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蕭逸抱著大批食物回到攤位前時,大家都已經收拾妥當了。
于大寶見到蕭逸買了這麼多食物,心中大喜,幾個小娃娃也是喜笑顏開。
等回到關聖廟的時候,于大寶的老孃正與幾位婦女在門口等候。
“生意如何?”王墨老婆第一個上前搭手。
“看看逸哥兒懷裡抱著的炊餅和滷肉,你應該也能猜到了吧?”王墨笑了笑。
聽王墨這麼一說,眾人也是不約而同把目光投向蕭逸。
“幾位嬸嬸,燒些熱水,咱們準備吃飯。”蕭逸把食物放到一張桌子上。
“好好!這就去。”
婦人們連忙動手,生火燒水,沒辦法,家裡唯一的一口鍋被蕭逸拿去擺攤了,如今才剛拿回來。
唐橋則是用他的好刀工,把熟肉和滷雞滷鴨都切割擺好。
等到水燒開後,大家圍坐在火堆邊,吃著炊餅加肉,喝著熱水,于大寶幾人開始給家人們講述蕭逸擺攤經過。
卡皮巴拉則靠在蕭逸身邊打盹。
“逸哥兒真有本事!”于大寶的老孃聽完後誇讚蕭逸。
眾人也連忙附和。
蕭逸笑著擺了擺手,“這只是剛剛開始,明日多做些,爭取在他人還未琢磨過來時多賣些錢。”
餐飲行業沒有什麼大秘密,只要是品嚐過幾次的有心人,很快就能琢磨明白泡麵的製作工藝,說不定還能比蕭逸做的更好,古人可不傻。
“逸哥兒,你是說咱們的買賣幹不長久?”
大家覺得有些遺憾,他們還以為能夠擺脫乞討的命運,沒料想卻是黃粱一夢。
“這是肯定的,聰明人很多,掙錢的買賣誰不眼紅?當然了,你們也別灰心喪氣,掙錢路子還有很多,只要咱們有了本錢,路肯定是越走越寬。”蕭逸出言寬慰大家。
在他們心裡,蕭逸是個有大本事的人,沒有他們,人家自已也能過的風生水起。
眾人心裡都很慌,怕蕭逸離開。
他們是一群拖家帶口的廢人,這一家子老弱婦孺加上病殘,會成為人家的累贅 ,聰明人是斷然不會久留的。
“各位,不信我說的話?”蕭逸狠狠咬了一口肉夾饃。
“我們信。”
眾人幾乎異口同聲道。
蕭逸接著說道:
“不瞞各位,我是個疍民,衙門是禁止我這種人上岸定居的。在我最無助的時候,是於大叔帶我進了城,我不能過河拆橋,做那忘恩負義之徒,各位只管放心,只要大家不嫌棄我,那咱們就是一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各位以為如何?”
眾人聞言,紛紛喜笑顏開,看來這位逸哥兒不是他們想的那樣,多慮了。
“逸哥兒,從今往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我等還要多多仰仗逸哥兒。”于大寶首先開口道。
“對,逸哥兒,你以後就是殘羹會的魁首,你說啥我們聽啥。”
“我唐橋願意聽逸哥兒的。”
“我李峰也絕無怨言。”
四人都紛紛表了態,他們各自的爹孃與老婆也都表示願意追隨蕭逸。
蕭逸感到肩頭的擔子很重,任重而道遠啊!
“好,大家齊心合力,把殘羹會發揚壯大。”蕭逸大聲宣佈,這魁首,他當了!
蕭逸相信命運,既然老天爺把自已送到這風雨飄搖的大宋,一定是有他的意圖,不妨就闖上一闖。
大家吃飽喝足後,蕭逸被安排到屋子裡最避風的角落睡覺,身上蓋的是自已衣服,卡皮巴拉對蕭逸也是不離不棄,走哪兒跟哪兒。
這是蕭逸來到大宋後的第一天,開端還算不錯,希望以後會一切順利吧!
……
翌日清晨,蕭逸被小娃娃們的吵鬧聲驚醒,恍惚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他是一個穿越者。
“逸哥兒醒了?吵到你休息了吧?這些孩子太難管教了。”于大寶一臉抱歉道。
蕭逸起身伸了個懶腰,“不礙事,等有錢了,請個先生教他們讀書認字。”
“讀書?逸哥兒可是說真的?”王墨的老婆一臉驚喜。
這一路走來,活命已是奢望,如果能讓自已孩子讀書,她死也願意。
“這是自然,孩子是未來,咱們不能毀了未來,還有於大叔,你也不必認命,有錢後,給你娶房老婆,再生個一兒半女,生活美滋滋。”蕭逸笑言道。
“好,那就託逸哥兒的福了,哈哈哈。”于大寶哈哈大笑著,他也想娶老婆,可之前他連養活老孃都費勁。
知道蕭逸的習慣,有人已經給他燒好了水。
昨日還剩下些炊餅,蕭逸讓她們掰碎煮鍋裡,熬一鍋麵糊讓大家一起吃。
“記得放鹽,吃了鹽才有力氣幹活。”蕭逸不忘囑咐。
“都聽逸哥兒的。”王氏忙不迭點頭。
有了蕭逸在,他們就不用去外邊討吃要飯了,這樣的生活做夢都不敢想。
吃完麵糊後,蕭逸開始安排大家今天的工作。
“買面是頭等大事,把這四兩銀子都買成白麵。”
“菜籽油再買上十斤,雞子買上一百枚。”
“還有陶碗和筷子,也需要再添一些,別忘了買柴火。”
“你們先去採買,我去趟街市,看看能不能多買些魚肉。”
任務分配好後,大家各自行動。
蕭逸提著木桶來到街市,直奔姚七的魚攤。
“姚大哥,這是你的木桶。”蕭逸笑眯眯的把木桶放下,然後看了一眼地上的魚頭魚尾。
“逸哥兒來了,不用太著急還。”姚七正忙著殺魚,連頭都沒抬。
“對了,昨日你說要賣吃食,想好做什麼行當了嗎?”姚七不經意間問了一嘴。
“已經開始幹了,昨夜在夜市擺攤,賣的是一種麵食,生意還行。”蕭逸沒有隱瞞。
“哦?”姚七聞言抬頭看向蕭逸,“可以啊!一天不見,有些人樣了!”
昨日蕭逸一身乞丐裝扮,今日卻是青衣長袍,差點就沒認出來。
“面子貨,問人借的。”蕭逸聳聳肩,“姚大哥,今日我還想買些魚尾魚頭,另外再買幾條大鰱魚。”
“好說,儘管拿走就是了。”
看來蕭逸的生意不錯,自然他也沒有嫉妒,各自有各自的路數,雙方不搭界。
親兄弟明算賬,蕭逸沒有佔姚七便宜,還是按照市場價結算了錢。
姚七雖然明面上是這個魚攤的老闆,其實他背後還有靠山,也少不了一份兒孝敬,不然他也不可能以一個疍民的身份在杭州城內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