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蘭和嫂子秀蘭開的天下第一坊,自從開業以來,生意好的不得了,進入買東西的富家千金絡繹不絕……

對面開的賣烤鴨的小飯館,,也跟著沾了不少光,好多來買衣服的小姐們,買了衣服以後,聞到烤鴨味,覺得肚子餓了,就順便打發下人,去裡面買兩隻烤鴨,這樣一來,烤鴨店的客流量也跟著大了好多……

高興的烤鴨店的老闆,直接讓夥計,給對面的天下第一坊,送過去兩隻烤鴨,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慶祝她們的衣坊生意興隆!財源滾滾!

年世蘭正在打理賬目,突然,頌芝來報,對面鴨店的老闆,派一名夥計,在咱們店門口求見,說他們老闆為了慶祝咱們的店開業大吉,特意給準備了兩隻大烤鴨。

我們收還是不收?

一旁有人提議,小姐,開業送雞,代表吉利,對面送鴨,會不會有壓到我們的意思呀?我們還是不收吧!

年世蘭笑了笑說“對面的小鴨館的老闆,是外地新來不久的一個啞巴婦女,和她的丈夫開的,那個男的我見過,她們兩口子,我碰見過,是一對比較老實的本分人,以前生意不怎麼景氣,可能是覺得是沾了咱們的光,最近今天才開始生意興隆的,他們應該不會有壞心思的,收下那兩隻烤鴨吧!”

“等等,頌芝,去櫃檯支十兩銀子,就說謝謝他們的烤鴨!銀子必需收下,也同樣祝福他們的生意興隆!”

“對了,頌芝,咱們店裡還有剩下的梅花披風嗎?取一件給那個夥計,讓她轉交給他們的那位老闆娘,就說是我送的,我們離得近,以後,萬一有事,可以相互照應。”

“好的,小姐。”

頌芝,把十兩銀子和一件披風,一起交給了那個夥計,並且親眼目送,那個夥計走進他們的店裡,她剛要離開,只見一個女的,跑了出來,拿著銀子,和衣服非要還給頌芝,頌芝連忙擺手,這個是她家小姐的一點心意,你務必收下。

她們在門口,你推我推的,最後,頌芝沒有辦法,以後,接過銀子,和衣服,直接跑到他們店裡,把衣服交給了,那個做烤鴨的男人,並說明,這是他家主人的一點心意,說大家出門做生意,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萬一以後有事,可有個照應。

那個女的,才連連點頭,十分感激的收下了銀子和披風。

年羹堯派的人,依舊躲在暗處,不敢遠離天下第一坊,唯恐有壞人作亂。

年世蘭召集了附近有名的做衣服的好手,在她的建議下,她們一起研究古代人穿衣風格,在衣服的材質,和風格上,做了一些改變,不過,她們最為得意的是,最近有一位繡娘,很會做鞋子,用千層納的鞋底子,又用棉布做裡,絲綢為鞋的表面,再在鞋頭上繡上牡丹,百合,荷花,海棠的花樣,分了三個大小不用的尺寸,做了一批出來,每一雙鞋的下面,都繡著“天下第一坊”的字樣。

一時間,大家在買衣服的同時,又順便買了新鞋子,新鞋子穿上去,很舒服,因為鞋底是平的,用的布料也是很柔軟的那種,做的裡襯……

大街小巷最近都在傳,天下第一坊的老闆,不僅衣服和鞋子做的精美,人也生的很是俊美,有人竟然偷偷傳,說無意中看到了她們的美女老闆,就跟天仙似的……

有的人,不懷好意,嫉妒天下第一坊,賺錢多,就造謠說“天下第一坊”的主人,是狐狸精轉世,千萬不要去那裡買衣服了,會把魂給勾走……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有部分商家,看著年世蘭她們開的天下第一坊,生意紅火,客流量大,就故意造謠生事……

有心之人,要打聽好了,天字第一坊的背景,知道是年羹堯家眷開的鋪子,朝堂之上,分了好幾個幫派,和年羹堯有仇的朝廷官員,可給他們找到了報復年羹堯的機會。

次日,早朝之上,就有事多之人,把天下第一坊,作為頭號事件,呈報給了當今皇上。

“我大清從建國以來,就沒有女子做生意的先例,年羹堯的夫人和她的妹妹,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拋頭露面,開起了衣服店,成何體統啊!”

接著又有同黨找了出來,啟奏皇上,臣聽說,有一名女子,因穿了她們天下第一坊的衣服,回家後,就瘋了……

可見,民間傳說不虛呀?那個年世蘭說不定真是狐狸精變得呢?

……

你一言,我一語,年希堯實在聽不下去了,“臣斗膽,說一句良心話,我妹妹雖然身為女人,但是她做生意,從不投機取巧,也沒有少交一兩的賦稅,再者說,女子不能拋頭露面做生意,她們衣坊的女人,全部用紗巾遮臉,沒有一人露面招待客人!

至於,有人口中的傷風敗俗,有傷風化之類的,我倒想問一下,哪些青樓為什麼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做買賣!”

“為何,到我妹妹這裡,就成了傷風敗俗?”

“再者說了,她們女子辛苦做衣服,再辛苦賣衣服,而且,賣的都是女人穿的衣服……而且,她們店裡只允許女子進去!她們賺的都是乾淨錢!”

“我都不明白了,總有一些居心叵測之人,非要沒事找事,在皇上面前亂叨叨!”

臣斗膽,臣一時莽撞,多說了幾句,請皇上恕罪。

“今個早朝,真是熱鬧呀?朕很欣慰,我們大清國也是能人輩出啊!”

“朕不是一介昏君,有些事情,我還是可以自己判斷對錯的。”

“誰說女子就不可以做生意呀?你們瞧瞧,我們身上穿的衣服,和鞋子,襪子……哪一個,不是出自女子的雙手呀?”

“李德全……”

“奴才在”

“去朕的書房,取一本樂府詩集過來,你給他們這些朝廷大官,讀一下木蘭詩,普及一下古代文化!”

“老奴遵旨”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一篇木蘭詩讀完了,李德全又站到了皇上一旁,嚇得那幾個老臣,臉上直冒汗……

真是,伴君如伴虎呀?你永遠也猜不透,他心裡想的是什麼?

今兒個的早朝就到這裡吧!退朝!……

“李公公,麻煩你給提個醒,皇上這是啥意思啊?……”

“這天下第一坊”的事,是管還是不管呀?

哎呀呀!大人,您可抬舉奴才我了,這聖意啟示,你,我……敢猜測的呀?

趕緊退了吧!我也要去侍候皇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