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戰告捷,劉康和他的兩個夥伴都非常開心。在附近的民房租了一個房子,留著給劉平和張立住宿還可以當倉庫。
劉康沒有時間回家。讓他們回去的時候,到六里莊跟父母說一下,免得他們掛念。
他今天晚上又要坐車去漢正街,就抓緊時間去農業銀行辦了一個存摺,把賬戶告訴他們兩個。
劉康說:“我爭取打個六包貨回來,然後我去南方一趟,考察一下市場,六包貨可以夠你們賣幾天的,每天的貨款都要放在賬戶裡,我們的本錢不多,一定要週轉快。”
“以後這邊家裡就靠你們兩個啊,如果麗麗來了,也讓她幫幫忙,太遠不方便的話,就不讓她再過來了。”
劉平和張立說:“好的,你放心。”
承包潁城到漢正街的客車,老闆叫老貓。瘦瘦的臉上還有一塊胎記。劉康買了兩包煙,和那些師傅套套近乎,和他們說好,就是這趟去可能不回來,讓他們幫忙給帶回來六包貨,那師傅說沒關係,經常有人帶貨。
第二天早上到漢正街,劉康更加輕車熟路了,本來計劃六包貨,結果沒留住,手一下進了八包貨,劉康把這些貨編號,寫了一封信,放在包裡,讓他們兩個每天只能拆兩包,多了也不賣。這樣的飢餓營銷可以避免剩貨。
又從商店買了兩包好煙,讓三個扁擔拉著車,送到了集家嘴客運站,和那些師傅講好,以後把兩包煙放在駕駛位。老貓還說;“你怎麼那麼客氣啊?”
劉康憨厚的笑著說:“以後經常坐你的車,請你多幫忙,我要等幾天再回去,到時候如果那邊有什麼信給我,我來找你要。”
老貓說:“沒問題,你放心吧!”
劉康到武昌火車站坐到夜裡11點的火車,第二天早上六點就到花城了。
還是那個熟悉的火車站,還是那個熟悉的炎熱,還是那個熟悉的城市。
想想自己前世在這裡的結局,劉康感慨萬分。
再一次來花城,肯定要多呆幾天,看看這邊還有什麼可以做的生意,這裡就是改革開放的的視窗。所有流行的產品都是從這裡開始。
坐上211公交車,到了沙河市場,有利商場的南樓北樓都跑了一遍,這邊的T恤衫價格比漢正街要便宜。
手裡沒有多少錢,也就沒有急於去進貨。晚上去另一個批發市場十三行考察一下,多對比才能不吃虧。
找了一個小旅館,住了一晚。十三行的批發市場,很有歷史,可以延伸到清朝。批發的服裝質量非常好,方圓幾公里的市場。劉康跑了兩天,把整個行情摸透了。然後找到農行查了一下,存摺上有三萬塊錢了,估計這兩天應該還會有三萬到帳。
劉康開始有目標的,收尾貨。這邊的尾貨三塊錢就收了,但是單一的款式的存量比較多。花了兩天時間,一共進了二十包。這時候的物流不是太發達,託運到老家應該在一個星期左右左右。
劉康擔心店裡沒有貨賣,趕緊連夜坐火車,又回到漢正街,裝了兩包貨,放在客車上帶回了潁城。
劉康又連夜做火車到花城,考察市場。
石牌村附近有幾個大的電子批發市場,劉康知道錄音機的市場即將升起,所以就和這些批發戶好好聊聊,這些機都是拼裝的,盜版的磁帶挺多,價格倒是不貴,這也是一個市場的亮點。
劉康突然想起了,這個時候深圳的華強北市場應該非常熱鬧,價格應該比這邊便宜。但是劉康沒有邊防證,所以去不了,決定回潁城,準備充足下次再去華強北市場。
做好決定以後,劉康就在石牌橋打包了三個組合音箱,買了一個小拉車,準備帶回去。
順利的回到潁城,從火車站坐一路公交車,到了店裡。一看他們都在閒著,帶回來的貨基本上就沒有了。
劉康就問:“廣州的貨到了沒有?”
劉平說:“還沒有,估計還要等兩天。”
“那就不著急,今天先收吧,中午了也沒什麼人了,回去到租房咱們好好商量一下。”劉康說。
張立拿著一個本子說:“錢我全部給你存上去了,這個是每天的賬目,你看一下。”
劉康接過來,簡單看了一下,和他們說:“我這一次從南方打了20包貨,夠我們賣一段時間的,然後這個夏天基本上就沒太長時間了,除了這次的貨,頂多再賣個20包。以後進貨就會少一點。我發現了一個新的機會,就是我帶回來的這個組合音箱,想等這批貨賣完以後,我們手裡,就差不多有個二十萬那樣。從三里灣,租一個店面,專門賣這個音響,我估計這個會流行起來。”
劉康說的就把包裝拆了,組裝放好,拿了一個磁帶放在盒子裡,鄧麗君的甜蜜蜜聲音就從音響裡面出來了....
劉平和張立,看著都說好,感覺這個組合音響還是挺不錯的,很大氣。劉康說:“這個產品可能流行個3到5年,是沒問題的,多了就不行了,市場是會被淘汰的。”
“另外我們必須要分下工,我還是要去進貨,你們負責賣,等我們這20包貨賣完以後,賣貨的錢我們就夠做這個生意了。你們兩個誰去三里灣市場?”
