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章 主動約戰
季漢中興英烈傳第3回 軍師中郎將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高坡上,楊清與諸葛亮、趙雲等人各自施禮相見。楊清所駐足的這座山坡乃周圍最高之處,故而諸葛亮也將中軍大帳設在此地。
“丞相,魏軍已成敗象,是否加派兵馬殺進谷中乘勝追擊?”楊儀指著坡下的戰場,略有激動地道。
諸葛亮尚未答話,楊清卻先搶著說道:“不可,曹真軍團雖敗,但司馬懿大軍想必已進抵附近,谷中情況不明,我等不可貿然行動,還是暫留後手,謹慎為先。”
“嗯,明之說的不錯,司馬懿大軍動向不明,咱們不可輕易發起總攻。”諸葛亮點頭道。
趙雲拱手說道:“丞相,既是如此,是否要加派斥候往谷中打探?”
“可以。”
站在一旁的姚柚聽了立即應道:“卑職這就去佈置。”丞相府的幾位參軍各有分工,中軍斥候營就歸姚柚掌管,此人行事幹練,不一會兒就有數批斥候從小道進入谷中。
谷內,廝殺正酣,魏軍雖依託有利地形節節抵抗,但銳氣已失,仍舊處在下風。曹真見抵敵不住,一面親自上陣砥礪士氣,一面派出使者急命前軍回援。
關興望見曹真旗號,心下大喜,引軍向前,全力猛攻,誓要擒殺此賊。
但見他揮舞長刀,左劈右砍,一路廝殺,所向披靡,眼見得距曹真帥旗越來越近,忽聽得喊聲大震,一彪軍從斜刺裡撞出,為首大將,挺槍躍馬,大喝道:“賊將休要猖狂,某家來也。”
“是牛子重?”曹真看清此人模樣,頓時大喜過望,高聲問道:“司馬仲達現在何處?”
“回大司馬,大將軍人就在後面,片刻就至。”
此人正是司馬懿麾下頭號猛將牛金,他充當先鋒奉命趕來,恰好救下曹真。
關興見來將有些武藝,不怒反喜,催動坐騎,揮刀上前,連劈數下,力大勢沉。
牛金氣力過人,雖勉強接下關興這幾招猛攻,但虎口已被震出鮮血,他自知不是對方的敵手,趕緊扭轉馬頭,遁入後陣。
關興見敵將逃走,仰天一笑,儘管廝殺良久,他仍感精神充沛,遂策馬上前,再往曹真帥旗方向猛攻。哪知往前不到百步,右側山道上又有一彪人馬殺來,旗上大書“魏平南將軍胡遵”七個大字。
漢軍雖是銳不可當,但山谷兩側魏軍越聚越多,大有源源不斷之勢,關興見狀暗暗心驚,急忙下令徐徐後撤,去和姜維、柳隱等人會合。
隔得片刻,魏軍後陣忽地歡聲雷動,不知何時曹真帥旗旁邊多了一杆將旗,但見上面寫著“魏向鄉侯大將軍司馬懿”幾個大字。
眼尖的關興第一時間發現了司馬懿的將旗,心下吃驚之餘也不禁暗自慶幸,要不是自己當即立斷及時撤退,此刻必已身陷重圍,到時不禁自家部眾損失慘重,恐怕也會連累整個戰局。
“關君侯,魏軍人多勢眾,我等難以抗衡,不如先退到谷外再做計較?”柳隱也發現了司馬懿的到來,縱馬來到關興身旁拱手說道。
關興頷首道:“合該如此。”於是他與柳隱、姜維等將領著眾軍且戰且退撤出山谷,司馬懿有心趁勢反攻,可谷外的漢軍接應及時,魏軍恐中埋伏,不敢再追,雙方罷兵休戰,各退數里紮寨。
“丞相,興等無能,沒能擊破魏軍,讓曹真張郃等輩給跑了。”
