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德里克.羅斯來說,壞訊息是他又一次輸給了紐約尼克斯。
但好訊息是,邁克爾.喬丹憑藉一己之力,幫他吸引了所有媒體和球迷的滔天火力!
賽後,全網熱搜徹底被引爆。林奇在比賽中那兩次對籃球之神貼臉開大的影片,點選率一騎絕塵,把德里克.羅斯慘遭林奇血帽的集錦甩得尾氣都看不見。
這很公道,公牛隊被揍當然是公牛隊的當家球星全責,關我風城的當家球星什麼事?
當然,邁克爾.喬丹此行也並非一敗塗地。
至少他證明了,他不僅僅是歷史上得分最好的後衛,不僅僅是歷史上防守最好的後衛之一。
他還是歷史上助攻最好的後衛。
mj既可助攻林奇,讓他把一場普普通通的常規賽打出了超越goat的史詩感。
又可助攻德里克.羅斯,讓他可以不用揹負失敗者的包袱。今晚公牛隊壓根不用分鍋,直接喬丹全責。
他簡直是nba歷史上第一位能在一場比賽裡兩頭助攻的球員!
邁克爾.喬丹一手捨己為人,展現了他作為現役goat的格局。
耐克的焦慮正在如同冰山般浮出水面。
他們曾豪擲重金押注的未來藍圖國王詹姆斯已然崩塌。
凱文.杜蘭特尚不具備撐起一個全球體育帝國的門面,除非耐克改行去賣安全帽。
科比.布萊恩特的傳奇雖未落幕,但其統治力的衰退肉眼可見,耐克無法再長久寄生於他那條下行通道的影響力餘暉。
所幸,在此之前,耐克一直有一塊沉入海底錨鏈般堅不可摧的壓艙石——邁克爾.喬丹。
這顆籃球史上最耀眼的恆星,構築了耐克無與倫比的底限安全網。縱使在其他賽道跌跌撞撞,耐克的下限也固若金湯。
雖然aj相對獨立,但子品牌的血液深處永遠流淌著耐克的基因。看看那些席捲全球的aj1鞋款上,最醒目、最具支配力的烙印,永遠是那一道鉤子。
只要邁克爾.喬丹仍是籃球世界的傳說,鉤子傳奇就永不落幕。
可現在,林奇與銳步聯手的劍鋒,此刻已抵近了這片最後的堡壘。
在此之前,雙方媒體已經為此打過多次輿論大戰。刀光劍影,你來我往。
但任何精心編織的媒體控辯,都不如林奇在勞資談判中力壓mj,不如林奇在球場上對goat貼臉開大,不如林奇用一場羞辱性的勝利將邁克爾.喬丹逼得提前退場。
這些凝固成真實影像的瞬間,其殺傷力遠勝萬篇通稿。
它們正無情撼動著耐克帝國最核心的、也是最依賴的那根支柱!
林奇從芝加哥回到紐約後,桑尼.瓦卡羅立刻打來了電話。
電話中,這位當初讓林奇和銳步雙劍合璧的營銷大鱷聲稱準備了“一個驚喜”,特邀共進晚餐。
餐桌上,謎底揭開:曼德勒影業正籌拍一部以桑尼.瓦卡羅為主角的傳記電影。
林奇粗略翻閱了劇本大綱,這局勢一個標準的“美國夢”敘事模板。
一家曾經輝煌但快要倒閉的體育用品公司,與一個被超級體育品牌逐出門外的營銷主管,傾盡全力押注一個備受爭議的天才,最終成就商業帝國,品牌價值指數級狂飆。
這劇本就像“水管工和獨身少婦不得不說的故事”一樣,林奇閉著眼都能猜到劇情走向。
唯一驚喜的是,電影立項時原本是想拍攝桑尼與耐克的發家史。
但現在,他們決定改成桑尼與銳步的逆襲史。
理由?