劉平說:“我去吧,但是這裡一個人也不行,忙不過來。”
“這個我考慮一下怎麼弄,下午我們一起去租一個門面,然後裝修好也要幾天。另外我們要在店裡安裝一個電話,這樣有事很容易溝通。還有一個月,我們就上學了,所以這一個月時間我們很緊,等這個20包貨到了以後,咱們三個抓緊時間去賣。”
劉平拿著本子記錄著說:“我們把事情捋一捋啊!第一,三里灣租房子,等一下就要去,爭取這兩天租好。然後找人裝修,申請電話,把這三個樣品擺進去,人手不夠需要先招一個營業員。”
劉康思索道:“你們兩個看這樣安排行不行,就是早上五六點鐘,你們都在這邊一直幹到九點鐘的時候,劉平先去到那邊開門,然後這邊生意到12點關門,下午都在那邊。等生意好了,我再招人。對了麗麗這兩天來了沒有?”
“來了一個上午,中午飯都沒有在這裡吃,就急忙回去了。”張立說。
劉康繼續說:“好的,我知道了,另外一個是這個服裝生意還是可以的,秋天的服裝我想主要做牛仔褲,如果那邊音響生意起來後,就把這個周圍的店面看一看,有沒有整店的出租個我們盤一個下來。這樣我們等於有兩個店鋪,一個專門做服裝,一個專門做家電這一類的。”
“我今天下午去申請邊防證,估計要六七天才能下來,邊防證下來以後,我估計我們的貨已經賣了一部分了,我就可以拿著有分的錢先去進貨。”
“另外那個店裡的電話,每天都要有人接啊,這樣我們容易溝通,不管是服裝還是電器,我們能夠掌握這邊的庫存,然後那邊的新的款式,我們可以讓他們批發的老闆通知我,然後樣品寄過來。這樣我們開學了就不用,天天去進貨了。給這些老闆打電話就行了,我們有穩定的渠道,以後就好辦了。”
“然後初三畢業,你們兩個如果不想繼續上高中或者中專,那你們兩個就分別負責一個店,你們也看到了這一個月,我們基本上賺了將近十萬元,以後正常的貨,可能沒有那麼厚的利潤,但是也是很可觀的,一年下來,服裝店的利潤在50萬左右。音響店利潤空間應該不低於這個數,甚至有可能是這個數的幾倍。”
“所以兄弟們加油,我們之間的友情不希望變質,因為每一個人都會成為十萬元戶,甚至過幾年可能百萬元戶,這就是團隊的力量,不希望因為錢而變質。”
劉平和張立激動的說:“我們什麼都不會,這個生意又是你投資的,而且這麼賺錢,我們不會沒有良心。這個你放心,我們兄弟一輩子長著呢。”
“但是先說好,等音響店起來,以後我們要請個專業的會計,她專門記賬。你們兩個也要分別記賬,要和他每天都要對一次,每個月我們都要檢查一遍,庫存多少,賣了多少,零售多少,批發多少,這個都要有數字、數量的,不是不放心,哪一個人,而是制度,大於人情!這個你們能理解吧?”
張立說:“可以,沒問題。”
劉平說:“這是應該的。”
劉康解釋道:“因為做大就必須要形成一個標準化的制度,包括營業員怎麼管理?工資怎麼提成?這些都要在這幾天我們一起想起來,一起去琢磨,哪怕在實施當中有錯誤的地方,那我們商量統一的給改掉,不斷的去最佳化這個制度,這樣我們就會長盛不衰。”
他們三個人到了三里灣市場,好的、大的門面幾乎被別人租走了,只有一個不太顯眼的地方,價格也不是特別貴,一年一萬兩千元,一個月加上開支一千多塊錢,三人商量一下決定租。
劉康和那房東簽了五年的合同,預付了他一年的錢,再找兩張A4紙,把燈箱門頭寫好,畫好,再把裡邊的店面的櫃檯展示櫃要求寫好.....一直忙到很晚才回到出租屋。
第二天早上,劉康去電信局申請裝電話,又花了6000多塊錢,看著存摺上剩不了多少錢了,劉康心裡在盤算著貨,應該明天到了,這樣就好過了。
中午劉康又去了公安局的辦證廳,找到便邊防證的人,在材料裡邊放了200塊錢,讓她給幫忙給加急,那個人說你過三天過來吧!有錢好辦事。
劉康找到一個裝修的師傅,把要求給他們說了一下,總共包工包料大概需要一萬塊錢。
劉康付給了包裝頭5000塊錢預付款,其他的做完以後再給。劉康算了一下時間,回來的路上,耽誤了將近兩天找房子裝修,辦證又耽擱了兩天,差不多,明天或者後天貨就到了。
劉康,看看天色還早,就和張立、劉平交代了一下,然後回到家裡和父母講在一段時間的收穫和未來的打算。父母都很理解,也鼓勵他要認真幹,但是不能耽誤學習。
【作者題外話】:大家好呀,如果覺得書寫的不錯的話可以收藏哦,如果能給點銀票的話就更給力了~謝謝大家的觀看,有想說的話都可以在下方給我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