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飛和張誼兩人立即跑步過來。
史密斯校長問道:“後座力承受得住嗎?”
宋鴻飛回答:“報告長官,沒有問題。我們事先進行過最大藥包的實彈射擊試驗,完全承受得住。”
史密斯校長點了點頭。
他把目光轉向遠處連綿的群山和森林,說道:“你們也早已事先勘察好了行進的路線。”
宋鴻飛回答道:“是的,長官!”
這時,愛德華准將問道:“如果對方已有防備,在你們行軍途中設下了埋伏,並且進攻的紅軍及時回援進行反包圍,你們又如何應對?”
宋鴻飛擲地有聲,答道:“其一,我們進軍、撤退都事先制定了一條主要、一條備用的兩條路線,並且派出多個偵察小組在時刻監視紅軍動向,對方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掌控之中。如果紅軍A、B連即刻回援,那麼他們對藍軍基地的進攻自然瓦解,這就已然達到了我們的目的。其二,我機動突擊分隊可以憑藉強大的機動和攻擊能力,將回援的紅軍消滅在無堅固陣地依託的途中。”
宋鴻飛接著說道:“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敵軍薄弱之側後,調動和牽制敵軍,並快速殲滅之!”
“華夏國古代的兵法典故,圍魏救趙!”斯密斯校長微微笑著道,“還有,圍點打援!”
“Yes sir!”宋鴻飛答道。
宋鴻飛和張誼此時心裡也有些暗暗吃驚,看樣子斯密斯校長對中國古代的孫子兵法還有相當的瞭解?
“你們還擬定了特別的通訊聯絡訊號?”愛德華准將按捺不住好奇,又問道。
“Yes sir!”宋鴻飛答道,“由於連一級沒有無線電裝置,我們事先擬定了不同顏色的訊號彈、定向燈光等多種訊號,結合騎馬接力的通訊兵,以表示和傳遞不同的情況。”
接著他笑了笑,又道:“由於行動順利,定向燈沒用上。”
“突擊分隊進攻時機的選擇,是作何考慮?”史密斯校長問道。
“我們選擇的進攻時機是,在紅軍膠著於藍軍前沿陣地的爭奪戰之中、脫身不得之時。”宋鴻飛停頓一下,接著說道,“用我們華夏國一個俗話比喻就是,當一個人在推車上坡時,一匹狼瞅準了時機,去咬這個推車人的屁股,推車人前進不得、又停不下,只得乖乖讓狼吃掉了屁股上的一塊肉!”
史密斯校長和愛德華准將都哈哈大笑起來。
“老貓”想起宋鴻飛之前“去踹英國人屁股”的豪邁口號,也忍俊不禁,憋不住笑出聲來。
史密斯少將又問道:“你認為,在你們這次改裝的‘機械化’突擊行動中,關鍵之處是什麼?”
宋鴻飛認真的思考著,大聲答道:“強大的機動、火力、防護,以及通訊指揮能力,是機械化作戰的關鍵!”
火力、機動、防護、資訊能力正是後世坦克裝甲車輛四大關鍵指標,作為後世G軍校博士的宋鴻飛自然熟知,不可否認,在這點上他佔盡了便宜。不過在那個時候,“資訊”的概念還沒問世呢,他想了想,改成了通訊指揮這個用詞。
史密斯校長、愛德華准將、在場所有的參謀和教官們不禁愕然,都陷入震驚和深思之中。在當時的美軍內部,尚未能完全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塹壕戰的思維中走出來,更別提裝甲部隊這種新鮮事物。
他們誰也無法想象,對於裝甲部隊、機械化作戰這種嶄新的概念,來自東方那個落後華夏國的這個年輕學員,竟然有這麼獨到而又深知灼見的研究和見解?
史密斯校長走回到紅、藍雙方佇列前面,嚴肅堅毅的臉上沒有表情,眼神裡閃爍著寒光,還在怒目相向的雙方佇列,立刻鴉雀無聲。
史密斯校長威嚴的聲音響起:“渡過西點的生涯,你們將來註定是一群在戰場上大放異彩的人,作為一名優秀的指揮官,時刻都要記住:兵者,詭道也!有誰聽懂了嗎?這一句中國古代的兵法典故!”
史密斯校長厲聲說道:“這就是戰爭,戰爭就是要不惜一切的戰勝敵人!勝利即是正義!”
史密斯校長炯炯的目光緩緩掃視過雙方的佇列:“戰場上只有鮮血和鋼鐵,一個疏忽麻痺,付出的將是生命的代價和失敗的恥辱!戰爭從不相信失敗者的眼淚和屍體!勝利者無可指責!”
史密斯校長鏗鏘有力的話語如重錘般擊在所有人心田,久久迴盪。
愛德華准將鄭重地把宋鴻飛的名字記在備忘錄中,並贈予宋鴻飛一把精美的有桑赫斯特軍校標誌的軍官佩劍。
愛德華准將向史密斯校長正式提議:希望兩國軍校在未來適當的時間,開展軍事院校學員間的軍事技能比賽,命名為西點軍校“桑赫斯特競賽”。。。
宋鴻飛一時怔住了:桑赫斯特競賽?後世中始於1967年的桑赫斯特競賽?作為後世G軍校學員我還參加過兩次。怎麼現在歷史發生了改變?恍惚之間,宋鴻飛又彷彿覺得自己的記憶和歷史出現了偏差。
這場演習,如同一場強烈地震般在西點、美軍內部掀起了巨大的震動,餘震久久不曾平息。
往後的日子裡,西點軍校裡眾多的參謀、教官日復一日的進行復盤、推演。
宋鴻飛這次“裝甲部隊”迂迴突擊、步兵分隊小群多路攻擊,也被做為戰例、戰法戰術的教材,在西點的課堂、分組討論、作業中進行仔細的剖析和研討。
從此以後,西點各屆學員的軍事演習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實戰化,越來越玩真的。
美國的各大媒體也爭相報道,紛至沓來的各大報社記者湧入西點軍校,以無孔不入的狗仔隊精神勢必要把宋鴻飛等華夏國學員曝個乾乾淨淨。弄得宋鴻飛和張誼大驚失色,兩人應接不暇,慌忙逃之夭夭。
最後只得透過學校官方出面,以“保護年輕學員、避免捧殺”為理由,將這些無冕之王拒之門外。
桑赫斯特軍校的隊伍尚未返程,訊息已傳回到英國,很快歐洲各國媒體也紛紛跟進報道,在歐洲大陸掀起了一場波瀾。
正深受《凡爾賽和約》制約之苦的德國國防軍中更是引發了轟動,極富探索精神的普魯士軍官團們如獲至寶,當成裝甲部隊和機械化步兵的經典成功戰例和戰術戰法教材,進行刻苦研究。
而當時正在和德國進行軍事合作的華夏國府也大為受益,據說德國軍事顧問團開口指明以宋鴻飛這次“裝甲突擊”的詳細作戰報告作為交換籌碼,華夏國府原本正在和德國艱苦談判中進展不利的某些事項,也因此豁然開朗。
據說那些天,一向刻板、嚴肅的蔣某人也難得和顏悅色了許多,有好多人趁著蔣某人心情暢爽把原本被打退回來的請示、報告又遞交了上去,而心情大好的蔣某人也來者不拒,大筆一揮批示而過。一時間,華夏國軍委會和國府上下的眾多大小人物,都紛紛讚歎宋鴻飛真是個幸運星。
這一點,倒真是讓宋鴻飛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