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剛到竟有了一些涼意,清默拖著行李箱回到學校。

“清默這裡!”

轉頭是少女天真無邪的笑容。

你知道嗎?在古時,民間往往將立秋後第五個戊日定為“秋社日”,慶祝一年一度的豐收節。而今天,恰好是2022年的秋社日。

古語曾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季流轉,不覺又是一秋。

此時的秋色彷彿洪波湧起,走在路邊,走在田野,不知何時,它們竟染上了醉人的金黃,醞釀出最紛繁的色彩、最甜美的果實,向我們盈盈揮手。

秋滿大地,也把積攢了整個春夏的所有情意,全都化作一份深情的手信,統統交到我們的手中。

不禁會想,何為秋收?或許那不僅是萬物自然的收成,也是我們自己在這個秋天,獲得的點滴美好、種種饋贈。夏秋之交,最美的一句詩莫過於,“雲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可是對於嶺南人來說,秋的腳步遲遲,這暑熱褪去得實在是太慢了。

直到白露過後,前幾夜,忽然來了一陣淅瀝瀝的雨,夾帶著涼風,把熱氣一卷而盡。

清早起來,地面上依然繾綣著溼漉漉的水氣,樹葉也明淨了,空氣也溫潤了,彷彿被一隻溫柔的手拂過寸寸肌膚,然後明晃晃地擁進懷裡,渾身清爽、通透。

立在風中深呼吸一口:這才是秋天真正的涼意啊!萬物有意,我心亦有知。收到清涼的那一刻,感受到一份久違的美妙、舒服,心中會想,這會不會正是秋天對我們的深情呢?

它拈來一縷風,是希望在炎熱後,我們能收到的是心中的微涼吧。

就像木心曾寫,“一夜透雨,寒涼沁胸,我秋天了。”

雖然那種很深很徹底的秋意,在嶺南怕是很難體驗得到。但是也無妨,我們只要淺淺一點涼,就是心上最滿足的快樂。

這種秋涼,或許同樣給劉禹錫帶去過很多的暢快,所以他才會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如果你那裡,此刻也有一陣風來,一場雨過,那就請你不要悲愁,好好收下這一縷秋涼,享受長夏過後,人生最初的清爽、最輕盈的快樂吧。

時至仲秋,月華如霜。秋躡手躡腳,悄悄來到窗前,灑下一片如水的月色,有閒情的人,抬頭見月,會心一笑,便是收到那份溫柔了。

有一年秋天,也是在這樣的時節,蘇軾正準備解衣睡覺,忽然看到月光從門戶照進來,格外美麗動人。他便想,如此好的秋月,無人共賞,豈不是可惜了?

於是便欣然起身,沐浴著一身月色,來到了黃州城南的承天寺。

巧得很,他的好友張懷民也沒有入睡,彷彿心有靈犀般,也在月光下等候著他的到來。兩人便決定一起在庭院裡慢慢散步,好好欣賞這番秋月勝景。

那時應該也是一場秋雨剛過,庭院中還殘留著積水,卻剛剛好被月光映照得非常清澈、空明。

時有微風吹過寺中竹枝、松柏,倒映在水面上,彷彿藻荇交橫,甚是靈動可愛。於是蘇軾便感慨道,“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其實哪裡看不到月亮,誰又沒見過竹柏呢?但是像我們兩個這麼有閒情逸致的人,才是最少見的啊。

那時候的蘇軾,被貶黃州已經4年了,日子過得雖然苦悶,可是看到這一輪秋月時,依然生起了一份難得的閒情。

而恰是這樣超脫於俗世物外的心境,讓他的人生,無論何時,都能夠得到莫大的慰藉。

千百年過去了,秋月又來到了我們的窗前,那就請你記得好好收下它呀,世事倘若只是一場大夢,不如盡享人生幾度秋閒。

仲秋時節,日子不是淡而無味的。只要走在路上,不經意就會聞到,有一種熟悉的香氣,細細密密地透過來。

轉身往樹叢邊一尋,可不是嗎?秋又拈來了一縷桂花香,讓人寬心。那種感覺就像,有人對你的好,不是一下子能感受到的。所以秋的深情,便是化作淡淡花香,時常縈繞身邊,陪伴左右。

於是,有人喜歡將桂花折下一支,收入床帳中,“綠玉枝頭一粟黃,碧紗帳裡夢魂香。”

那清甜的香味,入得夢來,緩緩流淌,睡眠再不好的人,彷彿也可以被沉沉滋養,一整夜都睡得格外安穩、酣甜。有人怕桂花開過之後,此香再也無處尋,便費了心思,將它窨製成薰香。

簡單者,或如南宋林洪那樣,將採下的桂花稍微蒸一下,再曬乾,便可以儲存起來。等到讀書、飲酒時,拿出古鼎一焚燃,便有極其清雅的意蘊。

更講究者,還會製作“木樨沉”的薰香:將新鮮桂花配以上好的沉香,一起密封起來,再放入蒸鍋中,小火緩緩蒸煮。

宋人朱敦儒就很喜歡在下過小雨的秋夜,燻上一爐這樣的香,“新窨木樨沈,香遲斗帳深。”

雖然是剛做好的薰香,卻沒有什麼燥氣,香氣緩緩襲來,更深漏靜時,再寂寞的秋夜,有了這份陪伴,便可獨向一隅心安。

半冷半暖的秋天,希望你也能收好那麼一抹慰藉的香氣,讓它熨帖在你身邊,迎浮生千重變,不懼人間是劫是緣。一入深秋,才猛然察覺到,秋天不是一下子長成的,秋天是萬物慢慢醞釀而成的。

橙黃橘綠時,這秋色山河,已然釀成了詩裡寫的,“秋是一冊成熟的詩選,翻動時滿是瓜香和果香。”

不論走過鄉間的果園,還是城中的水果攤位,都有許多美好的秋味在滾向我們的舌尖:清新滋潤的梨子,圓滾滾的柚子,微酸甜美的石榴,酸爽多汁的柑橘……

記得有一年家人去超市,看到有早熟的橘子,便興沖沖地買回來。我見了也很歡喜,拈起一顆拿在手中,沉甸甸地,用力一剝,清香的氣息便瞬間飄滿整屋。

等到掰開一瓣入口,汁水一咬開,“噗噠”,卻是酸得牙齒都要軟掉了。忍著酸意慢慢吃到最後,才見一絲回甘的甜意,讓人又怕又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