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西墜,金烏東昇。
燦爛的朝霞從東方升起,照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上。
這片遠離人煙的野地裡,到處都是坍塌的山峰,枯黃的草木與深不見底的地淵裂隙。
遠處淮河新分出的那條支流,在一塊低地裡積出了一個小湖,之後又漫出,流進了附近的地縫裡。
球形的大陣護罩搖搖欲散,正飄散著密密麻麻的細碎星光。
而大陣的主人劉混康,在星辰殺劍破碎的那一刻,便口吐鮮血,一頭栽落在地上。
當他從身體撞出的大坑中爬起來,滿臉惶恐地遙望了一眼戰場,就趕緊掐訣施咒,一跺腳,化作一道黃光遁入大地。
呼!卻不防有一隻金色的大手印破空而來,深深刺入大地中,把他給擒了出來。
然後,快速飛越數里距離,來到了一處斷崖邊。
還離得老遠,劉混康就看到了陳勝站立在斷崖上的身影,焦急的大喊道。
“佛子啊,我們之前發生了些小誤會,才會鬧成這般局面。
切莫著急殺人啊,一切誤會都是能解釋清楚的,我們有話好好……”
他的一句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深吸一口氣的陳勝,封印進了壺天之肺裡與東海龍王為伴。
“放心吧,本佛子是不會殺你的。
四階修士的命貴,如此殺了,可就太浪費嘍。”
陳勝在心中閃過一念,就把心思全部沉浸在了吸氣裡。
他的這一口氣吸得很漫長,足將方圓一里內的靈氣全吸進肺裡,然後才在佛相的加持下,把那些靈氣轉化成一種金色的光質,緩慢修復起自己胸膛上的一道貫穿劍傷。
[馬陰藏相]:在諸佛之相中代表著旺盛的生命力。
星辰殺劍斬出的劍傷看著很嚴重,但陰神畢竟沒有要害,之前王文卿陰神殘缺三成都能戰力不減,陳勝身上的這點傷實在不算什麼。
他直到將陰神上的傷痕完全修復,才低頭看向躺在山崖下的王文卿。
在定海神針的攻擊下,這個四階道士的陰神已經完全破碎,施加在身上的[大小如意]也已消散,恢復成了尋常人的模樣。
陳勝之前瞧得很清楚,在陰神破碎的最後關頭,王文卿陰神中有幾縷殘缺的魂魄遁回到了肉體裡。
如今,他只是因為破碎的魂魄沒能粘合在一起,才陷入了昏迷。
如果用治癒類的道術及時施救的話,還是能把人救回來的。
但是,為什麼要救他呢?陰神破碎的王文卿已經廢了,想要重新修回四階之境,至少要再次消耗三道罡氣與幾十年光陰,這便使得這個四階修士的價值急劇下降。
陳勝顯然沒有做長期投資的打算,在思索一會兒後,便勾動手指,把王文卿的一縷縷魂魄抽了出來。
在手中糅成一團淡紫色氣團,用許久未曾登場的萬道森羅功,複製起魂魄中的記憶。“就算陰神被打碎了,但四階修士的修行記憶,也總是有些價值的嘛。”
也許是魂魄破碎的緣故,陳勝這次窺視到的記憶是極為混亂的。
就像一卷完整的膠片被剪斷,之後又胡亂拼湊在一起,一道由破碎場景和人物組合成的混亂記憶潮流,就向著陳勝撲面而來。
渡過雷劫時的修行體驗,幼年時與夥伴玩耍的美好回憶,在朝堂上與群臣的明爭暗鬥,偶然知曉的宮廷隱秘,與皇帝相處的日常,青年時那場遇仙的機緣……全部化作一幕幕零碎的畫面呈現在陳勝眼前,有價值的被收錄,無用的則被摒棄。
這個過程,直到陳勝看到了一副畫面,才主動停了下來。
那是一個端坐在金色龍椅上的身影:龍頭人身,鹿角白鬃,全身長滿了白色的龍鱗,手呈銳利的爪形,身後拖著長長的龍尾,豎立的瞳孔威嚴而靈動。
龍人的模樣和東海龍王有些相似,但又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一個是赤裸裸的野性,貪婪而霸道;一個則雍容華貴,氣質儒雅而威嚴。
“等等,這是皇帝的樣子?”
王文卿的記憶中,這是一場與皇帝的隱秘對談場景。
當朝皇帝趙佶在某一次下朝之後,直接詢問他,煉製的長生丹是否是個騙局?
當時一國龍氣壓下,王文卿在惶恐中只能承認,長生丹乃是遠古流傳下來的丹方,因為沒人煉成過,因此難以分辨真假。
但趙佶卻大度地饒恕了他的欺君之罪,並表示仍會讓道門大昌,還會支援道士們煉製罡煞。
之後,趙佶又顯露出如今這副模樣告訴王文卿,以後收集罡煞的目的將不再是煉製長生丹,而是要為他點化肉身中的穴竅之神服務。
無論是道門的一百零八份天罡地煞,還是佛門的九十九份佛罡佛煞,皇帝一份都不會與人分享。
而是要全部獨吞,在肉體中打造道門天庭和佛門靈山,圖謀晉升五階。
從那之後,道門便開始在朝廷的支援下大張旗鼓收集天下典籍,編撰萬壽道藏,由王文卿整理前人的修行經驗和理念,協助皇帝推演構建天庭、靈山穴竅之神,不斷完善這門有可能晉升五階的武功。
後來朝廷大興花石綱,收集全天下的奇花異草和靈山異石,也是為了打造用於輔助晉升的吉地。
而趙佶為了讓道士們能夠盡心盡力的為自己服務,還撒了一個罡煞孕育成熟後,會按功勞賜下煞氣的謊言。
趙佶龍妖的模樣,以及後來的種種行為,都讓王文卿心中不甚惶恐。
他始終擔憂成皇帝有一天會卸磨殺驢,但自己心靈中已被種下了禁制,一旦透露趙佶的秘密或者逃跑,就會觸發禁制……
在記憶中看到這裡,陳勝心中猛然一驚。
王文卿的心靈中有禁制?
意識到這一點後,陳勝就看到面前記憶畫面中龍頭人身的趙佶眨眨龍眼,環顧周圍一圈,若有所思的轉過龍首向陳勝看來,開口笑道。
“是你殺了我的愛臣嗎?”
好傢伙,在禁制觸發後,直接透過一段記憶降臨在別人意識中,趙佶真是好本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