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軍與曹軍第一回合交鋒,趙雲一無所獲,太史慈卻將曹軍與他對位的一名都伯刺於馬下。

圈馬迴轉,兩軍再次相向衝鋒。

戰馬嘶鳴,殺聲震天。

悶哼聲、慘叫聲再次響起。

這次兩軍相撞不如第一次激烈,戰馬和騎士都下意識地避讓對方馬頭,交錯而過,直接撞在一起的遠比第一次少。

趙雲仍舊對上曹仁,矛出如電,刺中曹仁腰間,若非曹仁百忙中勉強扭腰,這一矛必貫體而過,即便這樣,也在他腰間開了一道長長的血槽,血流如注。

曹仁伏鞍疾馳,掛矛扯衣裹傷,再次抓起鐵矛,撥轉馬頭,與趙雲遙遙相對。

第二次交鋒,趙雲軍傷亡四十餘騎,曹仁軍則傷亡六七十騎。

太史慈也刺傷牛金。

曹純急對曹仁道:“兄長,如此我軍消耗太快,不如與之遊鬥。我軍主力正圍殺其主力步卒,待滅其步卒,四面合圍,限制其活動空間,必可擒之。硬拼實無益處!”

曹仁瞋目道:“汝言大謬!若不拼命,敵騎可恃其騎**熟,輕鬆將我軍一一射殺!亦可衝擊我軍步陣。雖欲合圍之,豈可得耶?”

正要挺矛再次衝鋒,中軍傳來鳴金之聲,卻是曹操見曹仁損失慘重,召其速回本陣。

曹仁叫道:“臨機決斷,權在於我。主公未臨陣前,不知形勢。此令吾等不可奉。

諸君,若此時撤退,必遭趙雲從背後射殺,回陣亦難得。

不如攻其必救,斬其將旗,而後從另一側撤退!”

牛金等將覺得曹仁所言甚是,皆道:“唯校尉之命是從!”

曹仁這次學精了,採取田忌賽馬之計,在衝鋒途中與麾下一名都伯交換了位置,以該都伯對陣趙雲,自己卻對著趙雲軍中一名百人將衝了過去。

此將名喚趙進,乃是趙雲族人,騎射皆精,見曹仁惡狠狠殺來,怡然不懼,舉矛相迎。

二馬錯鐙,曹仁揮矛急刺趙進心窩。

趙進不閃不避,也刺向曹仁要害。

曹仁被他以命換命的打法嚇了一跳,忙揮矛橫掃。

兩矛相撞,喀嚓一聲,趙進長矛折斷。

趙進反應極快,將握在手裡的半截矛擲向曹仁面門,曹仁揮左手盾將斷矛磕飛。

趙進已去的遠了。

背向賓士中,曹仁左右觀望己方軍隊,心中氣得幾乎吐血。

田忌賽馬之計,自己這上駟未能幹掉敵人之中駟,己方中駟曹純、牛金等只傷了敵人一名屯將和一名都伯,而對方之上駟趙雲和太史慈共擊殺四名都伯。

如此一來,自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吃了大虧。

全軍十二名都伯,如今已戰死一半多。

都伯為五十人將,皆是勇武敢戰之輩,損失如此慘重,大大影響士氣。

曹仁忍著怒火,戰馬不停,大喝道:“隨我來!”

繼續向前賓士,斜斜向趙雲中軍大旗所在奔去。

兩方騎兵對戰,馬速在交錯時提到最快,各朝對方做一次攻擊,然後相背馳開,馬速漸漸下降,撥轉馬頭後雙方距離約莫一百多丈遠。

此次背馳,曹仁軍非但不減速,還在加速,直奔魯肅。

趙雲等發現時,曹仁已經去遠。

趙雲喝道:“曹賊敢爾!”疾馳追去。

魯肅見曹仁向這邊撲來,喝道:“舉矛!”

第一排豎盾牌蹲下,第二排持盾牌站立,上下兩牌鐵皮盾組成一道盾牆,縫隙中是如林長矛,矛身倚放在前排盾兵肩膀上,矛尖斜斜上指,閃爍寒光。

曹仁只得命急降馬速,命令開弓射箭。

一陣稀稀拉拉的箭雨飛過,其中一支射向魯肅胸膛。

魯肅大喝一聲,揮劍將箭矢斬為兩段。

曹仁軍在魯肅陣前二十幾步完全停住戰馬,再次引弓。

這次靜止射箭,威力就強多了,三四百支箭矢變成一片箭雨。

魯肅喝道:“起身!衝鋒!”督率步卒起身,挺矛向曹仁進擊。

騎兵停下腳步,看起來嚇人,其實論戰鬥力不一定比得過長矛步卒。

曹仁軍已沒有時間再次射箭,呼嘯一聲,打馬離去,最後面的幾騎被魯肅軍追上,刺落馬下。

曹仁本欲圈馬拉開距離,再射一輪,瞥見趙雲騎兵已疾馳追來,只得斜斜向曹軍大陣馳去。

趙雲知主公劉備極為看重魯肅,且有軍旗在其中,損失不得,提足馬速來追。

他騎術最精,跑在最前,太史慈、趙進、嚴朗三人落後一個馬身,之後十幾步遠又是十餘騎,再然後近百步遠是大部隊。

趙雲追及曹仁軍最後一名騎士時,他們四人與己方騎兵已拉開近兩百步。

曹仁在曹軍最前,回頭瞥見趙雲與麾下騎兵脫節,大呼道:“趙賊單身來追,諸君且隨吾圍殺之!”

與左右跑在最前的十幾騎降速,兜轉馬頭,向趙雲撲來。

曹仁也是自幼騎馬習射,騎術雖然略遜色於冀州人趙雲,但不弱於青州人太史慈,跟隨他馳回的牛金等人也都有出眾騎術。

他面對趙雲被動挨打的原因主要是麾下大部分騎兵騎術太差。

曹仁大呼道:“趙雲!今日就是爾斃命之期!”

他聚十幾騎,趙雲此時卻只一騎,就算趙雲再勇武,能抵擋住十幾匹戰馬撞擊、十幾支長矛攢刺麼?!

麾下騎士一齊喊殺,雖只十七騎,卻氣勢如山,狂撲而來。

趙雲卻不慌亂,慌亂的下場就是死!

他望著曹仁來勢,眼中殺機閃動,深深吸了一口氣。

吸口氣能有多少功夫?

能有多大聲音?

但包括前方曹仁、身後太史慈在內二十騎彷彿都聽到長長的呼吸聲,似乎趙雲處變成了一團漩渦,空氣全部往他身上聚攏。

風聲獵獵!

在趙雲眼中,天地已變,曹仁來勢也慢了下來。

他躍馬,出矛!

矛影如電!

矛聲如雷!

矛落如雨!

曹仁眼前發白發亮,無數道光影閃爍,陸離變幻,如暴雨梨花,寒風雪落,讓他通體發寒。

曹仁咬牙保持清醒,怒吼揮矛,左腿用力磕擊馬腹,欲避讓其鋒。

噹噹噹!

雙矛相交數記。

曹仁心中一喜,擋住了!

然後咽喉、心窩等數處一陣刺疼。

不是那種撕裂的劇痛,而是通透、清涼的疼,有種自由、解脫、放鬆的感覺,耳邊隱約傳來曹純的嘶吼聲。

子和的聲音為何聽來如此悲憤?

曹仁陷入了無垠的黑暗中。

初平三年(公元一九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趙雲殺曹仁於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