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20歲。
出道卻已經多年。
雖然其剛出道的時候,曾被無數網友嘲諷。
但如今,已經憑藉實力,漸漸被大眾所接受,
最主要,是他的年紀。
20歲!
正是人生當中,最有朝氣的年紀。
恰好符合了這期的主題,少年。
另外。
如果說陳白的《水調歌頭》,是人們熟悉的詩詞的話。
那麼明日歌。
幾乎算得上啟蒙讀物。
自然了,這首明日歌,也用不著鑑賞團的幾位老師,來介紹一下詩詞的內容,創作的背景等等。
沒那麼複雜。
就是叫人珍惜時間而已。
但越簡單,越適合第一期節目的內容。
如同嘉賓們需要慢慢掌握國風這種新的音樂風格。
而觀眾們,也需要一個漸漸接受的過程。
由淺入深。
從簡到難。
而第一期節目,自然越簡單越好。
因此,鑑賞團的康老師,只是匆匆上臺隨口介紹了下詩人錢福,然後便已經下臺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接著。
終於。
自陳白的宣傳曲後,節目的第一首歌,終於要面世了!
眾多電視機前的觀眾,已經無比期待。
同樣的,節目現場,其實也有一些觀眾,只是數量不多,約莫只有幾十人,而且,大多比較年輕。
他們也一個個翹首以盼著。
話說回來。
正因為明日歌過於通俗了些。
所以許多人已經下意識覺得,這首歌的曲子,也不會太複雜。
甚至。
有可能會是兒歌那樣的風格。
所以,他們此刻只想著,時間快點移過,趕緊到了陳白登臺才好。
其實目前為止。
觀眾們對於節目的期待,仍舊只有陳白一人而已。
誰知。
滋。
一陣電流聲響起。
隨著歌曲的前奏傳來。
節目現場,瞬間嗨了。
眾多守在電視前的觀眾,也一下子傻眼了。
我去。
居然是電音?!
夠前衛的啊。
此刻新歌的一個開頭,就直接打破了他們的預期。
而且,眾人很快發現。
明日歌。
少年藝人。
電音。
這三種,都帶著蓬勃朝氣的事物,已然無比和諧的結合在了一起。
直至。
節目的字幕裡,寫明瞭一點。
作曲人:陳白。
立馬。
觀眾們又恍然了。
只是,此刻他們已經顧不上,是誰作的曲了。
隨著王凱開始演唱: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
節奏歡快,讓人很容易就能跟著哼唱。
於是節目現場。
幾十位觀眾,齊齊搖頭晃腦的唱了起來。
那一刻。
電視前的觀眾們。
只看見在王凱的帶頭下,數十個年輕觀眾,一起歌唱著: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
一剎那。
畫面似乎穿越了歷史。
回到了古代。
如幾十個當年的私塾學子,整齊劃一的朗誦著。
欣欣向榮。
生機勃發。
絕了。
就連眾多因為老師要求,才守在了電視前的學子們,忽然間,也發現了這檔節目的樂趣,跟著哼哼了起來。
而在他們身邊。
父母對視一眼,欣慰笑著。
……
作為節目的第一首歌。
沒有太激動人心,但仍舊是遠遠超過了大多數觀眾的期待,然後很快結束了。
如果打分的話。
滿分十分。
觀眾們願意打八分。
而在有了一個很好的開頭後。
他們不自覺,更加期待起,接下來會登場的幾位嘉賓了。
……
接著。
第二首歌,《三字經》。
和明日歌一樣。
都屬於比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風格。
這首歌,同樣是為了,給觀眾們一個習慣、接受國風歌曲的過程。
而歌曲風格呢,也屬於比較柔和的那種。
在這首一啟蒙讀物為基礎,創作的新歌后。
觀眾們也終於明白了,國風歌,到底是種什麼概念。
於是。
在一切前提,都已經成熟後。
從第三首歌開始。
隨著張截登場。
節目現場,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激動人心的高、潮時刻!
……
臺上。
隨著第二位嘉賓下臺。
撒老師重新登場,笑呵呵介紹道:
“接下來,有請今天的第三位經典傳唱人,張截上臺!”
很快。
隨著張截從後臺走出。
現場,已經爆發出了熱烈的呼喚聲。
顯然,這位藝人,口碑也不錯。
而撒老師一直等到觀眾們的呼聲結束,這才又看了眼臺本,然後驚訝著道:
“這期節目的歌,都是陳白一人創作的。”
“這一點想必觀眾們都已經注意到了。”
“但聽說。”
“只有你在拿到新歌后,最是激動?”
張截用力點了點頭。
即便到了此刻,他的面色還有些興奮的漲紅。
撒老師:
“哦,那能不能和大家說說,為什麼?”
然而,張截隨後卻賣了個關子:
“這個,稍後大家就明白了。”
“只能說,陳白,真的是我出道至今,見過的音樂造詣最高的歌手!”
當即。
這一句話。
明明什麼都沒透漏,卻已經讓觀眾們,期待值拉滿。
要知道。
張截本身,已經是一位很有實力的藝人。
連他都如此評價。
可見這首新歌有多優秀。
然而,正當現場的觀眾,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聽到新歌時。
張截和撒老師,卻又故意賣了幾句關子,再度走下了臺。
然後,鑑賞團的康老師再次上臺,只是這一次,他的面色,比起之前講解《明日歌》和《三字經》時,要嚴肅了許多:
“首先,說一下,張截要唱的這首歌,是以《少年華國說》為基礎創作的。”
“《少年說》呢,準確來講,也不是詩詞。”
“而是一篇散文。”
“但都是先賢們留下來的智慧,大家也沒必要過於較真……”
頓了頓,康老師接著道:
“作者梁先生,相信大家一定都熟知。”
“一句少年強則國強,何其豪壯!”
“而當時的背景呢。”
“梁先生對於晚清的華國,充滿了失望和不滿,因此無比希望,年輕人們,能夠擁有創新精神,望在年輕人的帶領下,創造出一個嶄新的少年華國!”
“文章通篇,都表達出了對於年輕人的熱切期待。”
當即。
觀眾們對於那時的時代背景,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認知。
當時的華國,已經如風燭殘年的老人。
梁先生迫切希望。
華國能夠在年輕人的手上。
破繭重生。
鳳凰涅槃!
而隨著康老師講解後下臺。
張截重新回到了大家的視野中。
緊接著。
前奏開始響起。
意外的,樂器聲,只響了一秒左右。
然後便是一陣孩童的朗讀聲,開始在大廳內迴盪:
“少年智則國智
少年富則國富
少年強則國強……”
聲音清脆。
卻充滿了堅定。
瞬間。
好多剛才在康老師的講解下,還沒明白,《少年說》這篇文章,到底想要表達什麼觀念的觀眾們。
突然間懂了。
無論是《明日歌》的勸學子們珍惜時間,還是《少年說》的望年輕人們勇於進取。
其實,都是為了國強。
國強民自安!
立馬。
無論是諸多在現場的年輕觀眾,還是無數電視前的學子們,都迅速鄭重了起來。
他們只覺得,一個厚重的擔子,忽然壓在了自己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