諸葛亮大笑道:“哈哈,安國何出此言,此戰我軍斬獲已是相當豐富,汝等皆是有功之臣,何談無能?也是司馬懿大軍來得及時,才讓曹真他們掙得一線生機,跑了就跑了罷。”
“丞相說的極是,此役已是斬獲頗豐,後面是否還能擴大戰果就看曹真他們給不給機會了?”楊清道。
趙雲道:“再想擴大戰果怕是不成了,司馬懿既已趕到,魏軍的總兵力就已勝過我軍,且他們已在谷中佔據了有利地形,我軍正面強攻很是困難。”
“那之後我軍給如何行事?”楊儀問道。
諸葛亮道:“先安營紮寨,讓大軍休整一番,等斥候探明谷中情況再做計議。”
眾人盡皆稱是,各率本部兵馬布置營壘。山谷裡面,魏軍也在依山傍林下寨歇息,長途跋涉再加上連日廝殺,他們也早已氣力不支。
縱然曹真有心以最快的速度率軍撤走,但眾魏兵今日已是無力趕路,遂顧不得還沒完全脫離險境,留在原地暫做休整。
“仲達,若非你及時來援,吾與兒郎們恐怕要喪命於蜀賊之手了。大恩不言謝,日後但有用得著曹某的地方,仲達儘管直言,吾定竭力相助。”曹真連連拱手致謝。
司馬懿道:“欸,大司馬言重了,你我同殿為臣,相交多年,說什麼恩情報答,實在是太見外了,更何況某身為大魏臣子,自當傾心報國,大司馬與關中諸軍有難,某豈有坐視不管的道理?”
曹真笑著點了點頭,隨即問道:“仲達,眼下蜀賊還在谷外虎視眈眈,隨時都有可能攻進來,吾意等太陽落山就帶著兒郎們連夜撤走,你意下如何?”
“大司馬,我倒是認為不必這麼心急,歇過今晚,明日再走也不遲。如今你我兩部既已會師,兵力勝過蜀軍,當不懼諸葛亮、楊清他們。
不僅可以從容撤走,而且某還想看看能否找到機會擊破蜀軍,一舉扭轉關中戰局。”司馬懿道。
曹真聽了這話大為吃驚,急忙勸道:“仲達,關中形勢已不可逆轉,我等兵勢儘管稍有振作,但連遭敗績,將士們計程車氣鬥志都已跌倒了谷底,現下還是以保全人馬為第一要務,不好再反攻回去,免得橫生變故,再陷大軍於危難之境啊。”
“大司馬放心,某心中有數,等會兒差人往蜀營送下戰書,邀諸葛亮明日會戰,以觀蜀軍兵勢。若有機可乘,當一戰破敵,若無懈可擊,自是引軍撤走,以保全大軍為重。”司馬懿一面捋著頜下鬍鬚,一面自信滿滿地說道。
曹真見他自有分寸,心重稍安,又怕再勸下去顯得自己畏懼漢軍,遂微微點了點頭:“也罷,既然公執意如此,那就再留一天。”
隨即轉過身子,望向西北長安方向,喃喃自語:“說的不錯,萬一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呢?”臉上又是憂傷,又是期盼,神色極其複雜。
到得傍晚,魏軍使者來到漢營下達戰書,諸葛亮雖是略感吃驚,不過還是欣然應允,親筆批迴“固所願也”四字。
“丞相,魏軍不走反留,主動約戰,甚是不合情理,其中莫非有詐?”待魏使離去,楊儀上前說道。
諸葛亮微微一笑:“此必司馬懿的主意,曹真張郃等輩已被我軍殺得膽喪心驚,定不敢留下再戰。
而司馬懿從未與我正面交手,自是不懼我軍,他主動約戰,定是還想扭轉戰局,至於裡面有沒有什麼詭計,只要我等謹慎行事、不露破綻,就無需在意。”
“是,卑職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