導演本.阿弗萊克的解釋直白得近乎刻薄:
“當下的市場風向,誰還對耐克如何登頂感興趣?銳步才是現在年輕人瘋狂熱追的運動圖騰。故事跟著流行走,票房才穩妥。”
見劇本主角從耐克變成銳步,林奇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部電影不僅僅是娛樂產物,而是潛移默化擴大品牌影響力的工具。
對林奇本人而言,銳步品牌價值的每一次躍升,都將直接轉化為他分賬賬戶裡跳動的數字。
所以,他對電影的出現感到開心。
有朝一日,當銳步的影響力真的完全超越耐克。
那林奇大概也能像mj那樣,坐在家裡吃分成賺得比打球還多。
合上劇本,林奇漫不經心提了一句:“他們準備找誰出演你這個主角?”
桑尼習慣性地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帶著一絲自謙的語氣:“我這張路人臉,能挑到什麼大帥哥演員?目前,他們暫定的主演是馬克.達蒙。”
林奇:.
果然,人一旦攀上名利的巔峰,不需要你自己發力,外界都會不留餘力的美化你。
林奇真的很難想象,眼前這個看上去狡詐的死胖子,居然能與《諜影重重》裡那個狠辣的冷峻特工聯絡在一起。
就好像,他很難想象2025年居然會有這麼多媒體吹噓lbj是山羊。
只能說,美國人化腐朽為神奇的魔法簡直歎為觀止。
隨著銳步影響力不斷擴大,林奇作為球員的薪資已變得如硬幣般輕薄。
曾幾何時,金錢是驅動他奮戰球場的原始引擎。
然而此刻,那卻成了支撐他繼續拼搏最纖弱、最易斷的那根線。
當腳下的征途不再為金錢刻度丈量,林奇的心頭便不由自主地浮起那個問題:職業生涯的終點,究竟立在何處?
對於一個還有半年才將步入25歲盛年的球員而言,這思索似乎有些過早,連他自己也無法清晰勾勒終點線的形狀。
不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眼下,榮譽是支撐他打球的最大動力。它將化作最熾熱的燃料,支撐著他,也牽引著他。
於是,那個答案便無比清晰——在他站上那座不容置疑、無需辯駁的山巔前,他將化身最貪婪的征服者,不遺餘力地攫取每一座桂冠。
至於巔峰之後?攀上那座山巔的人,才有資格思考下山的路。
此刻,只管向上,直到足下的泥土盡染星輝!
幹掉公牛後,紐約尼克斯接下來四戰皆勝,打出了一波五連勝,強勢奪回東部王座。
與公牛的比賽,被廣泛認為是衛冕冠軍重新甦醒的一戰。
他們首發控衛受傷,他們做出了陣容上的調整,他們經歷了一些小小的動盪。
然後,在林奇最新的更衣室管理策略下,他們藉助擊潰公牛的那場重大勝利,重新揚帆起航。
林奇神奇的將球隊重新整合,而倒黴的洛杉磯湖人就這麼遇上了戰鬥力重新恢復後的衛冕冠軍。
上賽季輸球后,不少洛杉磯球迷還在鼓勵自己:“沒有關係,大不了明年再來。”
可本賽季開始後,這一部分洛杉磯球迷才清醒——六月的浴血奮戰,大概就是紫金軍團爭奪桂冠的暮光絕唱。
凱文.加內特已經無法再保持健康,事實上,他此前已經連續兩個賽季,常規賽出戰不到70場。
本季kg即便能夠登場,其引以為傲的機動性與防守影響力,也已盡顯疲態。
38歲的賈森.基德徹底成了一個高階藍領後衛。
他本賽季已經不止一次出現類似“0分8板7助攻”這樣的資料。
nba歷史第一位對得分過敏的後衛!
