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旺知道這事正是過年後的第十七天,那小包工頭一直存著自己解決問題的心思。何生旺知道訊息後也麻了爪,畢竟是一條人命,自己以前雖然遇到過釘子戶,但是從來沒有傷害過人命。
何況這個工程也是自己哥哥何生根頂著壓力幫自己拿下的,三令五申的告訴自己要想辦法幹得漂亮。眼下出現這檔子事情,如果不能和平解決,最終鬧到人盡皆知,難保不會有人從中作祟,影響哥哥的仕途。
過年時,聽哥哥講可能又要更進一步,正處於緊要時期,自己不能拖後腿。但自己也沒有好辦法,只能派了律師給那家反覆做工作,那家只有一個要求,血債血償。
何生旺沒有解決辦法,只能讓那個小包工頭,把那一家人暫時軟禁起來。
今天何生旺的大哥何生根心血來潮,想要到玉皇山看“雪蓋玉皇山”的美景,何生根從縣裡驅車來到了玉皇山,何生旺強作歡顏作陪。
兄弟倆賞完雪景之後,又進入玉皇廟觀賞。見到有人抽籤,就好事的也各抽一簽。被金海解籤的準確度深深震撼。
何生旺把大哥送回去後,藉口有事處理,又讓司機調轉車頭回到了玉皇山,見到了金海。這就是以往經過。
金海聽了何生旺的敘述之後一陣沉吟,摸了有五分鐘的鼻子,然後他對何生旺說,抽籤不夠具體,我再給你卜上一卦吧。
何生旺同意,金海帶何生旺回到了住處,從三清神像下供桌說,取出師父常用的三枚銅錢,那銅錢已經包漿了,帶有一種歷史滄桑之感,竟都是漢代古錢。
國寶流通,漢代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段高光時期,經濟發達,軍事強盛。這幾枚漢錢千人拿萬人摸,見慣了人世間滄桑變化,又在三清神像下加持若干年,金海拿在手中感覺別有不同。
金海對何生旺說:“‘經書不能輕傳,卦也不能輕出’,我算卦是要錢的。”
何生旺對金海說:“師父,隨您開口。”
金海說:“卦金兩百是我的規矩。”
何生旺驚奇,像金海這樣已經清楚自己底細的人,竟然沒有獅子大開口麼?心想,“他就是要二十萬我也會給 ,沒想到竟然只要二百元,這老頭有點門道。”
接過何生旺雙手捧遞過來的二百元,二舅把錢壓在三清神像的貢碗底,然後帶著何生旺進了自己住的屋子 。
金海點燃三炷香拜了四方,然後與何生旺分坐在方桌兩邊。金海嘴中唸唸有詞,然後讓何生旺手捧銅錢起卦,卦有六爻,何生旺連擲六次銅錢,卦成。
金海看時卻是“大有”卦。
金海恭喜何生旺,金海說:“大有,元亨。你的事不但可以和平解決,而且還能從中獲得很大好處。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惡揚善,順天休命。
本卦下卦為乾為天,上卦為離為火,火在天上,明燭四方,這是大有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取法於火,洞察善惡,抑惡揚善,從而順應天命,祈獲好運。
大有卦離上乾下,為乾宮歸魂卦。大有卦為柔得尊位,抑惡揚善,豐財利義,象徵天命所歸,得人心,因此主吉。”
何生旺一臉懵逼:“師父,我該怎麼做呢?”
金海說:“我不是把做法告訴你了嗎?”
何生旺還是不明白,說:“師父,請您明示。”
金海說:“抑惡揚善,豐財利義!”
何生旺口中唸了幾遍,“抑惡揚善,豐財利義”。
也沒出屋,就從包裡面拿出手機,“喂,小楊,你去報警把黑三抓起來。”
“就說他自作主張,強行拆遷,誤傷人命,隱瞞不報,非法拘禁……。”
然後又撥打了一個電話:“小王,你去跟著警察把那一家人解救出來,然後幫他們狀告黑三兒。跟他們說,公司不知情,是黑三自做主張,暴力拆遷,致傷人命,給公司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然後又打了個電話:“老同學,我想跟你要個縣一中的入學名額。……”
又給一人打電話:“兄弟,你縣一中旁邊開發的那個樓盤,還有沒有預留的房子,給我留一套……”
何生旺之後又打了幾個電話,各有交代。
然後像放下了一番心事,向著金海拱手道,“師父,謝謝您指點迷津。”
金海面色平靜,拿起茶壺給何生旺斟了一碗茶,“不敢當,您是當局者迷了。”
何生旺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他還真有點渴了,喝完後笑著說,“所以說您是‘指點迷津’呢!”
金海問道:“你舉報黑三,不怕手下人寒心嗎?”
何生旺想了想說:“我會請最好的律師幫他打官司的。”
金海心裡說話,這可是有意思啊,自己跟自己打官司。
說話間,何生旺從包裡拿出兩萬塊錢來,對金海說“師傅,匆忙間,我手裡沒有帶多少現金,這兩萬塊錢,太過輕薄,無以報答師傅指點之恩,還請師傅務必收下。等我回到公司,再另備重禮相謝。”
金海笑著說:“卦金我已經收過,不能再收!解決問題的是你自己,功不在我。”
何生旺再三要求收下,金海執意不收,何生旺無奈把錢裝到包裡。
二人往出走,遇到那個給師父做飯打雜的,金海對他說:“三清神像下的供桌上有二百元錢,你拿走吧,算是你這幾天給我做飯的獎金。”那人喜出望外的去三清觀拿錢。
金海送何生旺出門,行到大殿時,何生旺又將那兩萬元錢投入功德箱。
金海無語,在三清觀解決問題,卻把錢送到佛祖的功德箱。
金海把人送出山門,見門前空地停著一輛奢華而不失低調的保時捷,司機下車開啟車門。何生旺與金海握手告別,上車離開。
各位看官,請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金海。假如那家釘子戶出來後,把何生旺告了會怎樣?
說實話,傷不到分毫,至多損失些無關緊要的名譽。甚至連那個小包工頭都會毫髮無傷。
所謂“民不與官鬥,窮不與富鬥”,不是不能鬥,而是付出的成本不對等。窮人往往需要付出的是“匹夫一怒,血濺十步”,富人付出的卻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金錢或者利益交換。可悲,卻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