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嚴嵩下線,收益最大的就是徐階。

徐階(1503年-1583年),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松江區)人,他的父親徐黼曾任宣平縣丞。

徐階在一歲時不慎墜入一口枯井,但令人驚訝的是,被救出後的他竟昏迷了整整三天三夜才奇蹟般地甦醒過來。

五歲時,他跟隨父親前往括蒼嶺遊玩,卻又不幸從高坡墜落,幸好衣服被樹梢勾住,這才撿回一條小命。

正德十二年(1517年),徐階榮獲秀才稱號;嘉靖元年(1522年),他在應天府鄉試中取得第七名的佳績,順利考中舉人;嘉靖二年(1523年),他更是一舉奪得進士第三名,並被授予翰林院編修一職。

而當徐階首次踏入內閣時,當時的內閣首輔正是大名鼎鼎的楊廷和。

楊廷和在大明朝可謂家喻戶曉,被譽為賢相。

對於剛剛步入仕途的徐階來說,能在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手下工作,無疑是一件幸事。

楊廷和對徐階讚譽有加,甚至預言他將來必定會位極人臣,這顯示出楊廷和獨具慧眼。

然而,一開始,徐階在朝廷中的地位並不高,年輕氣盛的他不知道收斂鋒芒,結果惹怒了張璁,導致他的仕途坎坷,儘管被降職,但他從中汲取了寶貴的經驗。

不久後,張璁去世,朝政局勢發生變化,夏言成為首輔。

真正讓徐階的仕途有轉機的是嘉靖皇帝為太子挑選內臣一事,徐階成功入選,並在多年後重新回到京城。

此後,徐階一路高升,仕途順利。

與此同時,夏言和嚴嵩之間的鬥爭越來越激烈,最終嚴嵩勝出。

嘉靖三十一年,嘉靖下令讓徐階進入內閣,自此,徐階與嚴嵩展開了長達數年的政治鬥爭。

徐階初入朝堂之時,他所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

嚴嵩作為當時朝中權臣,擁有深厚的政治勢力和廣泛的人脈關係。

而徐階剛剛踏入仕途,無論是在朝廷中的根基還是人脈資源方面都顯得十分薄弱。

此外,嘉靖皇帝對嚴嵩的寵愛使得嚴嵩在朝廷中的地位越發穩固,這讓徐階在競爭中處於明顯劣勢。

在這種情況下,徐階陷入了重重困境。

儘管他一心想要為朝廷做出貢獻,但現實卻迫使他不得不採取一些手段來保護自已。

如果不這樣做,他將很快被嚴嵩的勢力吞噬,失去一切機會。

於是,徐階開始學習嚴嵩的策略,試圖透過迎合嘉靖皇帝、結交權貴等方式來提升自已的地位。

然而,這並不是徐階真正的想法。

他內心深處仍然渴望以正直的方式為國家效力,實現自已的理想。

但是,面對嚴嵩的殘酷打壓和排擠,他感到無力反抗,只能暫時放下自已的原則,迎合嚴嵩的意願。

在這段時間裡,徐階不斷地反思自已的處境和未來的道路。

如果繼續堅持自已的立場,可能會給自已帶來更大的麻煩。

於是,他決定暫時妥協,等待時機成熟再作打算。

與此同時,徐階也在暗中尋找著機會,準備反擊嚴嵩的勢力。

只有戰勝嚴嵩,才能恢復自已的聲譽,實現自已的政治抱負。

為此,他開始與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聯絡,共同策劃著對抗嚴嵩的計劃。

徐階進入內閣,得益於夏言的提拔。

然而,夏言的悲慘下場正是嚴嵩一手造成的。

因此,當徐階進入內閣後,嚴嵩在嘉靖皇帝面前不斷詆譭他,使得徐階如履薄冰,必須小心翼翼地行事。

要想在這個複雜的宮廷中立足,首先要贏得嘉靖皇帝的信任。

為此,徐階努力瞭解嘉靖皇帝的喜好和需求,並儘量滿足他的要求。

此外,他還積極參與朝廷事務,展現出自已的才華和能力,讓嘉靖皇帝對他刮目相看。

儘管嘉靖皇帝對道教的痴迷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但他畢竟還是一國之主,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嚴。

他絕對不會容忍任何臣子的勢力超越自已,威脅到他的統治地位。

因此,徐階如果想要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勝出,就必須抓住嘉靖皇帝的心,讓他對自已產生信任和依賴。

而嘉靖皇帝對道教的熱愛,則成為了徐階手中的一張王牌。

只要能巧妙地利用這張牌,滿足嘉靖皇帝對道教的需求,徐階就能贏得嘉靖皇帝的信任,從而在權力鬥爭中立穩腳跟。

然而,嚴嵩在長期的權力掌控中,逐漸迷失自我,忘記了自已作為臣子的本分,開始變得傲慢自大、專橫跋扈,甚至對皇帝也不再像以前那樣恭敬。

這種行為自然引起了嘉靖帝的強烈不滿,為徐階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嘉靖帝對嚴嵩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逐漸疏遠了他。

與此同時,徐階憑藉著自已的智慧和耐心,成功地贏得了嘉靖帝的信任。

此時,徐階與嚴嵩之間的鬥爭已經公開化,兩人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

嚴嵩的罪行日益明顯,嘉靖帝曾經因為嚴嵩是寵臣而選擇相信他的貪婪,但現在局勢已經發生了轉變。

當嚴嵩首次被彈劾時,嘉靖帝並沒有立刻取其性命,而是選擇暫時觀望。

這表明嘉靖帝對於嚴嵩的處理仍然存在一定的猶豫和謹慎。

然而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之子嚴世藩謀反的奏摺被呈現在嘉靖皇帝面前時,嘉靖皇帝終於忍無可忍,直接下令將嚴世藩斬首示眾。

這一沉重的打擊讓本就年老體弱的嚴嵩無法承受,最終導致了他的徹底衰落。

徐階則憑藉著自已的智謀和毅力,成功地將嚴嵩扳倒,榮升為首輔大臣。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徐階再次得到晉升,成為《建極殿大學士》。

徐階在接任首輔之位後,全力以赴地革除嚴嵩遺留下來的諸多弊政,尤其注重人才選拔工作。

他先後將高拱、張居正等人舉薦進入內閣,為明朝的政治穩定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