如果說賈森.基德的防守是必殺,那現在他的進攻純屬殺必。
有時候真的不能嘲笑40歲的lbj快攻刷分。
因為40歲的賈森.基德連快攻都下不明白。
科比.布萊恩特也沒能保持住水準,只是他下滑得不太明顯。
可今晚的比賽,從一些細節中,還是能看到科比的衰落。
科比想接管比賽,至少在中場休息之前將分差縮小到個位數。
他借掩護突破到中距離,面對林奇的協防幹拔後仰。
過去幾個賽季,洛杉磯湖人之所以能威脅尼克斯,很大程度就是因為科比.布萊恩特是為數不多能在林奇面前打進高難度進球的球員。
但這一次,科比的後仰幹拔卻被林奇直接冒掉。
他幹拔那一下的起跳高度已經不如之前,甚至不如上個賽季。
科比迅速拾起被拍落的籃球,他那總如冰封的嚴肅面龐上,竟浮現一抹無奈的苦笑:“法克林奇,狗屎運真不錯。”
林奇也露出笑容:“是你運氣不錯,居然還撿到了球。”
簡單的對話後,剎那,兩人臉上僅存的笑意瞬間凍結。
科比豈肯罷休,他用肩膀頂開一寸空間,強橫闖入禁區側翼,急停、晃肩,準備施展其標誌性的翻身跳投。
從統計資料上看,科比.布萊恩特並未明顯退步。
可對於林奇這種級別的防守人而言,科比身上那細微的動作遲滯已如山谷迴響般清晰可辨。
科比手中的籃球尚未完全舉過肩線,林奇的指尖已如手術刀般精確切下,把球破壞。
科比的進攻再度失敗。
反觀林奇,他攻上去後僅用一個疾風般凌厲的體前變向,瞬間撕裂了科比稍顯滯重的腳步,然後迎著肯德里克.帕金斯輕輕鬆鬆拋投得分。
這是殘酷的對比。
就在半年前的總決賽生死時刻,科比孤注一擲的單兵鎖防,尚能令林奇如陷泥沼。
而這個賽季,林奇面對科比已經不再有任何壓力,反倒是科比面對林奇顯得力不從心。
試圖接管的比賽科比非但沒能將分差縮小到個位數,反而讓分差被拉開到了14分。
林奇指了指科比,以開玩笑的口吻說著垃圾話:“老狗,是時候認清現實了,別再指望戰勝我。”
和科比打嘴巴仗就像和虐待勒布朗.詹姆斯一樣,已經成為了林奇的習慣和樂趣。
意外的,科比臉上未現絲毫慍色。
他只是微笑,然後抬手拍了拍林奇的屁股。
無需言語,時代的更替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不知道此時,洛杉磯球迷會不會想起那個在三人圍剿中強行開發出手還能命中的科比.布萊恩特。
林奇盯著科比,不知道這傢伙在想什麼。
短短兩個回合,科比.布萊恩特居然衝自己笑了兩次。
這可是一個好勝如狂,在比賽中幾乎不會有半點放鬆的傢伙。
他的好勝心為什麼會突然鬆動?
很快林奇發現,那笑容深處並非真正的放鬆,而是一種面對鋼鐵洪流卻無力抗衡後精疲力竭的妥協。
他依然榨盡每一滴血汗衝鋒,但那些曾經如呼吸般自然的致命動作,此刻已重如千鈞。
這場比賽沒有什麼懸念,洛杉磯與紐約這兩個超級球市之間纏綿了兩年的大戰,終在時間法則的注視下,落下了無聲的帷幕。
科比步履沉重地走向板凳席,隊醫們迅速蜂擁而上——冰袋、肌效貼、加壓護臂、護膝.層層迭迭的白色束縛讓他變得簡直像個粽子。
此時此刻,無論是08年的孤冠喋血,還是世紀初與鯊魚共創的王朝,都無法給他帶來任何尊嚴。
林奇盯著科比,科比則眼神空洞的望著斯臺普斯中心的現場大螢幕,彷彿上面正在播放他職業生涯的那些輝煌時刻:王朝、獎盃、球迷們那充滿期待和自豪的眼神。
但現在呢?他連卷土重來的力氣都沒有。
