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海縣的各個屠戶和漁民們都被周家軍的人召集到了海邊的碼頭上。眾人站在那裡,目光緊盯著前方的海面,臉上露出驚愕的神情。
\"天哪!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海龍王不成?它竟然如此巨大,簡直比一座山還要龐大!\" 一名漁民顫抖著聲音說道,雙腿不由自主地發軟。他驚恐萬分,生怕激怒了這位神秘的海洋巨獸。
旁邊的另一個漁民則不屑一顧地反駁道:\"你真是沒見過世面,這哪裡是什麼海龍王?分明就是書上所記載的鯤嘛!雖然體型碩大,但也僅僅只是一條普通的大魚罷了。\"
然而,面對眼前這個龐然大物,人們仍然感到束手無策。其中一個屠戶走上前去,拿起自已手中的刀子試圖切割鯨魚的身體,但無論他如何用力,刀刃都無法在鯨魚堅硬的面板上留下任何痕跡。
\"這可怎麼辦才好?我們的刀子根本割不動啊!\" 屠戶無奈地搖了搖頭,將手中的刀放回原處。其他人也紛紛附和,表示對這個難題毫無頭緒。
就在大家陷入困境之際,突然有人提議道:\"或許我們可以嘗試用其他工具來處理這條鯨魚。比如說,利用繩索將其捆綁起來,然後再想辦法把它拖上岸?\"
這個建議得到了一些人的認可,於是他們開始四處尋找合適的繩索和工具。
一時間,碼頭上熱鬧非凡,人們忙碌地商量著各種解決方案。而那條巨大的鯨魚則靜靜地躺在海面上,彷彿在注視著這群人類,不知道他們最終會採取何種方式來對待自已。
“喏,拿我這把試試看,就從被炸爛的那邊開始割吧。”一連連長趙德盛毫不猶豫地將自已隨身攜帶的黑色匕首遞給了那位屠戶。
屠戶小心翼翼地接過匕首,走到被炸得破爛不堪的鯨魚皮旁,深吸一口氣後,用力一揮手中的黑匕首。令人驚訝的是,那看似堅硬無比的鯨魚皮竟被輕鬆地劃開了一道口子!然而當他換用自已原本的刀具時,卻無論如何也無法再割動分毫。
“軍爺,您這把匕首真是太厲害了!求求您把它賣給小人吧,小人的刀子根本對付不了這條大魚啊。”屠戶滿臉愁苦之色,可憐巴巴地望著趙德盛。
這時,周博仁從一旁走了過來,他看著眼前的情景,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趙德盛,立刻去把大家的黑匕首和黑刀都收集起來,先提供給屠戶跟漁民們使用,務必儘快把鯨魚切割處理好。”
趙德盛立正喊道:“遵命!”說罷跑走收集黑匕首和黑刀去。
一個面色黝黑、身材魁梧的漁民走上前來,滿臉憂慮地問道:“周大人,我們捕獲瞭如此巨大的魚類,真擔心會遭到龍王的責罰呀!”
周博仁微微一笑,語氣堅定而溫和地安慰道:“諸位不必擔憂,此魚雖體型碩大,但它絕非傳說中的真龍。僅僅只是一條普通的巨魚罷了,又怎能與神秘莫測的龍王相提並論呢?”
漁民們聽聞此言,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地,紛紛如釋重負般鬆了一口氣。他們沒有文化,人云亦云,只信讀書人、鄉紳或者官員的話,聽到狀元公這麼說,人們原本緊張的神情漸漸舒緩開來,臉上也露出了輕鬆的笑容。
趙德盛動作迅速,沒一會兒便將黑匕首和黑刀收攏齊全,而後快步返回原地,逐一分發給漁民和屠戶們。
眾人接過黑匕首和黑刀,猶如虎添翼,幹起活來越發有勁。轉瞬之間,那具龐大無比的鯨魚屍首已被肢解成無數小塊兒。
這頭鯨魚簡直就是一個龐然大物!它那巨大的身體讓人不禁為之驚歎。而更為驚人的是,它的皮下堆積著厚厚的一層脂肪,多到讓人瞠目結舌。
如果不能夠及時地對這些鯨魚油脂進行處理和熬製,那麼恐怕要不了多長時間,它們就會開始變質、腐爛,並散發出難聞的惡臭味道。
到那時,不僅浪費了這麼珍貴的資源,還可能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嚴重的汙染。所以必須抓緊時間行動起來,儘快將這些鯨魚油脂加工成有用之物才行。
周博仁當機立斷,向二連連長張德光下令:“速速派人蒐羅鐵鍋,務必將這鯨魚油熬製出來!”
與此同時,周博仁站在擁擠的人潮中央,他的聲音如同雷霆一般響亮,震耳欲聾地高喊著:“諸位鄉親父老們!今天只要有誰來幫忙,每個人都可以帶回足足十斤的鯨魚肉啊!”
他的話語還沒有完全落下,周圍立刻爆發出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這些普通百姓們興奮得滿臉通紅,眼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對他們來說,十斤鯨魚肉簡直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要知道,在平常那些平淡無奇的日子裡,就算是趕上盛大的節日慶典,他們也不一定有機會品嚐到這樣珍稀可口的美食。而現在,僅僅只是跟著這位狀元公一起幹活兒,竟然就能夠享受到如此難得的佳餚。
這種突如其來的幸福讓所有人都感到無比激動和滿足,彷彿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了起來。大家紛紛議論著、歡笑著,周博仁覺得臨海的人民真是可愛。
歷史上,人們對於照明手段十分有限。除了依靠太陽和月亮灑下的自然光芒外,幾乎完全依賴於捕鯨這一行業來獲取光源。
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 19 世紀初期,一場轟轟烈烈的變革席捲而來,第一次工業革命爆發。
這次偉大的變革使得蒸汽機得到廣泛應用,推動了科技與工業領域知識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新知識充滿渴望,紛紛投入到學習的浪潮中,室內照明的需求也因此呈現出急劇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鯨油的價格亦隨之上漲,成為稀缺資源。
捕鯨業因其高額利潤而迅速崛起,成為一項備受矚目的謀生之道。每成功捕獲一頭鯨魚,都能為每位船員帶來相當於陸地上工人半年薪資的可觀收入。如此誘人的經濟回報,極大地激發了捕鯨人們的慾望,他們甚至不惜採用任何殘酷手段去追捕這些海洋巨獸。
周博仁心想,獲得好處的漁民們,會不會把明朝沿海的鯨魚給撲殺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