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博仁這個五品官,其實當的挺爽的。
由於領的南京兵部郎中銜,並不是需要坐鎮應天,主要職責是配合胡宗憲剿滅倭寇。
如果倭寇不來或者胡宗憲沒有召喚,自已還是很自由的。
這不,胡宗憲設計除掉徐海後,與幕僚徐渭正在密謀如何誘降汪直。
周博仁不僅不會參與這破事,還會悄悄從中作梗,以另一股海盜的名義攻佔濟州和對馬島,佔領石見。
另外就是收編汪直部。
此時此刻的汪直,已然成為了東南海域、琉球海域以及日本海域的絕對霸主!他麾下不僅擁有數萬名漢人部下,更有無數勇猛善戰的倭寇為之賣命效忠於他。其勢力範圍之廣,令人咋舌。
憑藉著強大的實力後盾,汪直成功地壟斷了明朝、南洋與倭國這三大地區間所有的走私貿易活動,並將海盜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如日中天。在這片廣袤無垠的海洋之上,無論是商船還是戰船,只要途經此地,無一不受到汪直制定出的海上規則所約束。
就連曾經不可一世、自視甚高的西方海上強國葡萄牙,如今也不得不對這位傳奇人物低頭示弱。如果想要繼續在這片波濤洶湧的大海上揚帆遠航,就必須嚴格遵循汪直所定下的規矩辦事兒。否則稍有不慎觸碰到對方底線,必將引來殺身之禍。
確實如此,周博仁所率領的周家軍竟然妄圖收服規模如此龐大、戰鬥力又極其強悍的汪直部隊。
究竟何來的底氣呢?原因很簡單,僅僅依靠著一艘名為“一號艦”的神秘戰艦,再加上他那兩千五百名忠誠勇敢的家丁而已。
周博仁似乎鐵了心要讓汪直明白一個道理:科技才是推動一切進步的首要力量;而所謂的降維打擊,則更是一種無法逾越的絕對優勢。
在自已面前,汪直就是蟲子。
晚上的時候,周博仁竟然收到了張居正的信。
“振南賢弟:
見字如面。
吾近日聽聞汝欲出兵剿滅海上倭寇,心中甚為憂慮。吾深知汝心懷壯志,欲為國除害,然此事需從長計議,切不可魯莽行事。
賢弟可知,胡宗憲胡大人對此已有安排,吾等不宜打亂其部署。胡大人久經沙場,智謀過人,其行事自有其考量。吾等當尊重其決策,與之配合,而非自行其是。
吾雖心繫國家安危,但吾之儒生氣質,亦使吾對大海之上的兇險有所顧慮。大海波濤洶湧,變幻莫測,實非吾等所能輕易駕馭之地。吾不認為大海上值得去冒險,此非怯懦,實乃謹慎之舉也。
汝之英勇與忠誠,吾素所欽佩。然此番行事,還望汝三思而後行。莫要因一時衝動,而誤了大事。吾等當以大局為重,穩妥行事,方為上策。
吾亦知汝自掏腰包養兵,為國做事之心可嘉。但國家之事,關乎萬千百姓之安危,不可僅憑一時之勇。需謀定而後動,方能事半功倍。
望賢弟念及吾之苦心,暫緩出兵之舉。待吾與胡大人商議妥當,再作定奪。
祝賢弟一切順遂,勿負吾望。”
周博仁聽到對方的稱呼後,鼻子裡發出一聲不屑地冷哼,然後將那封信慢慢捲起並收好。
心中暗自思忖:“還賢弟呢!誰稀罕當你的賢弟啊?我們根本就不熟好吧!”
自已歷經千辛萬苦才得以穿越到如今這個時代,好不容易站穩腳跟,並開創出眼前這番大好局面,如果就這樣任由歷史按照原本的軌跡繼續發展下去,那豈不是太可惜了?
想到這裡,周博仁緊緊握起拳頭,決心已定,不把那些可惡的小日子打得屁滾尿流、生活無法自理,絕不善罷甘休。
周博仁連回信都不想回,大不了掛印而去,多大的事。
第二天,周博仁站在一號艦上,看到熙熙攘攘的家丁,隨手拿出一個系統兌換的大喇叭,開始喊話。
“將士們!
今天,我們站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面對著波濤洶湧的大海,即將踏上一場關乎國家安危的征程。我們是大明的兒女,是這片土地的守護者,我們的名字將被後人銘記,我們的故事將被傳唱千古。
倭寇,這些海上的豺狼,他們貪婪、殘忍,他們掠奪我們的財富,破壞我們的家園,傷害我們的親人。今天,我們不僅要為了國家的榮耀,為了人民的安寧,更要為了我們自已的尊嚴,去戰鬥,去驅逐這些侵略者!
我們的使命是艱鉅的,但也是光榮的。我們將要面對的是無情的海浪和狡猾的敵人,但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一心,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我們的船堅炮利,我們的戰士勇猛,我們的意志堅定,我們的目標明確。
記住,每一位將士都是大明的驕傲,每一次戰鬥都是對忠誠和勇氣的考驗。在這場戰鬥中,我們要展現出大明軍人的威武,我們要讓敵人知道,大明的海域不容侵犯!
我要求你們,嚴守軍紀,服從命令,相互支援,共同進退。在戰鬥中,要機智勇敢,要敢於面對困難,敢於戰勝敵人。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不要忘記,你們的身後是大明,是你們的家人,是你們的同胞。
將士們,拿起你們的武器,揚起你們的帆,讓我們向著勝利,向著榮耀,前進!”
\"前進!前進!\"士兵們聲嘶力竭地呼喊著,聲音震耳欲聾,彷彿要衝破雲霄,臉上洋溢著無比的興奮與激動,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這群英勇無畏的戰士們,他們大多數都是來自義烏的礦工和農民。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承載著他們辛勤勞作的汗水;這裡的每一座山巒都見證過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對於這片生養他們的土地,他們懷有一種深深的眷戀之情,可以說是愛得熱烈而深沉。
在戰爭的硝煙瀰漫之際,這些原本平凡的人們挺身而出,放下了手中的鋤頭和鎬頭,拿起了武器,義無反顧地投身到保家衛國的戰鬥之中。他們用自已的血肉之軀,築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守護著這片摯愛的家園。
唐詩雨和蘇氏姐妹聽完周博仁的話,也是激動不已,不知道是被這話講的熱血沸騰,還是為自已有這樣的夫君而感到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