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的震驚不是沒有道理,自先帝成化二十三年設立鹽鐵專營開始,到如今的永徽七年已經過去了足足八十多年的時間。

在這八十多年的時間裡,鹽鐵專營已經深入到了大乾朝的各處,成了人們根深蒂固的意識。

所以當錢仁禮提出要廢除鹽鐵專營時,大殿上許多跟鹽業幾乎打了半輩子交道的人一時間都愣在了原地。

不過唯獨有兩人除外。

吳世昌和李德恭在經過短暫的驚訝後對視了一眼,皆是露出旁人覺察不到的得逞笑意。

不枉費他們兩人這一年多來的佈局,終於是將錢仁禮這條大魚給拉下了水。

在福王就藩海州這幾年來,許山和梁溪的相繼崛起讓他們兩家在海州的鹽業地位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兩人並不傻,知道許山和梁溪的背後有福王撐腰。

目的就是要打壓他們這些海州的豪族勢力。

如果再不採取行動,恐怕過不了幾年許山和梁溪就會取代他們,成為海州鹽業的新話事人。

既然正面交鋒爭不過,那不如就掀了整個棋盤!

廢除鹽鐵專營雖然對他們兩家會有一定的影響,但許山和梁溪沒了總商這層身份後根本不可能與他們這種有著百年底蘊的豪族相爭。

為了能夠順利地廢除鹽鐵專營制度,他們便將目標放在了雖然辭官回鄉但依舊有著極高名望的錢仁禮身上。

這位曾經的太子少保,一言一行能夠直達上聽。

只要錢仁禮透過自身的名望的地位讓鹽鐵專營從此廢除,那吳家和李家在海州的地位將永不會動搖。

為此他們不惜在錢仁禮遊學著書的沿途安排了各種鹽工勞苦的戲碼,甚至還買通了不少文人造勢,借詩文痛批鹽政腐敗。

目的就是讓錢仁禮對鹽鐵專營制度產生厭惡。

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

至於這段時間他們頻繁進出福王府,只是在製造假象罷了。

此時終於回過神來的福王連忙向錢仁禮問道:“錢老,鹽鐵專營乃國之根本,為何輕言廢立啊?”

“殿下此言差矣,為政者,當以民生為本!”

錢仁禮搖了搖頭,“但老夫回海州遊學著書這段時間卻見到了太多慘狀,鹽吏腐敗橫行,強徵苛稅致使民不聊生。”

“敢問殿下,這樣的鹽政如何能為國之根本?”

福王被問得啞口無言。

錢仁禮接著說道:“往昔聖王治世,不以山海之利充府庫,而以仁義之道安黎庶。”

“如今當務之急應是早日開放鹽鐵之道,還利於民!”

一番話講完,大殿之內靜得可怕。

福王眉頭緊皺,一言不發。

下面的官員們則面面相覷,沒有一個人敢率先開口。

見到此景,吳世昌微微一笑。

錢仁禮不愧是一代大儒,一番有理有據的發言讓人根本無從駁斥。

不過就憑這些還不夠,還需要再添一把火。

“今天聽到錢老夫子這番話真是讓我等汗顏,造成如今這番局面我等總商也有一定的責任。”

吳世昌向著福王行了一禮,“我願意放棄總商之位,懇請福王殿下奏請聖上廢除鹽鐵專營!”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

誰都沒想到吳世昌作為海州最大的總商之一,竟會主動放棄總商之位。

福王剛想開口,只見李德恭忽然走了出來。

“殿下,李家也甘願放棄總商之位!”

“王家也是!”

“還有我趙家!”

“......”

有了吳世昌和李德恭帶頭,相繼又走出數位總商表示願意放棄總商的位子。

一時間,海州的眾多總商之中只剩下了許山和梁溪還沒有表態。

眾人的視線不由得看向兩人。

面對此景,許山和梁溪的臉色都變得十分難看。

他們在經商一道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自然很快便看穿了吳世昌等人的想法。

“好一招以退為進!”

許山咬牙切齒地看向吳世昌等人,但又無可奈何,只得轉頭看向福王。

此時的福王面色依舊看不出有多大的變化,只是眼底充滿了冷意。

他知道吳世昌這些海州當地的豪族對他這些年來的打壓早已心生不滿,只是沒想到他們會採取這種方式,而且竟然還將錢仁禮拉了過去。

這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

作為錢仁禮曾經的學生,他十分清楚自己這位老師有著多麼大的能量。

如果錢仁禮堅持,說不定這件事真的能成。

可要是成了,那就壞了他的事!

“殿下,老夫已經將想法全都寫在了這裡。”

錢仁禮將一本薄冊遞向福王,“還要麻煩殿下幫我代為上奏給陛下,如果殿下不同意,那老夫就親自上京將這份奏摺交到陛下的手中!”

福王看著面前的奏摺,遲遲沒有伸手。

看到這一幕,吳世昌面色如常。

他早就料到福王不會輕易答應此事。

不過無所謂,事已至此已經不是福王答不答應的事情了,只要錢仁禮能將奏摺遞到當今聖上的手中,這事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想到這,他不由得與李德恭相視而笑。

這海州,終究還是他們的天下!

另一邊,錢仁禮見福王遲遲不肯收下奏摺,緩緩嘆了一口氣。

“既然殿下不同意,那就怒老夫先行告辭了。”

他收回奏摺後對著福王行了一禮,隨後便要轉身離開。

“等一下!”

就在這時,許琅忽然站起身來叫住了錢仁禮。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在場眾人的視線不由全都看向了他。

錢仁禮眉頭微皺,“小友,何事?”

許琅先是行了一個弟子禮,隨後朗聲道:“錢老夫子,您剛才所說之事,晚輩不敢苟同!”

此話一出,周圍一片譁然。

誰都沒想到許琅竟然敢質疑錢仁禮,要知道錢仁禮可是久負盛名的一代大儒,名望極高。

“許山,好好管教一下你的孩子。”

吳世昌冷哼一聲,“別以為會念幾句詩就多了不得,竟然敢在錢老夫子面前口出狂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許山也覺得許琅此番有些不妥,於是便對其搖了搖頭,示意不要亂說話。

然而許琅卻不為所動,依舊直直地看向錢仁禮。

他之所以站出來,並不是真的不贊同錢仁禮的想法,而是看穿了吳世昌的圖謀。

現在的他跟許山還算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一旦許山在與吳世昌的爭鬥中處於下風,被其吃幹抹淨,那遭殃的還有他。

所以許琅不會坐視不理。

畢竟許山的家產是他的,還等著他揮霍呢。

此時的錢仁禮因為之前詩句的原因,對許琅抱有一絲好感。

因此面對許琅略顯無禮的舉動,他並沒有動怒反而開口問道:

“你說說吧,為什麼不同意我的想法?”

許琅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

“因為商人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