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等著戚將軍手下培養出一些親軍,再談武器吧。否則戰場上,憑著那些兵油子,武器不但發揮不出威力,也會很快被賣掉。”
戚繼光點點頭,目前的戚繼光還沒有訓練浙江兵,也沒有十分靠譜的手下。
“這樣,你先去跟胡大人要一些訓練兵士的名額,一口氣3000人,胡大人有可能不準,但是如果訓練100人呢?說不定胡大人就準了,畢竟100人也不多,可以用這百人做個實驗嘛,驗證你的想法。”
歷史上這次戚繼光雖然上就奏疏,但並沒有引起重視。直到第二年胡宗憲才勉強答應給他3000兵事的名額,讓他自已去招兵。
目前俞大猷只有60個親兵,就可以橫掃倭寇,打的倭寇抱頭鼠竄,戚繼光要是訓練出來100個呢?不敢想象啊,這可是火器化部隊。
戚繼光覺得文官的腦子就是好,先招100個兵練練看,效果好再增加。俞大猷這五十多歲高齡的人都能以60個親兵為中心,打得倭寇跑到山裡面躲著,自已肯定也能行。
打定主意後,戚繼光向周博仁拱了拱手,說道:“下官明日就去探一下胡大人的口風,如果三千人最好,實在不行,拼命也得要100人來。只是我訓練完成後,希望周大人賣我一部分武器。”
“這個好說,你先去忙你的,把人要過來。”
看著戚繼光的背影,周博仁覺得他為了實現海波平的夢想,付出了很多。
戚家原籍山東東牟(就是現在的萊蕪),因避元末戰亂,六世祖戚祥舉家遷徙到濠州定遠昌義鄉。戚祥後追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在攻取雲南的戰鬥中陣亡。朱元璋稱帝后,時追念戚祥開國有功,授予其子戚斌為明威將軍,世襲登州衛指揮僉事。自此,戚家一直在登州任職。
戚繼光的父親戚景通剛毅好學,有軍事才能,先後出任過山東備倭軍事都指揮、大寧(河北保定)都指揮使及神機營副將等職。
戚景通五十六歲時才得一子,故對戚繼光要求相當嚴格。他不僅悉心教導讀書識字、傳授武藝,還常常灌輸一些保國安民、為人處世的道理。
儘管戚家出身將門,但家境十分清苦。戚繼光十歲時父親回籍奉養祖母,更是艱辛。在這種家庭氛圍薰陶下,戚繼光自小就喜歡“弄捭闔,多權奇”,少年時代即已“通文史經義”。戚繼光自幼家貧力學,博通經史。嘉靖二十三年,襲父職任登州衛指揮僉事。
戚繼光於嘉靖二十八年十月考中山東鄉試的武舉。次年九月到京師會試時,恰逢庚戌之變爆發,韃靼軍自古北口直抵北京城下,明廷慌忙籌劃保衛京師。戚繼光於是上疏說出自已的主張,被任命為守衛京師九門的總旗牌官。
嘉靖三十二年六月,戚繼光進官署都指揮僉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營共二十五個衛所,防禦山東沿海的倭寇襲擾。
當時各衛所由於年久失修,殘破不堪,而且軍卒逃亡嚴重,所剩都是些老弱殘兵,紀律鬆弛,缺乏訓練,根本不能打仗。戚繼光決心整飭營伍,整飭衛所,獲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再怎麼整治,衛所該衰敗還是衰敗,這不是戚繼光所能力挽狂瀾的。
即使不吃空餉,戚繼光也改變不了衛所兵都是老弱病殘的事實,他想操練,可是兵士都吃不飽,沒辦法支撐高強度的訓練,戚繼光自已也沒錢,甲冑、刀劍不僅數量不足,還到處生鏽破破爛爛,弓箭因為長期沒有保養而無法使用,軍器監的人上下其手,前任將領也把這些兵器能賣的賣,留下來的都是些破銅爛鐵,這些都不是戚繼光自已能解決的了的,這是朝廷的問題。
因此才有戚繼光今天向自已討要兵器軍械。自已雖然在徐邦瑞的保護下生產,但畢竟不是軍器監的人,名不正言不順,只不過民不舉官不究,沒人想對自已動手而已。
第二日上午,胡宗憲不僅拒絕了3000人的招募,連100人都不允許,導致戚繼光心中十分苦悶。
周博仁看戚繼光如此失落,便說道:“戚將軍,不就一百人嘛,你可以招家丁啊。”
自嘉靖中期尤其是庚戌之變後,家丁甚至取代國家軍隊,成了明朝邊境各級將領作戰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時人稱為“將帥樹奇勳多藉家蓄之兵”。
嘉靖年間,豢養家丁正式成為明軍內的公開秘密,一時私豢之風盛起,軍隊對國家的依附關係大為減弱,明軍也逐漸向著私軍的方向發展。
“我也想,可是沒有銀子。”戚將軍嘆了一口氣,頗為無奈。
嘉靖中後期,遼東一地的家丁月食雙糧5錢,也就是一個月發兩份口糧給五錢銀子,已經達到了普通軍士的2倍。
除原本應得的月糧外,朝廷時常還會給家丁額外的賞賜。嘉靖四十五年,“命歲給京營各家丁冬衣、布花銀,著為例。”
“聽說戚將軍練兵有心得,鴛鴦陣三才陣?”
“倒是有,在下不才,剛想出來沒多久,準備在新招募兵士上訓練使用。”
“既然如此,咱倆做筆交易如何?”
“交易?什麼交易?”戚繼光不解。
“我這裡有文書,可以新建一個衛所,不過這個衛所最多有兩個百戶,也就是200人,朝廷發餉銀。我把這個文書給你,你可以不花錢置辦兩百人。”
戚繼光嚥了口口水,微微顫抖的手出賣了他的內心。
周博仁繼續說:“作為條件,我打算招1500個家丁,你來訓練他們,學習你的軍法,以及鴛鴦陣、三才陣和其他陣法。”
戚繼光很奇怪,看著周博仁問道:“為何周大人要掏錢養這麼多家丁?是為了配合朝廷剿滅倭寇麼?”
周博仁想了想,既不能欺騙戚繼光,又不能騙他,只能取箇中間值。
“元敬,你說解決倭寇最根本的方法是什麼?”
戚繼光想都不想,直接說:“在海上遏制他們,不讓他們登陸。”
“如果更進一步呢?”
“更進一步?”戚繼光困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