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紈絝,不但才華橫溢,還有可能是聞名天下的天將軍。
傳出去,誰信?不過,他卻覺得這種可能性還是很大。
他心中隱隱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
上官家能挺過去,就還能延續百年輝煌;挺不過去,上官家說不定就會亡家滅族……上官雄自斟自飲了一杯酒,酒很苦。
忽然,一道聲音傳來。
“爹,你怎麼一個人喝起酒了?”
上官雄回頭一看,看到是上官若嘉,微微一笑。
“嘉兒,今日怎麼沒去書院?”
“今日先生有事,書院放假.”
上官若嘉看上官雄愁眉苦臉,又問道,“爹,是不是又發生了什麼事?”
自從李旭崛起之後,上官雄沒少這樣,她怕上官雄跟李旭又起了爭端。
上官雄給自己倒了一杯酒,苦笑道:“我在想大家都找不到天將軍,那他會不會是我們大家認識的人,只是沒被發現?”
大梁城百姓這兩個月議論最多的就是天將軍,上官若嘉對天將軍仰慕已久。
上官雄這麼一提醒,她細想一下,覺得還真有這種有可能。
“爹,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我們身邊的人要有這種本事,為何要隱藏起來?”
“又有誰可能是天將軍呢?”
上官雄略有深意看向上官若嘉。
“嘉兒,你說李旭有沒有可能是天將軍?”
“文昌侯!”
上官元嘉愕然了一下,隨即搖頭。
“不可能,文昌侯確實是今非昔比,但才學能一朝得悟,武藝卻是非經年累月的苦練不成.”
“以前文昌侯那個德行,根本不像練武之人.”
上官雄不置可否得笑了笑。
兩個月前,又有誰能想象的到李旭才學會那麼高。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才沒有人懷疑李旭。
倘若李旭真是天將軍,他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沉得住氣,實在可怕!皇宮。
太宗皇帝聽了鐵仇的彙報,臉色慢慢變得鐵青。
“你們鐵鷂子是幹什麼吃的,刺客都到金山寺裡面去了,你們竟然一點都不知道!”
鐵仇知道解釋也沒用,跪趴在地上。
“陛下恕罪.”
太宗皇帝嗖的一下站了起來,冷聲道:“你應該慶幸李旭沒事,不然你就是有一百個腦袋都不夠朕砍得.”
天子腳下,竟有人行刺他的天將軍。
傳出去,他的顏面何存。
“從現在起,你派人暗中保護李旭,任何想對李旭不利的人,你都可以先斬後奏!”
“臣一定肝腦塗地,保證文昌侯周全!”
太宗皇帝臉色稍緩。
“金山寺外跑掉的又是什麼人?”
“陛下恕罪,臣還不知道,不過此人只有九根手指,臣已經派出密探去打探,一定能抓住此人.”
翌日,早朝。
王元按照慣例喊完“有事起奏,無事退朝”,立馬就有一個官員站出來說道:“陛下,臣有本奏.”
“眼下江南還是叛亂不止,倘若匈奴這個時候興兵南下,大魏危矣.”
“臣以為應該派兵增援大司馬.”
此話一出,馬上有幾個官員出來附和。
太宗皇帝這幾日正在為江南的叛亂擔憂,不過這幾個說話的官員是北方三大世家的人,不由讓他暗生警惕。
北方三大世家又想玩什麼花樣?過了會,太宗皇帝看向最先開口的那個官員。
“上官愛卿,你以為派誰領兵去江南合適?”
被叫作上官愛卿的官員拱手說道:“臣以為文昌侯合適.”
此話一出,許多大臣都很意外。
朝中能領兵打仗的將領大有人在,此人卻偏偏推舉一個從未上過戰場的李旭。
說他沒有居心叵測都沒有人信。
被叫作上官愛卿的官員繼續說道:“臣聽說文昌侯麾下有一支精銳人馬,皇上也讓文昌侯幫助朝廷練兵,那文昌侯一定是能帶兵之人.”
“而且,文昌侯跟大司馬有師徒之情,師父有難,徒弟豈能袖手旁觀?”
話音剛落,又有一些人出來附和。
就在這時,程知年站出來嚷嚷道:“陛下,俺老程許久沒有上陣殺敵,早就手癢癢了.”
“不如就派俺老程去,俺老程保證能收拾那些叛賊.”
其他幾個武將,也紛紛出來請戰。
北方三大世家一脈的官員馬上據理力爭,說朝中的將軍年事已大,應該培養年輕將領。
引得程知年等人破口大罵。
太宗皇帝已經看明白了,這是北方三大世家想借江南五大世家的手除掉李旭。
派程知年等大將去江南,江南的叛亂必定能平。
不過,他想看看李旭的手段。
“好了,不要吵了.”
“你們都是朝中大員,成何體統.”
眾人立馬安靜下來。
太宗皇帝轉頭看向蕭長風。
“大將軍,你以為派誰去合適?”
蕭長風是李旭的準丈人,他怎麼也得問問他的意思。
蕭長風跟隨太宗皇帝日久,知道他心中所想。
“回陛下,臣以為文昌侯合適.”
太宗皇帝看蕭長風同意了,當即說道:“傳旨,待文昌侯成親之後,領兵前往江南平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