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虎胸膛一挺,昂首說道:“我們是黔國公沐琮沐公爺部下。”

話語間,腰桿挺得筆直,那股子自豪勁兒,彷彿要從他身上溢位來,臉上的神情滿是榮耀與驕傲。

太淵幾人面面相覷,緋村劍心來自日本,對大明的勢力格局全然陌生,一臉懵懂;林平之身為江湖人,整日在江湖中闖蕩,對朝堂之事向來不關心,兩眼一抹黑;太淵雖對大明官制略知一二,可平日裡醉心研究佛道流派、諸子百家,對地方上具體的官員,那就不知道了。

太淵說道:“恕貧道幾人孤陋寡聞,不知這黔國公是……?”

太淵幾人的茫然反應讓阿虎的眉毛微微上揚,他先是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隨即恍然大悟般拍了拍額頭:“看來道長等人不是我西南人士,若是本地人,哪能不知道黔國公的大名。“

太淵點頭承認:“貧道幾人皆是東南沿海人士。”

“原來如此。””阿虎清了清嗓子,神色莊重道,“沐琮沐公爺,乃是第三代黔國公。他出身非凡,是大明開國勳臣黔寧王沐英的曾孫,定遠王沐晟的孫子,第二代黔國公沐斌的嫡子。”

太淵心中一動,試探著問道:“莫非是那傳說中的沐王府?”

當太淵提到“沐王府“時,阿虎和同伴們相視一笑。

那笑容裡既有對民間以訛傳訛的寬容,又帶著幾分優越感。

“那是坊間裡人不明世情,戲言而之。“

阿虎擺了擺手,但嘴角的笑意卻更深了。

“沐公爺十六歲便承襲爵位,成為第三代黔國公,隨後奉命鎮守雲南。”

阿虎突然伸出佈滿老繭的雙手比劃,“那年我跟著公爺巡邊,親眼見他三箭射斷百步外的叛旗。“

他轉頭指向自己鎧甲上的凹痕,“這處箭傷,就是替公爺擋下的。“

語氣壯飛盎然。

“沐氏一族,世代守護邊疆,堪稱朝廷的堅固藩屏。公爺他處理政務,向來顧全大局,為人寬容大度,卻又堅守法度,令行禁止。下屬土官送來的饋贈,他一概推辭,分毫不取。在雲南鎮守的三十多年裡,他讓邊疆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安定祥和……”

一說起自家主公,阿虎瞬間來了精神,兩眼放光,語氣激昂,眉飛色舞,嘴巴像連珠炮似的,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恨不能把沐琮所有的功績、善舉一股腦兒全倒出來。

“公爺在鎮守雲南期間,對學官極為尊崇。每月初一、十五,他必定親自前往孔子廟拜謁,還常讓諸生講解經典。雲南有參加鄉試的生員,公爺都會設宴款待,加以褒獎,這一來,雲南漸漸形成了濃厚的重學風氣……”

這時,另一名軍士按捺不住,搶著開口:“還有,還有呢!尋甸酋長殺死兄長的兒子,請求襲封職位,我們公爺發兵征討,將其誅殺。在鎮期間,公爺又依次平定馬龍、麗江、劍川、順寧、羅雄諸地部族起事,擒獲橋甸、南窩的叛亂者。讓我西南的老百姓過上了安居的日子。”

太淵注意到,每當提到沐琮的名字時,這些軍士的眼神就會變得格外明亮。

他們談論沐琮時的神態,就像在談論自己最敬重的長輩,又像是在炫耀自家最出色的親人。

林平之這時插嘴問道:“那這次你們剛說的岑氏……”

氣氛頓時沉默下來。

太淵轉過頭瞪了林平之一眼,林平之也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揭了剛剛被蓋上的殘酷事實。

林平之急忙解釋道:“阿虎大哥,我不是……”

卻被阿虎抬手阻止了他下面的話。

阿虎沉聲說道:“公爺這兩年來身染頑疾,久治不愈,身體每況愈下。許是因為如此,一些心懷叵測的土司部落開始蠢蠢欲動了。本以為他們只是在土司部落之間小打小鬧,不會波及到百姓,沒想到這次岑氏竟然……”

說到這裡時,阿虎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把自己聲音裡的異樣給壓了下去,不過其他人還是能察覺到他的哽咽之意。

後面的一位面容剛毅的軍士上前,沒有話語,只是用手深深地在阿虎肩上拍了拍,重重一搖,傳遞出深厚的袍澤之情。

太淵這時想到後世針對土司的一種“改土歸流”的方法——就是指將原來西南地區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廢除,改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設立州、縣。

這不僅有利於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後性,同時還能加強大明中央朝廷對西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統治。

要不然,在土司統治下,土地和人民都歸土司世襲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個個勢力範圍,司法、財政、行政、兵事都可以自治。

世代為官,獨霸一方,更有一些土司專橫不法,對於當地人民予求予取,對境內人民實行政治壓迫和經濟掠奪,土司之間為爭權奪利挑起械鬥或戰爭,導致生靈塗炭,就像這次這般。

太淵把他的“改土歸流”的想法說給阿虎聽後,林平之一聽,眼前一亮,心想不愧是師父,竟能想出這種好點子。

沒想到阿虎卻是沉默的搖搖頭,“道長的這個方法,其實公爺他早就實施過。公爺致力於屯田及水利建設之時,又曾因廣西土官暴虐,奏請廢黜當地土官,改設流官。這些舉措使百姓大感便利。”

林平之問道:“那為何不大規模實施呢?”

阿虎說道:“這個我也不知,只是聽公爺說過這種事情有很多人反對。不只是當地的土司反對,還涉及到一些朝堂上的人物。具體的公爺沒有多說,只是說不能一蹴而就,要靜待時機。”

林平之還是不太明白,太淵卻已經明瞭,無外乎權力鬥爭,政治傾軋的把戲。

歷朝歷代都不缺少因私廢公、尸位素餐的人。

加上大明這幾年還要提防遼東邊境,那更要保證西南地方的大穩定局面。

這種事情太淵也無能為力,但是眼前的土司動亂他還是可以盡到自己的一份力量的。

只是他沒想到這個時候就有了“改土歸流”的方法,只是迫於時局問題無法完全實施。

“阿虎兄弟,對於土司之亂,若不嫌棄,貧道等人可盡綿薄之力。”

“道長願意相助,在下感激不盡。”

經過商討,大家夥兒決定先把這些女子和小孩送到國公府的封地上安置下來,在糾集大軍平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