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商人重利,但是也並非人人如此。

方聞璟的父親從小就教導他,利益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失掉做人的本份。

方家的錢每一分都是乾乾淨淨的,即使他們也會用一些商業手段,但是從來不會傷害任何無辜的人。

他生活在那樣美好的世界裡,他的世界安靜,溫暖,充滿正義,每一個人都對他和顏悅色,稱讚有加,所以他不知道,不知道什麼是校園暴力。

“幾個白眼,幾句話,幾陣鬨堂大笑,摧垮一個無力還擊的人是不成問題。”

在沒有看到這個話題之前,這些事情都是方聞璟想都想不到的。

你看,上天真的公平嗎?

有的人從一出生就是天之驕子,有的人光是活著就很難了。

有的人說這個世界多美好啊,可是你生活在美好的世界裡,不代表所有的人都是如此。

在黑暗裡盛開的花充滿泥濘和挫敗,在陽光下盛開的花卻可以那樣耀眼奪目。

一條腿踩著板凳,耷拉個眼皮正琢磨找個事幹。身旁有人諂媚送上剝好皮的水果,餘光瞥見戴眼鏡笑得憨厚的女同學往班級走來。

突然來的興趣,就像小時候想得到一個寵物一樣,我想讓她和我們一起玩。

“你願意跟我做朋友嗎?”不出所料的拒絕。

被扇紅腫的臉,再也不能穿的潔白校服,渾身惡臭的油膩飯菜味,路過時對她的指指點點,上課時的聽見她名字時陡然的鬨堂大笑。

老師當睜眼瞎。白眼、黃謠。她身軀上青紫的疤痕和不堪入耳的下流話。我蹙眉擔心抽幾張潔白無瑕的紙巾擦去她臉上油膩的飯菜湯汁,附身貼耳佯裝親暱咬耳。

“可別死了,割腕可疼了。”

她去求救老師,可是老師求救校長,可是我只想和她做好朋友,僅此而已。

“我們都是人證”

眾人齊聲吶喊,恨不得豎起錦旗為我正名。我踩著板凳看她跪在教室中央,眼淚簌簌落下。

我再次靠近問她叫什麼,願不願意加入我們,跟我們一塊玩。掰著手指細算加入好處,看她逐漸蒼白的臉色和顫抖的身軀不甚在意笑笑。我坐後面座位上撕開一張白紙,寫下兩個字。

婊子。

帶著紙拍在桌面,我坐在她身邊,闊掌帶著巧勁扇她臉蛋。用力撕扯她的衣服,不經意間露出她的奶罩展現給我們班同學看,最後鬆開手倒退幾步無辜坐在板凳上。

我只是想和你做朋友。

多麼可笑的理由,就能輕易摧毀一個人。

當方聞璟和他的父親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電話那頭傳來久久的平靜。

平靜過後方曉明讓方聞璟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對的事情。

方聞璟第一次來到柏林商華,比他在圖片上看到的還要讓他震撼。

誰能想到一所學校會如此的富麗堂皇,與其是一所學校,倒是更像一座宮殿。

浪漫與莊嚴的氣質,高挑的門廳和氣派的大門,圓形的拱窗和轉角的石砌、盡顯雍容華貴。

古典、開朗兩相宜,尖塔形斜頂,抹灰木架與柱式裝飾,自然建築材料與攀附其上的藤葛相映成趣,經典而不落時尚。

方聞璟和校長交接了這所學校,那一天他走在這所學校裡,想起的卻都是在這裡死去的少女和少年。

方聞璟來到許晚棠被燒死的那裡,那裡已經重新裝修,比之前的建築更加美麗。

誰能知道美麗的背後埋葬的卻是一個美麗女孩的屍體。

他走到那個建築的天台,風吹起他的碎髮和衣襬,他的思緒也和風一起飄走。

腦中一遍一遍回想他看到的那些故事,一遍一遍想起許晚棠經歷過的事情。

讓他不由得想到林念晚來這個學校的目的,他只見過一次林念晚,他對現在的她一無所知。

可是她的那雙清澈明亮的眼眸他記了好多年。

妹妹在這裡死後,一直在國外的林念晚,卻要回國來這裡讀書,讓他不由得想到她的目的。

儘管她是帶著目的的,又能怎麼樣。

自己的親人慘死,林念晚無論做什麼也都是情有可原。

方聞璟調查了這個學校的所有老師,他利用這個假期,弄清楚了這個學校裡面的所有的在校師生的利害關係。

這所學校老師們的工資,本來就比其他學校的老師工資,多了五倍不止,他們卻經常在背地裡收禮。

因為學校裡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富人家的,所以老師經常得到打商,其中的數目,讓他震驚不已。

老師們中飽私囊,眼高手低,都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只是在意自己的“金主”。

他給老師們開會,結果卻一個人都沒有出現在會議室。

沒有人把他這個毛頭小子當一回事,一個年紀輕輕,只有十幾歲的少年,他們都不願意聽令於他。

方聞璟知道在假期的時間開會,本來就會讓老師們不滿,也知道他們不會出現,但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方聞璟以此為由,將所有的老師都開除了。

他們抗議投訴,方聞璟把他們的這堆爛事都推給方家的專業律師處理,方聞璟第一時間就提交了他們受賄的證據,所以他們也只能無言以對的就此作罷。

但是方聞璟怎麼會就這麼輕易的放過這些人,為人師者作出這樣的事情,而且助紂為虐,阿諛奉承。

方聞璟讓律師將他們一一起訴,並且把他們的所作所為都發到網上。

如果方聞璟只是一個普通人,也許他的聲音輕易就會被埋沒,可是他不是。

他是這所學校的校長,也是方家的繼承人,方家的權勢已經慢慢滲透在柏林市。

所以許多人都知道了柏林商華教師貪汙受賄,學生校園暴力求助老師,他們無動於衷的事情。

方聞璟承諾會重新安排教師,不會再發生類似的事情。

柏林商華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上,有時候只需要一個導火索,也許就能燃起熊熊火焰。

輿論愈演愈烈,即使在遠在美國的許晚棠都看到了這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