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與這些大食人做的生意,可不是什麼肥皂之類的,而是茶葉。
“這是什麼茶?好香啊!”
在觀湖樓裡,大食人第一次喝到了茉莉花茶,頓時便被這種新奇的茶葉吸引住了。
觀湖樓是茉莉花茶在杭州城的唯一銷售點,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凡是品嚐過的人,無不讚嘆出聲,甚至還有一些文人墨客為其寫詩作詞,一時間,特意前來品茶的人逐漸增多,尤其是最近這幾天,想要進入觀湖樓,還需要提前三天預約才可以。
當然了,蕭逸想要進入觀湖樓,只需要告知梅東家一聲即可。
此次宴請大食人,梅東家沒有參加,只有蕭逸一人出場。
在眾人品嚐過茉莉花茶後,紛紛表現出來了購買的意願。
“這種茶葉我倒是知道哪裡有售賣的,但就是太貴,買來不划算,還是那種普通茶葉比較合適。”蕭逸輕描淡寫的說道。
大食人紛紛對於蕭逸的說法進行了批判,大概意思就是鄙視蕭逸不懂商業,這麼好的茶葉,你居然說它不划算?
“我要買這種茶葉,你能幫我嗎?”一個大食人用蹩腳的宋話問蕭逸。
其他大食人也紛紛看向蕭逸,一臉的希冀之色。
“能幫是能幫,但我之前說過,這種茶葉不便宜,你們自已買來喝一喝還可以,拉回去販賣就不怎麼合適了。”
蕭逸是一邊說一邊搖頭,好像是不怎麼看好這筆買賣。
“貴也要買,我們願意多花錢。”
大食人對蕭逸的迂腐嗤之以鼻,你懂什麼叫生意嗎?我們高價買回去後,肯定能高價賣出去,賠本的買賣誰能幹?我們大食人又不是傻子。
蕭逸聽到他們如此表態後,心中大喜,但他還是裝作需要去找找看。
“你放心,事成之後我們不會虧待你的。”大食人向蕭逸表示。
“欸!大家都是朋友嘛,什麼虧待不虧待的,太見外了!”蕭逸笑呵呵的擺手。
大食人可沒有興趣跟他這個大宋人交朋友,他們要的是茉莉花茶。
一天之後,蕭逸又來找大食人了,“有一個好訊息和壞訊息,各位先聽哪一個?”
大食人聽他這麼一說,臉都黑了,大宋人套路真多。
“自然是先聽好訊息了!”其中一個大食人忍不住開口,這不是廢話嗎?有好訊息誰還聽壞訊息?
蕭逸清了一下嗓門,大聲說道:“茉莉花茶我找到了。”
然後呢?就這個?
不過嘛,這也確實是個好訊息。
“那壞訊息呢?”又一個大食人忍不住開口問道。
“茉莉花茶只有一千斤,而且售價高達每斤十五兩銀子,對方說了,不還價。”蕭逸攤開雙手錶示。
轟!
大食人沸騰了,只有區區一千斤?而且還要價十五兩銀每斤?太貴了吧?這不是搶錢嗎?
見到眾人這副表情,蕭逸接著開口道:“你們看看,我就說了嘛,這是個壞訊息,你們還是買那些普通茶葉吧,這種茶葉簡直就是坑人的貨。”
“不,一千斤我不嫌少,請您帶我去商家那裡,我願意購買。”有一個大食人搶先一步,他心中很清楚,這種茶葉一定會受到家鄉大人物們喜歡的。
“人家可是不講價的,你也願意?”蕭逸假裝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來。
“嗯!我願意。”這個大食人連連點頭。
“我也要買,而且我能出比他高一兩的價格。”
“你們這是在哄抬物價。”
“對,千萬別上了宋人的當。”
“我願意多花二兩銀子。”有人不想跟他們站在一起,開什麼玩笑,萬里迢迢來到大宋,不就是為了掙錢嗎?能掙錢幹嘛不掙?
海船承載力有限,一千斤茉莉花茶拉回去,就能為自已帶來最少幾倍乃至十倍的利潤,傻子才不爭呢。
就這樣,茉莉花茶的價格被炒到了二十萬兩銀子每斤。
這可是蕭逸萬萬沒有料到的,他本來想著十五兩銀子已經是高價了,想著也是能坑一個是一個。
現在好了,這群大食人居然自已把價格抬高了一大截,簡直就是爽歪歪。
二十五兩銀子喊出來後,有人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他們在幹什麼?怎麼自相殘殺起來了?
“好,既然如此,這位大哥居然肯出二十五兩銀子,那我便再跑一趟,明日還在這家酒樓內,我讓茶商帶著茶葉來與這位老闆進行交割。”趁著他們還沒有反悔,蕭逸拍著胸脯保證完後,便離開了酒樓。
蕭逸走後,大食人之間互相面面相覷,他們心裡有些不舒服,剛才的競價已經壞了規矩,破壞了他們之間的團結,財帛動人心啊!
……
第二天中午,觀湖樓的後院內,梅二爺被蕭逸推到了臺前,扮演了一個茶商的角色。
一千斤茉莉花茶也已經準備完畢,這些茶葉可是蕭逸辛苦準備了一個月的成果,透過窖制之後,花茶的味道能夠保證統一。
梅二爺手中握著一把水墨畫的扇子,身上穿的是綾羅綢緞,分明就是一個富商的打扮。
當然了,他不會白幫忙的,蕭逸許給了他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至於什麼機會,要等到事成之後才能揭曉。
不知為何,梅二爺就是很看好蕭逸,即使他丟擲來的大餅不一定保熟。
梅二爺吊兒郎當的樣子,讓大食人誤認為此人有些來頭,便謹慎了許多。
按照昨天談好的價格,每斤二十五銀子的高價,一千斤茉莉花茶總計兩萬五千兩銀子。
未經炒制的茶葉叫茶青,是蕭逸透過中間茶商以每斤三百文的價格購買的,經過窖制烘乾等程式,四斤的茶青才能出一斤茶葉。
此外還有柴火、茉莉花、人工等費用,一斤茶葉的成本核算大約在二兩銀子左右,此外,北宋時期,茶葉實行榷茶制度,曾經一度受到官府的嚴格管控。
茶葉的買賣自由是從宋仁宗時期開始的,儘管買賣已經自由,但還是免不了官府的監管,一筆稅銀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麼一想,二十五兩銀子一斤其實也不算太黑,畢竟這可是獨門生意 ,而且還涉及到出口問題,自已怎麼可能是心黑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