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我在大唐賣軍火線上閱讀 用筆寫書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二看著李承乾遞給他的礦產分佈圖,心情十分的微妙。
自己去了那麼多趟,居然還沒自己兒子跑兩趟的收穫大。要不以後就讓承乾去找李楓吧,反正皇位以後也是他的。
“高明,李伯安有什麼條件?”李二喝了口茶平復了一下心情後問道。
“鐵礦和石炭,叔父說是給我的見面禮,朝廷每年給他二十萬斤鐵錠就行。”
“叔父?”見李承乾如此稱呼李楓,李二心裡有些吃驚。李楓自從知道自己的身份後,再也沒有和自己兄弟相稱過,他這是什麼意思?是給自己的暗示嗎?
“兒臣是這麼想的,涇陽侯早晚要成為兒臣的姑父,提前叫一聲叔父拉進些關係也沒什麼。”李承乾有些忐忑的說道。畢竟這事兒是他自作主張,自家老爹要是怪罪下來,自己搞不好得捱揍。
“嗯。”李二毫無波瀾的應了一聲。心裡則是在盤算,叫聲叔父有這麼多好處,要不要帶著其他孩子去趟李家莊?
氣氛安靜的很詭異,李承乾緊張的盯著自己的老子,生怕他突然暴起揍自己。
突然,李二開口了:“他要那麼多鐵錠幹什麼?”
“他說要造煤爐子,別的地方也要用鐵,他懶得自己開爐鍊鐵,直接拿朝廷的,又快又能節約成本。”
“爐子?什麼爐子?”李二發現了華點。
李承乾聞言臉色一垮,本來他想先做出點成績再和李二說的,結果說漏嘴了,只能老實交代:“就是燒煤球的爐子,叔父說那是給我的零花錢。”
“零花錢?股份怎麼分?利潤如何?”
“我佔六成,叔父二成,表兄半成,剩下兩成半拿來辦養濟院。每年大概可以掙十萬貫。”
“利潤還行。這養濟院又是什麼?”李二越問越覺得問題多。
“叔父說要拿出一些利潤,在長安建立養濟院,用以贍養孤寡、為窮人治病。”
“哦?”李二聞言眼睛眯了起來。
“叔父還說了,他只提供技術佔兩成份子,不參與經營和養濟院的事。他還說,養濟院要以東宮的名義辦,還要派專人監督,按期查賬,這樣可以震懾那些心懷不軌的人。”
“嗯,你們有心了。除此之外,他就沒有其他的要求了?”李二眉頭舒展開來問道。
“有!”李承乾突然想到了李楓的交代,趕緊說道。
“嗯?”
“叔父說,阿耶你要是實在不好意思的話,就趕緊把他的封戶安排好,在多給些田地。”李承乾非常順手的把鍋扣在了李二頭上。
“這事兒我會讓戶部儘快落實的。”李二笑了笑,問道:“你們那個爐子呢?”
“爐子在東宮。”
“那就去你那裡看看。”
“是!”
兩人趕時間騎著馬一溜小跑就去了東宮,此時長孫家慶正帶著幾名侍衛守著一輛大車和陸德明對峙。
長孫家慶眼尖的看到了李承乾的貼身內侍大門口張望,心知是李承乾回來了,馬上跟國統區被欺壓的老百姓見了解放軍似的。趕緊厲聲說道:
“陸博士!這是涇陽侯送與太子殿下的禮物,不是你可以動的!”
陸德明大聲訓斥道:“都是些奇技淫巧!堂堂一國太子豈可萬物喪志!”
李承乾剛想出聲解釋就被李二拉住了,他想看看,這位大儒想說點什麼。
“你連裡面是什麼都不知道,怎麼能說是奇技淫巧之物!你身為國子博士怎可信口雌黃!”
煤爐子的事情上,長孫家慶是佔了股份的,陸德明的行為就是在斷他財路。再說了,李承乾就在大門口,這時候不表現,更待何時?
簡而言之,陸德明現在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不給這老頭兒下點爛藥,都對不起他姓長孫。
陸德明這會兒已經七十多了,自從知道李楓發明一種紙用來擦屁股後,老頭逢人就說李伯安不當人子。今天本來是想來“勸諫”一下李承乾,要好好讀書,不要老是往外跑。
可一進東宮就看到了從李家莊拉來的那車東西,老頭當場就炸了。現在長孫家慶說他信口雌黃,老頭更是怒火中燒,掄著柺棍就想給長孫家慶來個腦洞大開。
長孫家慶怕老頭出個好歹,只能扭頭就跑。一旁的侍衛想上去攔,可又怕動作太大,給老頭弄出個好歹,只能幹看著。
“陛下駕到!”李二看不下去了,示意一旁的內侍喊口號。
這一嗓子把一群人都嚇了一大跳,趕緊看向大門口,看到李二和李承乾後,齊齊躬身行禮道:“臣等參見陛下,參見太子。”
“平身吧。”李二親自扶起了陸德明,然後轉身對張阿難說道:“派人送陸卿回去,再讓太醫院派兩個太醫為陸卿檢查一下。”
“臣領旨!”
陸德明聞言想說些什麼,可是看著李二的背影,最終只說出了五個字:“臣,謝過陛下。”
等張阿難帶著陸德明離開後,李二對長孫家慶道:“爐子呢?”
“在這邊,臣這就讓人卸車。”
不一會兒,幾套爐子就和一堆煤球被卸了下來。
李二研究了一下之後,問道:“這爐子怎麼用?”
“找間屋子試試!”李承乾指示道。李楓的蜂窩煤爐是帶煙囪的,找個物資試驗更合適一些。
“是!”
蜂窩煤爐不僅可以用來取暖,還可以同時用來燒水做飯,很是方便。在這個時代取暖做飯用的最多的依舊是柴火,蜂窩煤的使用成本要比柴火低的多,更適合大規模的使用。
由於有煙囪的原因,蜂窩煤爐的使用要比燒碳取暖更加的安全,煙也更少。
李二感受來一下後,嘖嘖稱奇:“這小小的爐子有些意思啊,回頭給太極宮和大安宮裝幾個。”
“兒臣這就安排。”
“嗯。”李二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口問道:“李伯安家裡也用這爐子嗎?”
“嗯?”李承乾皺著眉頭仔細思索了一番道:“好像沒有。”
“看來他還有好東西啊。你過兩天再去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