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這就是修仙!
修仙從雜役開始txt電子書下載 炎陵黃桃好吃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周尋雙手掐訣,往自己身上一點,整個人變得虛幻了起來,
而後身形一閃,落於高空之上,
接著散開神識一掃,他便看清了來人的面貌!
只見一個白髮蒼蒼,體態佝僂的老嫗,正沿著山腳的小路緩緩步行而來,她的手上,還提著一個籃子。
“是她!”
此人正是石景峰的妻子,石婉榮的母親高月。
當年石婉蓉聽從周尋的召喚,離開了清月坊,高月因為石景峰陵墓在此,不願離開。
眾人苦勸不得,只好作罷,周尋於是安排宋家代為照料。
作為這裡的地頭蛇,有他們的照看,高月在這裡過得也算不錯。
而後石婉蓉與周勁松結為道侶時,曾經來過一次白雲仙城,不過很快又返回了清月坊,沒有再離開過,一直到現在。
此時的她,也是一百一十多歲的人了。
“石兄,你有一個好妻子!”周尋心中默唸,而後身形一閃,離開了這裡。
高月居住在清月坊,為的就是要離自己道侶石景峰的墓近一些。
石婉蓉曾經無數次勸說自己母親跟她去忘川仙城,高月總是婉拒,
“我走了,你父親一個人留在清月坊該孤單了!”
自從石景峰隕落數十年以來,高月每旬都要來到這西山石景峰的墓前,
替他墓地除草,與他講話,唸叨唸叨自己子孫後代高月佝僂著身軀,緩緩爬到了山腰石景峰的墓前,忽然,她目光一凝!看著墓碑前面擺著的祭品,還有尚未消散完全的酒味,高月微微一怔,“有人來過!”
這麼多年來,從未有人看過他夫君,如今怎麼,
忽然,她感應到溼漉地面上殘留著淡淡精純靈氣,腦海中靈光一閃,想起了一個人!
“是周兄弟嗎?”高月自言自語,
周尋匿於高空,並未現身,靜靜的看了幾眼,身形一閃離開了這裡。
他來到了居住的那座洞府,還是當年那一座,距離周尋洞府僅有數里。
當年宋家為了酬謝石景峰的犧牲,將洞府贈予了高月一家。
來到洞府前,此時的洞府禁制全開,不過對於三階陣法技藝的周尋來說,
能夠不驚動主人的情況下,輕鬆踏入!
手一揮,洞府禁制自動開啟,周尋緩緩踏了進去,來到會客廳坐下,看著這熟悉的場景,周尋嘆了一口氣。
手往腰間一拍,取出一枚養壽丹而後離開。
這養壽丹乃是他閒暇時練手所煉製,
雖然是練手之作,但其原材料依然高達三階,此丹最大的作用,如同壽元丹一般,提高壽元,
但不像壽元丹那般,服用時有著嚴格的修為限制,此丹足足能無視修為,提高服用者三十年壽元,
可惜宋之書大限將至,養壽丹對他也已經無用了!將丹瓶放在石桌之上,又寫下丹藥功效,周尋便離開了此處。
回到家的高月,看著桌上的丹瓶,又看了看一旁的介紹,“養壽丹,可增壽三十載.”
高月不由愣住了,“夫君,你交了一個好兄弟”
“要是.要是當年伱沒有.的話,如今應當也築基了吧!”
高月不禁暢想。
或許已經成為了周尋的左膀右臂她此時已經確定,真的是周尋回來了!
接下來的日子,周尋幻化身形,將以前在清月坊去過的地方重新走了一遍。
包括當年得到玄甲犰狳的那個深潭山洞!曾經的丹海閣依舊存在,甚至變得更急繁榮,已經是清月坊最大丹藥鋪子,它如今負責人也不是別人,正是周勁松的一位記名弟子,他當年還在清月坊時,曾經收下不少弟子,
大部分後面都去了忘川仙城,也有幾位留在了清月坊。
看著這座熟悉的小樓,周尋並不想打擾他們,於是隱匿身形,抬腳踏入!“這位客官,您要點什麼?”
耳邊響起了道道熟悉的招呼聲,只見一個個身穿丹海閣服飾小廝穿梭其間,熱情的招呼,“我們忘川老祖當年就是在這裡煉丹、修煉的”
還有的給客人介紹丹海閣昔日的輝煌,
周尋淡淡一笑,身形一閃,整個人從牆壁穿過,
來到了他昔日的煉丹室,風格擺設依舊,不過如今已全部封存,僅有貴客來時可來瞻仰一二。
周尋撫摸著曾經用過的傢俱,手往腰間一拍,取出一枚玉簡,放在了桌上,而後悄然離開,裡面記載了一套二階上品煉丹傳承!回到洞府,周尋沒有修煉,時而與宋怡清品茶,
時而來到宋之書小院陪他說話,就這般,一個月的時間悄然而過。
這一日,周尋正在洞府與宋怡清閒談,
忽然冥冥中產生一種感應,不由看向了宋之書的院子。
“宋兄!”
周尋眸中閃過一絲波動,雙手掐訣,帶著宋怡清一起,幾個呼吸間落入了宋之書的房中。
此時的宋之書,氣息極為微弱,在看到周尋的面容時,忽然容光煥發,宛若新生,只見他看著周尋,微微一笑,看著這一幕,周尋只覺似乎當年的儒雅中年回來了,
“我輩修士與天爭命,宋某資質低微,終究敗矣!”
此話一出,語氣絲毫不見遺憾,只見他露出釋懷的笑容,看向周尋:
“周兄弟,這仙道之上的風景,便由你代老夫,去看一看吧!”
語罷,整個人氣息全無,溘然長逝!面容安詳,笑容依舊!看著壽盡坐化的宋之書,周尋心中頗有感觸,可以預料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故人老友,都將淹沒在時間的長河,時移世變,滄海桑田!唯有少數的一兩人,能夠跟上他的腳步,甚至是一人皆無,最後成為孤家寡人!“修仙,這就是修仙!”
隨後幾日,宋家為宋之書舉辦喜喪!一般而言,修仙者能夠壽終正寢者,十不存一,
宋之書更以以練氣修為活了一百三十五歲,放在凡人之中,堪稱祥瑞。
宋之德與宋之武兩個同輩兄弟比較傷感,整個宋家氛圍沒有多少悲傷。
他的屍身,按照宋之書的遺願,最後化為灰燼,撒於清月湖。
生於斯,長於斯,葬於斯!喪事結束,周尋便帶著宋怡清離開了這座生活了將近十年的地方,乘坐赤火鸞,前往他親手打造的道場——忘川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