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我在大唐賣軍火線上閱讀 用筆寫書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老崔,你派人去一趟新豐,找一個叫馬周的人。”李楓對崔管事交代道,末了還補充了一句:“對了,他是清河縣茌平縣人,別找錯了。”
“是,君侯!”
崔管事立刻就讓自己兒子帶著兩名護衛去新豐找人。
臨行前,他特意交代:“請人的時候要注意態度,切不可仗勢欺人,也不可傲慢無禮。”
“阿耶,我省的。”
“這是你第一次替君侯辦事,一定要辦的漂亮,明白嗎?”
“兒子明白!”小崔鄭重的點頭應諾。
崔管事和李楓不是主奴關係,而是僱傭關係,類似於門客、幕僚的存在。他年紀大了不想出仕為官,但他希望自己兒子能得到李楓的舉薦,出仕為官。
這年頭,舉薦比參加科舉靠譜的多。主家推薦自家門客、幕僚出仕為官的事情比比皆是(唐初,受舉薦出仕的官員遠多於科舉出仕的官員)。
要想被舉薦,就得展現出能力和價值,畢竟舉薦別人是要承擔政治風險的。
小崔帶著兩名護衛到達新豐的時候天都快黑了,只能找家旅店先住下。
“客人,打尖還是住店?”
“住店,給我們一間單獨的房間。”
“好嘞!您要在店裡用飯嗎?”
“嗯,先給我們來六張胡餅,你們店裡有什麼吃的?”小崔四下張望張望了一下,這家店的客人還是比較多的,想來菜應該不難吃。
“有羊肉、雞、鴨、豬,您要來點什麼?”
“一盤羊肉,一盤豬肉,一隻雞,來個素菜,再燙一壺酒。”
“好嘞。”
隨著養殖司的建立,關中家禽和家豬的數量直線上升。李楓也公佈了一些相關的菜譜,加速家禽和家豬的推廣。
沒多大功夫,飯菜就被送了上來。
“客人,您慢用。”
三個人跑了幾十裡地,早就餓了,飯菜一上來就造了起來。
正吃著,就聽見一個年輕人不滿的喊道:“店家!某的飯菜呢?”
“馬上就來。”店家頭也不回的應了一聲。
“某已經等了快半個時辰了!”年輕人愈加的不滿了。
“急甚!再等等!”店家不耐煩的說道。
在他看來,那年輕人不過是個沒什麼出息的落魄書生,就重要性而言,遠不如往來的客商重要。
“那人是誰?”小崔拉過跑堂小哥問道。
“嗨,那人就是個清河來的落魄書生。錢沒什麼,脾氣還不小。”跑堂小哥略有些不屑的說道。
說的時候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完全不在乎那年輕人是否會聽到。
“清河?那個縣的?”小崔眼睛一亮。
“好像是茌平縣的。”跑堂小哥回憶了一下年輕人過所上的內容。
“此人是不是叫馬周?”
“客人您認識他?”跑堂小哥詫異的說道。
“不認識,聽人說起過。”小崔打了哈哈。
“哦,那您慢用,我先去忙了。”
跑堂小哥走後,小崔小聲對兩個護衛道:“那人怕就是君侯要找的人,多加留意。”
“嗯。”
兩個護衛點了點頭,有意無意的瞥向馬周的方向。
沒過一會兒,馬周起身走到了小崔他們這桌,直言問道:“幾位,可是找某有事?”
“額,何出此言?”小崔尬笑道。
“你們老是看著某,總不會是因為某長的俊俏吧?”馬周的話有些促狹。
“足下可是清河茌平馬周馬賓王。”小崔起身問道。
“正是。”
“馬先生,請坐。”小崔發出邀請,對跑堂小哥喊道:“小哥,再給我等上些酒菜。”
“好勒。”跑堂小哥雖然看不起馬周,但是對於小崔還是客氣的。
馬周挑了挑眉:“你們找某有什麼事?”
“一會兒再說,先飲一杯。”小崔笑著給馬周倒了一杯酒:“馬先生,請。”
馬周也不客氣,端起酒杯就一飲而盡。
“可以說了吧。”
“我等奉我家君侯之命,特來請先生。”小崔說的很客氣。
“你家君侯是何人?”馬周頗有些意外,自己這麼有名氣的嗎?
“我家君侯乃是涇陽侯。”
馬周還沒說話,店家先驚呼了起來:“您是涇陽侯府上的管事?”
“正是。”
“週二!拿一罈好酒來!我要請這位管事喝一杯!”店家對著跑堂小哥喊道。
“好嘞!”
“哼!曲曲一個管事就讓你如此阿諛奉承,若是那涇陽侯來了,你豈不是要極盡諂媚之事?”馬周見店家這幅模樣,出言諷刺道。
此時的馬周還處於恃才傲物的階段,還沒有受盡冷眼後的成熟,頗有些憤青的意味。
“小子,說話注意點,當心某讓你躺著出去!”店家還沒說話,一個大漢起身不滿的說道。
“區區一個侯爵,就讓你們如此諂媚,若是來了個王爵,你們……哎喲!”
馬周話沒說完就被一個酒杯砸在了腦門上,也就是店家摳門用的木杯,若是陶杯,他今天少不得要頭破血流。
砸他的那人好不客氣的指著馬周:“小子!再敢胡言亂語,休怪某對你不客氣!”
看著一群眼神不善的人,馬周選擇退一步,他捂著腦門道:“某說錯了嗎!涇陽侯不過是做了些農具,你們……”
關中之地,不論是世家大族還是平民百姓,多少都沾過李楓的光。李楓在關中的民望頗高,說他壞話還是有些風險的。
“孤陋寡聞之徒!”一個大腹便便的商賈不屑的說了一句。
“小子,你是剛從外地過來的吧?”
“某上元之後才過來。”捱了打的馬周態度好了不少。
“難怪如此沒見識。”剛才說話的商賈說道。
李楓的很多功勞朝廷並沒有進行宣揚,但也沒有進行保密。住長安“訊息靈通人士”的宣傳下,他做的那些事還是流傳了開來。
“此話怎講。”
商賈喝了口酒:“某便與你說說。”
他長年往來於關中各地,訊息比一般人靈通的多。
“你可知,為何這位管事會稱呼涇陽侯為君侯?”
“不知。”
“涇陽侯乃是國朝唯一一位與國同休、世襲罔替的勳貴。滿朝公卿,以侯爵之位獲封實食邑者,也唯有涇陽侯一人。”
“嘶!”馬周倒吸了一口涼氣。
馬周在武德年間補授博州助教,但是每天喝酒摸魚,經常被博州刺史史達奚恕批評,自負的馬周哪受得了這個拍屁股就走人了。辭官後,他在曹州、汴州之間遊蕩,又被浚儀令崔賢首羞辱,在激憤之下奔赴長安,暫時寄住在新豐的這家旅店之中。
李楓獲得封賞、做出了貢獻,朝廷的邸報上其實都有,但是這個時期的邸報只抄送各地官府。馬周辭官後,作為前官方人員是沒有資格看的。
雖然馬周也聽說李楓的事,但都屬於道聽途說語焉不詳。加之他出身貧寒天生就對勳貴沒有好感,自然不會去了解一個勳貴的發家史。
“呵呵。”
商賈斜睨著馬周,將自己知道的訊息都說了出來,聽的一群人連連讚歎。
小崔和兩名護衛也是挺起了胸膛,自家老闆牛逼,當員工的也是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