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養殖了大量的綿羊和山羊,遊牧部落在溫暖的月份裡會將它們趕到溼潤的高地放牧。定居的農民飼養家畜,包括水牛,這些牲畜不僅可以用於犁耕和其他勞作,還是重要的食物來源。 2003年12月,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首次公佈了在阿富汗進行的家畜普查結果。此次普查覆蓋了約300萬個家庭,共有大約1037萬頭牛、880萬隻綿羊、730萬隻山羊、160萬頭驢、18萬頭駱駝、14萬匹馬和1220萬隻家禽。這些數字較前一年略有下降,原因是乾旱。家畜的數量直接影響毛織品、動物皮革(特別是來自卡拉庫爾的大尾綿羊和阿斯特拉罕的羔羊)、肉類和乳製品的商業收益。
驢、騾和馬在農村地區廣泛用於運輸貨物,同時也是常見的交通工具。在1978—2001的戰爭時期,這三種動物在運送補給品、武器和傷員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駱駝主要用於庫奇人和遊牧民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肉類和乳製品的來源。 阿富汗以其豐富的野生動物而自豪。在傳統上,某些野生動物被視為皮革的來源,同時也是狩獵活動中備受寵愛的物件。
因為它們是皮革的來源,還在傳統的狩獵運動和飼養寵物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些野生山羊,包括捻角山羊和野生山羊,生活在山區。而被稱為“馬可波羅”的一種非常珍貴的野生綿羊主要分佈在帕米爾地區。這些綿羊被帶到歐洲的名字和13世紀的義大利商人旅行家馬可波羅有關。
這種綿羊的角可以長到60英寸(152厘米)長。此外,阿富汗還有一種珍稀物種是巴克特利安麋鹿,其中有幾隻現在生活在美國聖迭戈公園。 總的來說,阿富汗常見的狩獵和捕捉的動物包括紅狐狸、叢林貓、豺、石貂、狼、野綿羊、山羊和雪豹。獵人和捕獸者通常會將這些動物的皮毛賣到地區性的市場,如馬紮裡沙里夫、邁馬納、昆都士、安德胡伊、汗阿巴德、加茲尼和赫拉特。然後,商人將這些動物的皮毛運到喀布林市的大型皮毛市場,最終再出口到國際市場。
在20世紀60年代,由於滿足歐洲和美國對野生動物製品日益增長的需求,阿富汗的野生動物數量急劇下降。直到1973年政府禁止銷售皮毛製品3年,這些物種才有機會恢復。然而,長時間的戰爭、森林採伐和乾旱導致許多阿富汗的野生動物大量死亡,其影響如今已經得到充分認識,一些瀕臨滅絕的物種可能會完全消失。 在阿富汗通常能夠發現的其他野生動物包括盤羊、獾、棕熊、卡拉庫耳大尾綿羊、白鼬、瞪羚、沙鼠、囊地鼠、豪豬、大頰鼠、野兔、蝟、鬣狗、跳鼠、豹、猞猁、鼴鼠、貓鼬、野驢、鼠類、水獺、箭豬、臭貓、老鼠、胸睛、松鼠、老虎、黃鼠狼和野豬。
為了應對野生物種數量的日益減少,自20世紀70年代起,阿富汗政府開始統一管理狩獵季節,並只允許獵捕以下動物:-馬可波羅羊:帕米爾地區,時間為7—10月 -東方盤羊:拉塔班達,時間為1—3月 -野生山羊:帕米爾地區,時間為7-9月 -阿杰爾:12—3月 -捻角山羊:努里斯坦地區,時間為12—3月。 儘管阿富汗是主要的乾旱國家,但其領土上棲息著大量的野生鳥類。據估計,阿富汗境內的460種鳥類中,有235種選擇在這片土地繁衍生息。
阿富汗因橫跨印度和中亞的鳥類棲息地帶而成為鳥類多樣性的主要原因。然而,近年來持續的乾旱使得西南部的錫斯坦溼地乾涸,這裡曾是成千上萬遷徙水鳥的棲息地。 在阿富汗最為常見的鳥類中,包括山鶉、野雞、鸛、鶴、八哥、野鴨、鵝、白頭翁、天堂鳥、翠鳥、金翅雀、麻雀、鷹、隼、鵪鶉、貓頭鷹、夜鶯和燕子等。值得一提的是,阿富汗並沒有對鳥類狩獵實施禁令,因此這一活動在全國各地都是相當普遍的。阿富汗人尤其喜歡將鳥類當作寵物飼養,其中金絲雀是最受歡迎的品種。
在塔利班政權時期曾一度禁止使用籠子養鳥,但隨著政權的更迭,這一活動重新興起。 一些禽類,如山鶉、公雞、隼和鴿子,經過訓練後會用於射擊競賽。阿富汗人透過這種方式表達對豐富多彩的鳥類生態的熱愛,同時也展示了他們對傳統狩獵和競技活動的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