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抱!”
李敬安伸著雙手要趙蘭花抱,聲音軟軟糯糯。
趙蘭花的臉笑成了菊花,一把把她抱在腿上,笑眯眯道,
“安安乖,我的好乖乖喲!奶奶問你一件事,你跟奶奶說說好不好?”
李敬安心裡一嗝噔,難道是小弟弟生病的事,真被他們發現了?可是不應該呀!
小弟弟在自己的精神力調養下,沒有出現什麼不好症狀,現在又不能用藥,應該沒事吧!
這樣一想,李敬安放了一點心來,連忙點頭,應聲,
“好啊!”
趙蘭花鬆了一口氣,看了一眼李老頭,得到肯定點頭後,問李敬安:
“安安,你說我們家幹什麼營生好呢?”
李敬安睜著一雙大眼睛,轉著腦袋,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這個問題不應該問小孩子吧!
她心裡有點突突,她無辜又懵懂的看向趙蘭花,裝沒聽懂。
難道他們懷疑自己是穿越的,拿這個來試探自己,不然怎麼突然之間就問自己這個事呢?
不太對勁啊!
家裡大人今天怎麼都奇奇怪怪的!
“安安,你最想要什麼?”
趙蘭花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她又換了個說法。
李敬安有些明白了,這是在問她的意見,不是她想的那些。
她不知該怎麼回答,是該跟他們規劃一番,還是告訴他們怎麼做才好?
可隨後一想,自己不過是一歲的娃,如果表現的太突出,是不是不太對勁?
一下想起來,自己只是一個小娃娃,隨便說點啥不就好了?
何必糾結那麼多。
突然,聽到嘭的一聲,她轉頭一看,正好看見了一頭豬從籬笆牆外飛衝過去。
就聽見有人在大喊,“豬跑啦!”
李敬安高興的指著那頭豬,脆生生喊,“豬,豬,豬……”
李家人也全看向外面,正好看見好幾個村民追著一頭大白豬,四處亂竄,那頭豬還把田裡的莊稼都糟蹋了。
幾個人氣急敗壞的在那裡叫著喊著。
李老頭連忙蹦起來,叫上幾個兒子,幫忙抓豬去了,廳堂裡,就留下了趙蘭花幾個婦人。
趙蘭花看著幾個男人到處追豬的身影,她一拍大腿哈哈笑道,
“好好好,就養豬,我們家就養豬,養他個十幾二十頭。”
趙蘭花想起了空間裡,那割了又長割不盡的雜草,家裡的生畜們特別愛吃。
今年家裡事多,又有神仙洞府的活要幹,就沒有養豬,也就沒有想到這點,看著別人家裡養了那麼多頭豬,她心動了!
養一頭豬,這一年下來能掙不少,家裡又有這麼多勞力,養一頭是養,養兩頭也是養,養十七八頭也是養,只要好好的打理,應該沒多大事。
而且還有神仙洞府裡的豬草做底,那可是神仙洞府裡的草,吃了對誰好的,去年殺的那些雞,那肉那個鮮啊!
到現在,她還記得那味道。
往年都會留點肉做臘肉,去年豬全賣了,沒有做臘肉也沒嚐到鮮。
她記得,後來那收豬的還來問過,想來那個豬肉不會差。
看來生畜吃了神仙洞府裡的草,肉質會變好。
趙蘭花越想越興奮,一拍大腿,高興極了。
第二天,就讓李老頭去縣城裡抓豬。
她讓隨便看著幾頭好的,就帶回來,不用挑什麼健壯不健壯的,只要不是病懨懨的,都給帶回來!
她決定了,讓幾個兒子也去賣豬仔的村子看看,這家買上兩三頭,那家挑個兩三頭,家裡最少要養二十頭豬。
趙蘭花當即就安排起來。
等到李老頭他們把豬抓回來後,
肥頭肥腦的二十幾頭小豬崽,把豬圈擠得滿滿當當,你拱我一下,我推你一下,豬圈差點被擠塌了。
這一看可不好,這可都是錢呀!
趙蘭花看著那些豬,你擠我我擠你,著急的不行。
“老頭子,你趕緊建豬圈。”
李老頭也急,叫上幾個兒子去後山砍竹子,砍木頭,先搭個簡易豬圈出來。
養豬是個大事,看見李家拉回來這麼多頭豬,村裡人立刻過來看熱鬧,對著那幾頭豬指指點點。
“保林娘,你家咋養這麼多頭豬,這得多少糧食喂啊?”
“沒辦法,孩子們都大了,總擠在一起也不好,個個都要讀書,書本費也要不少,我們家這房頂又破了,前幾天下雨漏水,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遭罪喲!”
趙蘭花連番訴苦。
“你家這屋頂是該修修了。”村裡人看李家屋頂,確實破得不行。
“這瓦片便宜,可我家要的不少,就想著乾脆一起來,房子也建個一兩間,這不,就想著多養幾頭豬,
今年多掙點,明年好把房子建起來,孩子也有個住處,總隊睡在一起也不好!”
村裡人看著李家有些破敗的牆壁,還有屋頂破舊的瓦片,確實,這房子有些年頭了。
要不是有人住在裡面,可能過不了兩三年,就塌了,現在看外面,也呈現著一股歲月的滄桑之感。
就有人開玩笑的道,
“李老哥,你們要建房子,怕不是想給大毛找媳婦吧?”
“去去去,你今天中午是不是喝馬尿了,說什麼胡話呢?我家大毛要讀書的,以後是要考到城裡當工人的!”
趙蘭花立刻站出來,打斷了那人的話,還朝那人呸了一聲。
那人訕訕的退後一步,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李敬安就在趙蘭花的懷裡湊熱鬧,東看看西看看。
沒想到李家人真這樣做了,就憑她幾個字,就決定了養豬,這樣的重視,讓她心裡沒由來的沒底。
想起趙蘭花說以後要多割草,記起空間雜草的功效,她立刻決定了,今晚,就讓大家都去空間裡割草,順便做野菜糊糊吃。
很快,李家的豬圈擴大了一倍不止。
二十頭豬就這樣在李家安家落戶。
從這天起,李家的孩子們,除了每天上學,回來就揹著個揹簍,滿村子的打豬草。
家裡的人更是不停歇,大人小孩除了乾地裡的農活,還要去外面找豬草。
像李敬安這麼小的小孩子,也要背個小揹簍,每天從村裡帶一小揹簍的豬草回家來。
在李家人齊心協力,起早貪黑的忙碌下,李家的豬一天比一天長得大。
村裡人羨慕李家人多,看著李家人努力幹活,個個都誇讚不已!
當然也不乏有人說酸話,說李家人太過分,把村裡的豬草都給扒光了,他們家的豬都沒得吃。
因此,還鬧到了村長那裡,被村長訓斥了好久。
“田地裡的野菜,都是公家的,自己想要儘管去割好了,眼紅別人沒用。”
就有人在那裡嘀咕:“這李家,說分家了,其實沒分家,還是在一個鍋裡吃飯,上次鬧分家,怕是想多分點田地!”
“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