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姐說你不用為難。
買賣不在仁義在!不用當下答覆我,回去請示一哈。
宋曉麗說不是我為難,也不用請示領導。現在就可以告訴您,請示也沒用。銀杏的價格歷來就是這樣的。
誰來都一樣的。
“呵呵,牛逼啊?”
宋曉麗告訴他們不是牛逼,你們可以去居美佳瞧瞧。銀杏月月都是銷售冠軍。我們每個月的流水,比第二至第五名的加起來還多。
宋曉麗這番說辭,很有說服力。潘怡豔一行心知肚明的,只是他們心有不甘。
他們仗著人多勢眾,購買其它產品時,都能逼得商家就範。這一招已經獲得過成功,而且屢試不爽。
你銀杏咋就不行?
宋曉麗看出,她的話起了化學反應。至少他們相信,七折的要求是不可能的。
一眾人嘰嘰喳喳說了許多,又問了些問題。宋曉麗一一作答。還好,他們沒有太專業人才。她還應付的來…
宋曉麗發現,對方的統一戰線不是鐵板一塊。至少他們現在已經分化了。目前分為三大陣營,左中右三派。
一派主張堅持鬥爭,直到打贏這場砍價戰為止。一派主張既然銀杏是明碼實價,就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將關注點放到產品本身上來,還有就是騎牆派。
哪邊風大哪邊倒。你們大家怎麼選,我跟著就是了。無所謂是與非,貴與賤…
這一派還佔多數。
宋曉麗記得歐陽曾經講過。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那麼是否可以這樣理解呢,在利益面前。
鐵板從來不是一塊。
關鍵時刻,宋曉麗決定趁熱打鐵。讓他們相信,沒有選擇銀杏將會很遺憾。
終身都追悔莫及...
儷水苑給了省文聯八十套指標,實際入駐四十六戶。都是副處以上的幹部。
這個級別的幹部多了,但人們習慣了福利分房。
新中國成立以來,甭管工廠,學校,還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各行各業,住房那是公家分配。不用自己花錢?
因此很多人,並不熱衷於買房。他們幻想著不花錢的福利分房。讓他們花筆鉅款買房住,直叫人心疼了。
市面上同型別的房子四千多塊錢一平米。儷水苑的房價,每平米才兩千二百元。
一方面,房價此市場上便宜近一半。一方面兩千二一平米,比起福利分房一分錢不花,似乎是吃了個鉅虧。
所以大多數人選擇放棄。但也有少數人腦袋瓜靈光,他們把房號拿下轉手倒賣。
據說一房號能買兩萬。
放在當時,兩萬就是鉅款了。房主還是你,但住進去的是誰?那就不一定了。
於是儷水苑有三分之一業主,並不是原有的客戶。
冒名頂替張冠李戴。
張哥以及他那幫朋友們,應該就是這麼個情況。
儷水苑住的都是官,房子質量,小區環境,物業管理以及周邊配套設施沒的說。
房價便宜很多,關鍵與領導為伍做鄰居。那絕對是一種榮耀,證明你路子夠野。
潘怡豔這類人,能夠拿出真金白銀一次付清房款的,都是單位裡精英,活套人。
以他們的工資,一下拿出這麼一筆鉅款買房。不是四處舉債,就是掏空了家底…
興許還有其它路數。
這批人撞上門來,宋曉麗豈有放過的道理?她分析這批人能買的起房,說明他們消費理念超前,思維活躍。
他們的消費能力是有的,買得起銀杏。否則不屌你!與你砍價,那是人的本性。
老話說,省下的就是掙下的。萬一砍下一塊呢,老有成就感了。況且這麼人呢!
應該享受團購價。
潘姐是這幫人的關鍵,只要把這隻頭羊拿下,事情就算成功了一半。不敢說百分之百吧,也會八九不離十。
“潘姐,你們都是成功人士。應該關注於產品,選擇一套稱心的門。”宋曉麗說道。
沒等潘姐開口。那廝討厭的搶白,“我們是窮光蛋。”
宋曉麗笑了,“大哥您太幽默了,同時也太霸道。”
“嗯?”那廝面露慍怒。
好端端的,怎麼還罵上人了!宋曉麗也不急,她淺淺的一笑,說了一句話。
“大哥耶!您把窮光蛋的指標都佔了,讓我們真正的窮光蛋啷個辦喃?給我們留點名額,別那麼霸道好不?”
“哈哈哈哈。”
宋曉麗的回答,讓眾人一樂。那廝也笑了,原來窮光蛋是需要名額,指標的...
潘姐說,“哈哈,姑娘你比我們王處幽默多了!給我個理由,非得用你家銀杏?”
宋曉麗開始挖空心思,搜腸刮肚。回想起培訓時的語術。首先我們銀杏原木綠色環保,穩重中透看貴氣。
是成功人士的首選。
這點毋庸置疑。居美佳排行榜奪魁,很能說明問題。
能擁有一套儷水苑的房子,說朋你們是人中翹楚。我們銀杏也是身份的象徵。
宋曉麗來不來,先把銀杏原木與成功人士綁架在一起,佔據有利制高點。有些拉大旗,做虎皮的意味。
門是家裝最重要的環節。門臉一詞就由此而來。所以選擇門上,千萬不敢含糊。
一件衣服一雙鞋,不滿意你可以不穿它,丟掉了再買新的。門可不同,一旦裝進家裡想更換,幾乎沒有可能的。
“哦,哦,有道理。”
眾人都若有所思。
門裝進家裡,也許會伴隨你一輩子。一套心儀的門看著就養眼,讓你賞心悅目。
如果為了省錢,裝了一套自己並不滿意的木門。就像個討厭的人總在你面前晃來晃去。你看見了不鬧心?
想躲躲不了,想換又換不成。尤其同事朋友竄來家裡竄個門最先看見的,無處不在的就是咱們的木門了。
可以這麼說,木門的成敗決定了家裝的成敗。所以喃,這部分消費不要猶豫,搞得好些。搞的一步到位了。
那廝又說了一句。
“那也得僅錢吃麵,有多大鍋烙多大的餅不是?”
宋曉麗沒有反駁他,而是舉了一個例子。說一朋友就是僅錢吃麵,買了一輛“奧拓”牌小轎車。剛開始可興高彩烈了。咱有了私家車了。
終於是有車一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