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侯相會,野心終暴露
烈性犬咬死比熊女子起訴索賠 一聲奈何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張正生在張山陪同下,疾步往府外走,現在能救此危局便只有武威侯了。
在張正生印象中,秦志此人向來低調,也通人情世故,心機深沉,比起尚德喜那個蠢貨,自然是聰明百倍,雖然他是代表秦家利益與他宰相一派鬥了這麼多年,但出格的事情卻一件未做,在朝堂中也可謂是兢兢業業。
雖然是政敵,但張正生對他卻還是很賞識的,大豐現在內憂外患,如若不是秦志坐鎮兵部,籌謀軍事調動,大豐恐怕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張正生心裡也明白,秦志是想扶二皇子李沅乾上位,這樣,他秦家就能獨攬朝政,所以才事事與他明爭暗鬥。
可他是卻沒想到,秦志竟然想用如此過激的舉動扶二皇子上位,這是妥妥的兵變奪權呀。
如果皇上崩了,他秦志起兵奪權還合情合理,可現在皇上可還在呢,這不是與謀反無異嗎,就算是尚家覆滅之時也只是逞口舌之快,說要謀反,但也沒有起兵呀,這個秦志卻正好相反,口口聲聲說著忠於聖上,乾的卻是謀反的事。
張正生此時恨呀,恨自己把秦志看走了眼,恨自己怎麼就沒看出他的狼子野心,更恨的是竟然讓他得了先手。
秦家與尚家不同,尚家族人只是以經商為主,霸佔了鉅額財富,可並不影響各州郡的政令下達,也不握有兵權,這也是為什麼皇上一聲令下,能快速覆滅尚家的根本原因。
可秦家不同呀,秦家長期霸佔兵部尚書之位,把自己的族人全部安排在了各個州郡緊要位置,很多人都握有兵權,一些人甚至還是地方郡縣的軍事主官,這要是秦志一聲令下,那大豐州郡便幾乎都會揭竿而起,到時候這天下還指不定是誰的呢。
所以無論如何一定要趕在秦家兵禍天下之前,把秦志控制起來,現在他已然失了先機,秦志必然有了防備,想扭轉乾坤便只能靠烈千程了。
張正生急匆匆的往外走,路上又碰到了折返回來的梁安。
“車備好了嗎?”
“不,不用備了。武威侯來了。”
張正生一愣,隨即看向梁安身後,果然看到烈千程在下人的引導下正往這邊走來,他此時也顧不上什麼禮節身份了,緊跑幾步,一把抓住烈千程的胳膊就往屋裡走。
“你既然來了,必定是知道發生什麼事了,快隨我進屋,我二人合計一下該如何應對。”
烈千程倒是沒想到張正生還有這麼不拘小節的一面,索性也不客氣了,跟著他直接進了廳裡。
等關上房門,張正生直接把自己密探送來的信件交到了烈千程手裡。
烈千程看完信後,向著張正生抱了抱拳。
“張相,此信可是張家密探送來,你交於我翻看,就不怕露了機密嗎?”
“唉,此時不是說這個的時候,我雖是張家人,但也是大豐子民,又是當朝宰相,不能看著秦家讓大豐山河盡碎,武威侯也是明眼人,應該能知道我所想。”
烈千程點了點頭。
“既是這樣,那我也不藏著掖著了,秦家之事我早有所察覺,暗地也佈置良久,只是未想到,秦志的動作竟會如此之快,還有些佈置並未妥當。”
“你早有佈置便好,咱們長話短說,既然你未佈置妥當,那可用得上老夫的地方。”
“自是用得到,我來此便是此目的。”
“快些說來吧。”
烈千程掃視了一眼在場的張山和梁安,張正生趕忙又道:
“放心,這二人絕對可以信任。”
“我當然知道,只是怕他們有意見。”
“他們都聽我的,不會有意見。”
“好,那我便直說了,我想要張相聽從我的命令,還要動用張家在萬京的所有暗中力量。”
張正生一愣,張山和梁安也是一驚。
烈千程此意那是想讓張家的勢力全部為他所用,先不說他的目的是什麼,但如此一來,張家的底牌便要全部暴露了。
張正生皺眉沉思不語,張山卻立刻反對。
“不行,大伯,如此一來我們的底牌就全露了,而且他的動機如果不純呢?”
張正生沒有說話,站起來在屋內踱了幾步,眉頭緊緊皺在一起。
“讓我同意也行,但你要把自己的底細全部告訴我,你可辦得到?”
烈千程淡然一笑。
“有何不可?為表誠意我便先透露一些事吧。”
隨即烈千程把剿滅神風營,活捉秦風的事說了一遍。
三人聽完都驚了,怪不得烈千程會隻身回京,如果此事被秦志知道了,那絕對會立刻叛亂。
“你的意思是說,秦家早就有了謀反之意?”
“正是,還不只這些,前幾日我得到訊息,秦平在一次酒宴中喝醉了口出狂言,說自己以後便是皇親國戚,位極人臣,張相可懂他的意思?”
張正生沉思片刻,臉色又是大變。
“秦平是秦志的心腹大將,又被安排在了御林衛中,此子雖行事囂張一些,可並不是滿嘴說胡話的主兒,如果他真這麼說了,難道,難道,秦志的目的不是扶二皇子上位,而是想自己做。。。”
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但在場的幾人卻都明白了,尤其是張山和梁安,幾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幾人都沒有想到秦志的野心竟是如此之大,原來一直支援李沅乾只是幌子,真正的目的是他自己想做皇帝。
幾人都未再說話,等了片刻之後,張正生一拍桌子怒喝道:
“如此亂臣賊子,其心當誅,不,當誅滅九族,秦家不死,大豐難安!”
烈千程點了點頭,又繼續道:
“今日既是敞開了天窗,那我便再多說一句。張相是聰明人,烈某也不笨,張相的目的是想扶五皇子上位,可扶幼子上位,無法理政,張相必然要輔政,可張相就不怕被千夫所指,留下罵名嗎,我意到如此,張相該是明白。”
張正生沉默片刻,面露堅定之色。
“我張正生明人不說暗話,確實是此意,但天地可鑑,我只是為了大豐,為了天下百姓,說句大不敬的話,聖上的身體已不堪重負,恐怕是時日不多,大豐內憂外患如此境況,與聖上關係莫大,扶幼主上位雖是不妥,但皇族後繼之人哪有能擔此任者,若是扶一昏君,我寧願受千夫所指,扶一能為我所控的幼主,我並無私心,也是想救大豐於危難之中,即便擔此罵名我也不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