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發現了問題所在,那麼自然便需要解決問題,可這法門已經是楊磊壓箱底的存貨了,若是其他雜七雜八的偏門之法,還比不上自家的法門,如此修行不通楊磊知道三祖遲早會找上自個,因而楊磊也是個愁啊。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當真讓楊磊找到了解決辦法——修道不行,咱煉體!

人族乃是先天道體,理論上是天地間最適合修行的體質,雖然不知為何修行自家的法門遇上門檻,但想來與先天道體的問題不大,應當是自家法門出的問題。

巫族身影也似先天道體,不過巫族卻無元神,因而巫族只能走肉身成聖的法子,也就是那‘煉體’的一種高雅稱呼,而人族是有元神的生靈,有元神的生靈理論上自然是修行道祖所傳的玄門妙法為佳,因為這是一條已經被證實的可以修行到聖人的無上妙法,可卻也不是所有有元神的生靈都能得道,這邊同人族的情況極為相似,或許這也是先天的限制。

玄門妙法既然修持不通,那走肉身成聖的路子定然是可以的,就沒見過哪種血肉生靈是不能修行肉身成聖法門的。

那巫族就連元神都沒有,依舊將肉身成聖法修行的極高深的地步,人族有元神,那悟性定然要比巫族來得高,煉體絕對沒問題,至於能不能修煉到高深的境界,楊磊沒考慮那麼多想,現在是考慮能修煉到什麼境界的時候嗎,現在要解決的是人族修煉功法的問題。

說幹就幹,在人初三祖還在研究為什麼楊磊傳下的法門大部分人族沒法入門的時候,楊磊便將自身的煉體心得不斷的總結下來,歸煉為一門理論上能修行到太乙金仙的肉身成聖之法。

這法門分為八個境界,因為此時的修行法門都是從仙境開始,對於仙境之前的修行概念極為模糊,像妖族卻只將它分為大妖、小妖兩個境界,至於怎麼個區分大妖小妖,很多時候都是靠積攢的法力多寡,可以說沒有具體的境界劃分。

介於人族修行入門難,在這煉體法門上楊磊開創性的為仙境之前佈設了三個境界,至於成仙之後妖仙、天仙境界被他定為‘人仙’,往後卻還是如洪荒正統一般不變。

第一重為鍛體築基,透過打熬身體,引動天地靈氣,從而達到易經伐髓,改善提升體質的效果,完成這個步驟,依著楊磊的估算,人族的壽元應當能夠漲個一半。

第二重為銅皮鐵骨,這個境界透過採煉天罡地煞之氣,錘鍊肉身,達到‘銅皮鐵骨’的地步,能夠讓人族有一定的戰力,同時壽元漲個一倍應當不是問題。

第三重為見神不壞,是為半仙,半仙者一半為仙,因為肉身成聖路子的生靈通常比修行斬三尸成聖法的生靈實戰能力更強,楊磊這又是煉體法門,因此在這個境界取意為可以匹敵仙人的意思,雖然境界上沒達到,可實力上已經有了,一半一半,因而為半仙,為見神不壞。(見神不壞取的龍蛇裡的境界,聽起來霸氣。)

第四重為人道武仙,人道武仙即取人族以武道成仙之意,成就人仙如天仙境界一般,得壽元一萬兩千八百載。此後便是第五重玄仙、第六重真仙、第七重金仙、第八重太乙金仙皆與如今盛行的修行之法並無二樣。

此時楊磊的肉身強度已經達到了金仙層次,因此法門的前七重皆是言之有物,雖說是楊磊修為境界高了,而肉身強度也隨著種種磨鍊以及奇遇提升上去,可楊磊本身可以說並不怎麼修煉這肉身法門,這肉身強度可以說是靠著靈果之類的堆疊起來的,實戰起來遠沒有看起來強,可架不住楊磊的肉身強度就是有這麼高,因而前七重的法門照著法子煉那是沒有問題的,最起碼達到楊磊如今的層次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而第八重卻是如今楊磊所創造出來的,因為修為境界達到了太乙金仙層次,雖然肉身還是金仙,但也不能阻擋楊磊對肉身成就太乙金仙的嚮往,本身修為有這個基礎,這第八重法門雖然楊磊自身都還未曾修煉過,但可行性還是頗高的。

法門方才歸煉不久,這三祖便找上門來了,楊磊沒有藏私,直接道:“練氣之法確實對資質有所需求,人族修我法門成功之數如此之低,委實是我不曾想到的,或許卻因為這法門並不適合人族修行的緣故。”

看著三人眼神之中有些遺憾之色,楊磊隨即開口道:“不過近來我有所領悟,得一煉體法門,這法門乃是依肉身成聖法所創,共分八重,第八重直指太乙金仙,想來應當適合人族修行。”

燧人氏、有巢氏、緇衣氏三人眼神中透露出欣喜之意,趕忙道:“還請大仙賜法。”

楊磊既然說出來了,那自然不會私藏,當下便將自個總結的出來煉體法門一一傳授出來,至於這部法訣的名字,楊磊說實話並沒有想好,好在他也不在意這些。

這部法門被他以金石刻成冊,也算是留作紀念,不過上頭所寫的皆是妖文,因而楊磊向三祖傳授之時還是口頭描述,並未將這金書直接傳下。

這煉體法門果真在人族之中流行起來,主要原因還是人人皆可修行,雖然修行效率在不同人中有快有慢,但還在是人人皆可修行,如今洪荒之中充斥著先天靈氣,只要能夠修行,那境界卻熬著熬著就能上去了,不到一個月的功夫,八成的修行之人練成了第一重,甚至還有突破至第二、第三重的存在。

隨著法門的傳播,楊磊在人族之中的聲望也漸漸漲了起來,聽風大仙的名號差不多成了人族人盡皆知的存在。

終於時間過去一年左右,人族之中一位天資聰穎的少年,突破半仙境界,證武道人仙果位,霎時間風雲變化,天道降下大量功德,其中三成分散於燧人氏、有巢氏、緇衣氏三人身上,每人各得一成左右,而剩下的七成卻是朝著楊磊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