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大人?您怎麼來了?”

聞侍讀驚訝道。

等叫出來了,這才驚覺失言,他連忙上前行禮作揖,“下官見過秦學士,剛才失言了,還請見諒。”

“無礙無礙。對了,我幾日沒過來翰林院,正好工部那邊沒事,便過來看看有沒有什麼要我做的。”秦馳笑著回了一禮。

然後,秦馳目光掃過四周,“大家很忙碌?”

“呵。”

聞侍讀笑聲很是牽強,並沒有多說什麼。

接下來。

秦馳去見了顏掌院。

顏顯清一見到秦馳眼皮直跳,“稀客喲,怎麼有空過來?”

“工部那邊無事,來此看看有沒有需要我做的活,好歹還掛著翰林院侍讀學士的名頭。”秦馳稱得上是本朝以來最為年輕的學士。

顏顯清無語,“有事也用不到你。翰林院還有幾個學士。若非陛下點明要你相陪,其他學士會爭著到陛下跟前露面。”

“那我倒是輕省了。”

秦馳絲毫不在意工作被搶。

顏顯清望了望門外,見沒有人拉過秦馳,再低聲說起了毛少傑的事,“有袁尚書的人脈在,沒有再受皮肉之苦,但是被罷官了。”

“那他倒是幸運。出事了,還有個岳父周旋一二。”秦馳語氣故意酸溜溜。

逗得顏顯清哈哈大笑,指了指他,從眼神上就能知道大家心知肚明。

混官場的人,有一些話不需要說出口。

各自懂得就好了。

聊著的時候聊到了秦馳捅婁子的事,還是秦馳主動提起此事,“我心裡忐忑,不知陛下會如何批覆,這事兒一日沒個定數,我心裡就一直惦記著。”

聞言,顏顯清懂了。

這廝今日就是特意來打聽訊息的。

難怪會跑來翰林院。

不要小瞧翰林院的清水衙門,對朝廷的動向知道最快的十有八九是翰林院的官員。

顏顯清對此倒沒有隱瞞,“陛下有旨意傳來了,已讓翰林院的人起草文書,我就算現在不說你也很快就能知道。”

“那你索性跟我講講?”

秦馳打蛇隨棍上,又從懷裡掏出了半斤胡椒,塞到了顏顯清的手裡。

顏顯清聞了聞,眉頭一挑,“你門路可以哦,我讓管家跑遍整個京師的鋪子,要麼就是貴得要我的老命,要麼就是沒了。”

市面上沒有賣。

二道販子手裡有啊,價格很高就是了。

秦馳笑了笑沒有回。

顏顯清也不一定要他說出來路,他又望了眼門口,見到四下沒人就湊到秦馳耳邊嘀咕。

秦馳聽的時候神色未曾變過分毫,內心如何想就不得而知。

明成帝果然不按理行事。

昨日眾位大臣辛苦寫的奏疏,他一條都不曾採取,今日便下了旨意,準備讓朝中官員來平掉爛賬,文書正在起草當中。

把朝廷的爛賬平攤到官員的身上,歷來帝王都不曾幹過這種荒謬之事。

“各個衙門的爛賬,由衙門自己負責。按照陛下的意思,品階越高的官員攤分的額度越大,拿不出銀子的官員,可以用未來的俸祿來頂數。”顏顯清想說不愧是陛下,僅有他能想出這法子了吧。

國庫空虛之時,曾用香料和布匹等來代替俸祿。如今拿庫存裡用不上的東西來頂,明面上看著確實是無可厚非,反正有前例參照。

其實這樣做的後患無窮。

朝廷的俸祿本身就不高,光憑俸祿官員養活一大家子都不容易,再鬧出這麼一出,幾乎就是在威迫一些尚算清廉的官員去徇私枉法、貪汙受賄,影響很壞。

秦馳從顏顯清那裡離開。

再去找到呂延吉和路柏舟。

果然見到二人正在起草文書。

秦馳心想果真被洪叔猜中了,明成帝更偏於寧國公的提議,一般來說有遠見的君王都不會幹出這種殺雞取卵之事。

心頭沉甸甸的離開了翰林院。

秦馳又回了工部。

剛到工部就聽到了一個訊息,說是明成帝批了府尹的奏摺,讓他照律法判決。

有劉炳正從中周旋。

府尹礙於壓力,還是將劉光潤判了三年徒刑,其他從犯差不多的懲罰。

這案子成了今年京師判決最快的。

訊息傳到了劉家。

劉家的老太太一聽,便氣得昏倒了過去。

後宅的女人亂作了一團。

“快去請老爺,老太太聽到大爺判了三年徒刑,氣得昏倒了過去。”

有個伺候老太太的老嬤嬤連忙讓人去通知。

本來在書房商議此事的劉炳正等人,一聽到這個訊息氣得不行,“不是讓人別將訊息告訴老太太的嗎?是誰洩露了訊息?”

“是,是大夫人孃家來人。”隨從顫聲回稟。

這可把劉炳正氣死。

如果他母親有個三長兩短,他就要丁憂。

在這段時間內,官員需要回籍守喪,並停止升轉和俸祿。因此他早早就提醒了府裡的人,莫要把訊息傳去老太太的院子,老太太平時最疼他的大兒子劉光潤。

讓隨從拿上藥箱,劉炳正要親自去給老太太診治。

劉家其他男丁也跟去。

劉家二爺問道:“父親,大哥的事情怎麼辦?要不要再去打點,找人通融通融。”

“該找的人都找了,還能找誰?現在陛下關注此事,誰敢在這個時候相幫?”劉炳正心裡同樣是火急火燎。

他手裡不是沒有人脈。

用在他大兒子身上,總感覺是浪費。

劉炳正去了後宅那裡。

等老太太從昏迷中醒來,迫於老太太的請求,他還是答應去求人。

離開了後院。

劉炳正糾結過後,暗中聯絡對方。

一個時辰之後。

有一個人來翠花衚衕尋找宋錦,走的是後門。

宋錦私下見了人。

那人行禮過後,恭敬稟報道:“東家,劉炳正的長隨去了西街的一間雜貨鋪子,只買了一點東西就離開了……”

事情當然不僅如此。

雜貨鋪僅是一個傳遞訊息的障眼法,劉炳正狀似要約什麼人見面。雜貨鋪的掌櫃在劉家長隨離開之後,出門去了一間茶葉鋪。

過了半盞茶的工夫。

掌櫃去了楊府,見了楊閣老身邊的長隨。

“不錯,有賞。”

宋錦一高興之下,掏出了百兩的銀票,“回去給兄弟們分了。”

“多謝東家賞賜。”

那人高興的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