還買了一臺縫紉機。
倆兒媳婦逢年過節回孃家,楊桂花給給準備的禮物裡,二兒媳婦總是多二斤豬肉,大兒媳婦則是三斤雞蛋。
就這樣,互相心照不宣的過著日子,二兒媳婦從來沒說過住耳房委屈,住西屋的大兒媳婦也沒說過公公婆婆偏心。
就怕老人裝聾作啞的偏心,等誰不願意吃虧的那天,矛盾立刻就會爆發出來,
父子之間吵架分家,兄弟之間打仗分地,
兒子說爹偏心,爹說兒子不孝,原本同氣連枝的兄弟倆,變成了互相詆譭埋怨的仇人。
上行下效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家庭。
宋福國的家庭平衡術,簡直是教科書級別的。
回到雞場後,又來了幾個村民嘮嗑,宋建設默默的去剁豬草了,陳玉應付著,嘮嗑的村民最後簡單恭維了幾句之後,就都走了。
“陳老大,你家的雞咋賣?”
於寶田的媳婦王利芬從山坡側面走過來,看著雞場裡的雞,問道。
“王嬸來啦。”陳玉笑著打招呼,說道:“雞還沒長成呢,過倆月能下蛋了再賣。”
“再養兩個月得多少糧食喂呀,還不如現在賣了換錢呢。”王利芬蹙著眉,嘀咕了聲。
陳玉笑了笑,沒有回答。
他也知道這王利芬的想法,包括這幾天來這裡的那幫人都是一個想法,簡單的道理誰都懂,無非就是想撿便宜。
不下蛋的母雞不值錢,沒有5斤重的公雞也不值錢。
但倆月之後,母雞開始下蛋了,公雞長到5斤左右,就值錢了。
他們也能養雞,不過他們不敢,一是捨不得地,二是雞苗死亡的損失,他們承受不起。
所以,看著陳玉把雞養大了,就想著來趁雞還不貴的時候,出錢買走,養在家裡,等母雞下蛋。
陳玉不怪他們,也懶得跟他們計較,能聊就聊幾句,不能聊就笑笑不說話。
他沒那個閒工夫,跟村民玩什麼裝逼打臉的橋段。
王利芬看著佈滿半山坡的雞,而且母雞居多,不由羨慕的說:“這幾百只雞,全賣出去,得掙好幾千吧。”
陳玉靠在樹上,故作愁苦的輕嘆了聲,說道:“賺不了幾個錢,王嬸您也去國營店買過雞,應該知道國營店的收活雞的價格,而且,我這成批的賣,價格自然要壓低,出去半年的養殖成本,麥麩、雞飼料、驅蟲粉、蓋雞棚子,圈雞場,能剩下來多少?五百塊錢都算多得了。”
一旁剁豬草的宋建設怪異的看了陳玉一眼,然後,繼續剁豬草。
王利芬聽到這裡,眼中的羨慕消退了幾分,陳玉養雞的這四個月,他們可都是看在眼裡的,不說陳玉起早貪黑,就連兩個小的也得幫忙割豬草餵雞,更不要說楊桂花每天一趟的往陳玉家幫忙。
陳家兄妹仨,一個半大小子領著倆小崽兒,還得搭上一個楊桂花,
王利芬想到這裡,輕嘆了口氣:“都不容易啊。”
見王利芬感嘆過後,又要開口說話。
陳玉轉身看向宋建設,說道:“二哥,等大哥從大隊部回來,你把雞糞拉回家養地。”
“昂,好。”宋建設答應了聲。
王利芬想說的話,憋了回去。
陳玉笑呵呵的送走了王利芬。
“小玉,你為啥說賺五百都算多呢?”宋建設很是不解,他計算過了,這些雞,少說也能掙3千多。
陳玉笑著解釋道:“人紅是非多,偷摸掙錢,才是最爽的。”
宋建設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宋愛民回來的時候,三輪車上還拉著幾個雞籠子,是宋福國領著老伴兒和倆兒媳婦編的,到時候裝雞用。
原先的時候,只有桂花嬸和宋福國幫襯著,現在宋家可謂是全家出動。
陳玉決定把雞棚子和養雞場送給宋福國,是看在老兩口的面子上,其實,最重要的還是為了感激桂花嬸這四個月的付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