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我在大唐賣軍火線上閱讀 用筆寫書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李楓終究也沒有帶著九江去看羊毛工坊。
臨近午時,王珪帶著十輛大車的禮物親自上門道歉來了。
“王公,今日是什麼風把您吹到我這小地方來了啊?”李楓一見面就陰陽了王珪一句。
“涇陽侯說笑了。前日,王慎酒後失德衝撞了公主,實屬罪有應得!某對其管教不嚴,致使其犯下如此大錯,今日特地備了些薄禮,來向九江公主和涇陽侯賠罪!”王珪的姿態放的很低。
“此事已過,王公不必過於介懷。”王珪姿態低,李楓便也就坡下驢,將此事揭過。
雖然他對世家很是反感,但是在沒有能力將世家大族連根拔起的時候,他是不會把路走死的。
李楓一邊示意崔管事將禮物收下,一邊和王珪在前廳東拉西扯。
“不知李侯對於倭國的局勢怎麼看?”
王珪此來自然不是單純的來賠禮道歉的,他想借著這次機會,給王家創造一個進入東倭都護府的機會。
李二對於東倭都護府這個錢袋子極為重視,除了增兵加強對都護府控制外,他還打算進行移民。只是向海外移民實屬首例,需要準備大量的物資,李二準備讓世家大族出這筆錢。
所以他暗中派人散佈倭國遍地是黃金白銀的訊息,加上故意從內庫洩漏出的倭國運回的金銀數量,大唐上下都對倭國充滿了嚮往,民間甚至有將倭國稱為“金山”的趨勢。
面對日進百金都不止的東倭都護府,大唐的老百姓們都想去撈一把,世家大族怎麼可能會不動心思?要不是他們缺乏足夠的海船,加之李二下令水師嚴查前往倭國的船隻,這些人怕是早就對東倭都護府下手了。
眼下世家大族看起來像是放棄了對東倭都護府的圖謀,實際上暗中各自串聯,期望可以和李二達成共識,獲得進入倭國的許可。
王珪在被砸大門後,的確產生過和李楓撕破臉拼到底的衝動,不過這個念頭一轉而逝。王慎雖然是王家嫡系,但又不是他這一房,再說了這個小王八蛋自己惹得禍事,憑什麼整個王家給他買單?
所以他很光棍的就認慫了,並希望藉此向李楓賣好,拉近雙方關係。
以李楓今時今日的地位,只要他願意支援王家,王家成為第一個獲准進入倭國的世家都不是什麼難事。單就這一個先手的優勢,王家就能甩開其他世家一大截。
“倭國的局勢有什麼好看的?無非是南邊追剿前倭餘孽,北邊歸義郡王和倭國偽皇作戰。”李楓喝著茶,無所謂的說道。
王珪被李楓的話給整不會了:你這麼說話,我沒法繼續話題啊!
沉默了片刻後,王珪決定繼續剛才的話題,反正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只會是別人。
“某觀陛下似乎有向倭國移民的打算?”
“不瞞王公,陛下確有此意。但是倭國孤懸海外,移民難度和花費都不是一筆小數字,朝廷一時半會兒的根本負擔不起這麼大的開支,只能暫時擱置。”
“多謝李侯指點。”
王珪作為一個官場老油條自然不會不明白李楓話裡的意思,李二這是等著他們主動上門呢。
這年頭世家大族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比朝廷要大的多,只要世家大族願意配合,向倭國移民的難度將會直線下降。
“王公客氣了。”
正當兩個人虛情假意的互相吹捧的時候,崔管事進來稟報道:“君侯,宴席已經準備好了。”
“王公,請。”
“李侯,請。”
一頓午飯吃的賓主盡歡。
飯後,王珪便告辭返回了長安。王珪走後,李楓對崔管事道:“從今天開始,閉門謝客。”
“君侯,真要閉門謝客?”崔管事驚訝的說道。
“當然不是,但凡是朝中官員或是世家之人一概不見。”
“小人這就去安排。”
崔管事走後,李楓就去後院找到了正在和一票寵物玩的豆豆和九江。
“你們一會兒去看看王珪送來的東西有沒有什麼喜歡的。”李楓摸了摸豆豆的小腦袋,笑著說道。
“好啊好啊!”豆豆登時就來了興趣。
兩大一小手拉著手就去了庫房。
王珪送來的東西除了絲綢和蜀錦外,其他的都還沒有入庫,十幾口大大小小的箱子整整齊齊的碼放在庫房門口。
庫房管事見三人過來,非常有眼力見的把禮單和田產地契遞了過來,然後讓手下開啟箱子。
王家作為一個數百年的世家,家底還是很豐厚的。而王珪作為王家的家主可調動的資源,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李楓看著禮單和田產地契,一邊把田產地契遞給崔管事,一邊嘴裡嘖嘖稱奇:“嗬!王叔玠這是下了血本啊!”
合浦珍珠、珊瑚、羊脂玉、各種寶石、各類珠寶、還有各類名貴藥材,很多東西哪怕是身為公主的九江都沒見過。當然,這也和她以前不怎麼受待見有關係。
“看看,有什麼喜歡的隨便挑。”李楓非常大氣的說道。
九江還有些拘謹,豆豆可不管那些,在箱子裡東挑西揀了起來。在她眼裡,那些寶石和玩具差不多。
小姑娘一邊挑還一邊說:“嫂子,你也挑啊。”
女人不分年齡大小都喜歡閃閃發光、亮晶晶的東西。王珪送來的這批東西里珍珠的質量不是很好,但是玉器和首飾的質量還是很不錯的。
各式髮簪、步搖、耳環、花鈿、釵、華盛,看的九江眼睛都花了。
(華盛即花盛、花勝。古代婦女的一種花形首飾,通常製成花草的形狀插於髻上或綴於額前。)
“把這幾箱首飾都搬到後院去。”李楓看著選擇困難的一大一小兩個姑娘,笑著對一旁的管事說道。
“是,君侯。”
“對了,珍珠挑二百顆大的和那些寶石一併送過去。”
這年頭玉器這東西大多是男子佩戴,除了髮飾以外女子很少佩戴玉器。
“是,君侯。”
“這裡太陽太大了,咱們回去慢慢挑吧。”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