看著這一切,對於自己職業生涯的終點,林奇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重要的永遠不僅僅是你留下了什麼。
同樣的重要的還有你以何種姿態離開。
看看傑梅因.奧尼爾,看看羅恩.阿泰斯特,甚至看看雷.阿倫。
他們也有輝煌的過去。
可他們還是讓世人看到了他們狼狽的一面,這大大影響著人們他們的評價。
而一個真正的goat,絕不容許偉大的故事中摻雜進半分狼狽的殘影。
你只有在自己的巔峰時期儘可能去贏,然後,在狼狽到來之前,以最凜然的姿態,轉身離去。
偉大不在於長度,而是厚度。
邁克爾.喬丹幾乎做到了,如果他1998年之後徹底揮別賽場,他將是那個在最後一場比賽,以最偉大的一擊,為其偉大的職業生涯畫上最偉大句號的人。
這將是不朽的頂點。
然而,21世紀那場帶著濃重商業烙印的失敗復出,終究讓他無暇的豐碑,染上了一絲汙點。
當然,考量到人類籃球疆域內,再無人能與他成就比肩,這些汙點的存在,並未能讓他的goat王座產生一絲微毫的撼動。
林奇清晰了自己的終點線,他要連最後一絲汙點都抹去。
比賽結束時,雷.阿倫走上場,心心相惜的與科比.布萊恩特擁抱。
這兩位曾經公開對立的96一代明星後衛,現在早已散去對彼此的敵意,留下的只有相互理解。
雷.阿倫太懂的科比了,雖然他職業生涯從未企及科比的高度,但他深知從高處跌落的每一步階梯,都如冰稜般寒徹入骨。
上賽季他還是奧蘭多魔術隊的二號認為——雖然在更衣室幾乎被排斥,但從戰術作用上來說,他就是當之無愧的二號認為。
現如今,他甚至要給二年級的德瑪爾.德羅贊打替補,為每一次寶貴的輪換時間蓄勢待發。
林奇站在球員通道口看著他倆,雷.阿倫揮別科比時,抬眼便撞上了林奇那道穿透喧囂的注視。
他走上前,聳聳肩:“我知道,你可能不屑於理解我們這些失敗者此刻的告別。我也知道,你現在強得令人窒息。但我接下來這麼說你別生氣。我們經歷的這一天,你早晚也會經歷。這無關你的勇氣或者實力,這是自然規律。”
“不,”林奇笑著摟住雷.阿倫的肩膀,“屬於你們的‘這一天’,絕不會成為我的‘那一天’,永遠不會。”
雷.阿倫搖了搖頭,這小子真以為歲月會為他網開一面?到了34歲、35歲,他覺得自己還能保持現在的狀態?
顯然,他沒有理解林奇的意思。
因為林奇想的根本不是34歲、35歲的事兒。
新聞釋出會結束後,林奇給薩姆.普雷斯蒂打了電話。
他希望去看看華盛頓州立大學後衛克萊.湯普森的比賽。
如果他想抵達夢想中的終點,曼哈頓計劃就必須成功。
電話那頭傳來一絲錯愕:“你說那個變向能把自己絆倒的傢伙?噢他真的太棒了,但我們還是多關注關注凱里吧。”
“凱里很棒,但我們不一定能拿到狀元籤,我們得為其他的可能性做準備。”
“噢,別忘了我是幹嘛的,我可以忽悠,可以讓那些想選他的球隊放棄。”薩姆.普雷斯蒂輕笑,一想起他曾忽悠森林狼選擇了現在已經查無此人的喬尼.弗林,他就相當得意。
“今年選秀,沒有任何人的天賦比凱里更好,你不能總該指望別人犯傻,職業經理人們不會年年給你‘明尼蘇達式驚喜’的機會。”
剛結束通話電話,林奇就看到一則重磅新聞:
“快船後衛埃裡克.戈登贏肩部傷勢賽季報銷,原本勢頭大好的洛杉磯快船能否順利重返季後賽?”
林奇不知道命運會如何。
但冠軍之師手握狀元籤的劇本?
這本應是天方夜譚的機率,卻似乎被命運之手,悄然撬開了一道微不可查的縫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