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第二批磚瓦出了窯,這次來觀看的人少了很多,崔瑤縫製衣服時,知盧爺爺帶著村人們來拉磚瓦了,放下衣服,從水井裡拉上來三個西瓜切開,提著去了溪邊。
崔瑤拿了幾塊西瓜遞給父親、崔族長几人,輪到盧老三道:“爺爺,桶子裡還有一些瓜,你一會跟大傢伙分分。”
盧老三接過西瓜樂呵呵笑道:“好!”
崔瑤和他說了會話,知道盧洪已連續八天都沒回家,就知他最近很忙,而他是不是在忙著抓逃犯,還需要打聽打聽。
崔瑤幫著盧爺爺清點完磚瓦,看著他們都裝上推車拉走後,又幫著父親清點起了磚瓦,每一百塊磚瓦都會做個記號。值得一提的是這些磚瓦都已經被十里八村的人預定了。
清點的過程中,陸續來了一些人,都是來拉磚瓦的,六堂哥親自接待的他們。磚是按七文錢一塊賣的,磚則是十二,比著其他地方賣的要便宜一些。
六堂哥說的很清楚,因大家都是一個縣的所以才會這麼便宜,如果是其他縣的人來買,和外面的價一樣,一文錢也不會便宜。
之所以會這麼說,是怕其他賣磚瓦的知道了有微詞。
還不到中午燒出來的磚、瓦就賣完了,崔瑤看六堂哥收了一盒子的銅錢。
她聽父親、族長几人商量,晚上就把這些錢分下去,說是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讓大傢伙高興高興。
下午分錢的事在村裡傳開後,大家都喜氣洋洋的,第一次分到的錢,雖不多,卻再次把他們的熱情調動了起來。
子時,夜深人靜簸箕巷子,一破舊的庭院中突然人影幢幢,緊接著亮起了微弱的燈火。
正堂內,盧洪和一群捕快都已換上了黑衣,長刀則被他們換成了匕首。
沈縣令看大家都已經準備好道:“下去吧,我親自為你們壓陣。”
盧洪點點頭,開啟地洞的入口,率先跳了進去。
這些地洞裡,以前最早住的是一群乞丐,他們無處棲身,只好下到地洞陰溝裡面躲避寒冬,久而久之這裡就被他們當成了自己的地盤,慢慢的一些見不得光的人也會躲到地洞裡。
這些人統稱為地洞人。
地洞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想要在裡面抓人很難,一旦走漏風聲或打草驚蛇,再想抓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盧洪把訊息告訴沈縣令後,沈縣令讓他不要輕易妄動,他會派人查清楚地洞裡的情況,以及那幾個逃犯的藏身之地再行動。
這幾天他在等沈縣令命令的同時,表面上依舊勤勤懇懇的調查線索,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只有如此,才能麻痺躲在暗處監視他們的人。
前天沈縣令告訴他,他已經調查清楚可以抓捕逃犯了。
之所以今天才實施抓捕,是因為盧洪在等人。
抓住傷害小瑤的小偷,沈縣令知道政敵為了對付自己,制定了一環又一環的毒計,讓他自行招募四個可靠的捕快。
盧洪立刻就想到了昔日和他一起返鄉的幾個兄弟,他給四人寫了信後,一直都在等他們。
昨日裡他們終於到了。
晚上盧洪先是帶著他們進入地洞,熟悉了一番地洞的環境,有了絕對的把握後,今日才實施抓捕。
…………
翌日清晨,天剛亮,崔瑤就出了門,去縣裡催生金瓜,再就是去打探一下訊息,如果能見到盧洪,那就更好了。
卯時三刻,陽明縣城內,崔瑤掃視了一眼衚衕、巷子內的人,見他們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小聲議論著什麼,就知縣裡應是出了什麼事。
她就近走到一賣包子的攤位前,買包子時打聽道:“大叔,縣裡可是出了什麼事?”
中年老闆把包子遞給她,低聲向她講述了起來。
一會兒後,崔瑤拿著包子,去了縣裡最大的藥堂,一路上她都在想老闆說的那些話。
昨夜,衙門裡一群捕快深入地洞抓捕逃犯,鬧出了很大的動靜,寅時他們才從地洞裡出來,雖抓住了逃犯,但捕快們也損失慘重,死了兩個,其他都受了傷正在醫館裡醫治。
盧洪是捕頭又是沈縣令一手提拔起來的,崔瑤可以肯定的是,昨夜這樣的重大行動,他肯定也參加了。
心中雖又著急又擔心的,但崔瑤還算鎮定,只要盧洪還有一口氣在,她就有把握將他救回來。
一刻鐘後,崔瑤氣喘吁吁的來到了李氏藥堂,李大夫是他們縣裡最好的大夫,醫術高超、口碑極好,祖上還出過御醫。十里八鄉的人要是生了病,都是找他看的。
崔瑤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緩緩吐出幾口氣,等呼吸稍稍平穩了一些後,正打算進去,就見崔信從裡面走了出來。
“哥!”
崔信抬頭看著疾步走過來的妹妹。
“你都聽說了?”
崔瑤點點頭:“洪哥現在是何情況?”
崔信看著一臉擔憂的妹妹道:“別擔心,他並無性命之憂。”
崔瑤聞言一直提在半空中的心,總算是落了地。
“我進去看看他。”
崔信攔下了妹妹:“裡面都是衙門裡的人,不太方便,況且有幾個人傷的很重,別嚇到了你。”
崔瑤很想說,她不怕,但看著擋在她面前的崔信,她很聽話的並未進去。
“我正要回去拉架車接盧洪,你可知他租住的小院在哪?”
“知道!”
“你現在去他租住的小院,將房間收拾收拾,我一會會把他送過去。”
崔信看著妹妹解釋道:“我本想把他安置在咱們肉鋪,或把他送回村,妹夫不讓,說他住在咱們那裡,很有可能會給咱們帶來災禍,他也不願意回村,怕嚇到盧爺爺。”
崔瑤點點頭:“哥,我知道了。”
崔信從懷裡掏出一把鑰匙遞給妹妹道:“小院的鑰匙。”
兩兄妹分開後,崔瑤想到小院一窮二白的情況,買了一個藥罐,又買了一些米麵、一口小鍋,這才去小院。
她將東西放進灶房,推開東屋的門走了進去,這些時日盧洪一直都住這裡,雖然她已來過兩次,但還是第一次進他的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