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件事也不得不說是先帝,太上皇選的實在是太好了,給自己的太子選了一群優秀的人!這一群優秀優秀到在造反的時候,如果不是太子出了問題,他們這幫人還真的就把天給掀了!在當時,滿朝的文武百官,全都和太子徹底翻了臉,而太子和他們翻臉的原因,就是因為太子想要改變稅制。
畢竟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廣大了,又有那麼多的國家,所以這個世界其實是屬於一種春秋戰國時期的態勢。
只不過從幾十年前開始,這種態勢就有了緩和的餘地,中原各個王朝之間的戰爭也越來越少了,而草原蠻荒之地,這些年也都處在一種水草豐美的時期,就這麼說吧,在當時已經有13年沒有下過雪了。
也就是在這個時期,整個國家都開始走向了下坡路,然後太子就決定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改革,他提出了類似於明朝一條鞭法和清朝雍正改革的諸多建議,結果這些建議一提出來就招致了滿朝文武的反對。
就連當時的太上皇對此都非常的反感,然後太子的那些兄弟們全都不甘寂寞的鬧了起來,到了最後太子已經落得滿朝皆敵的下場了,甚至都直接的被天子給廢掉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廢太子直接喊出了,天不順我,我便開天;地不從我,我便辟地;朝野不奉我為君,我便換一個朝變一個野,總叫它滴水穿石,鐵樹開花!最後就帶著賈家的人,和他的那些從小一起長大的勳貴親信們一起造反了。
至於造反之後的結果,就是被賈代善和賈代化倆兄弟給平了。
準確的說是兩兄弟聯手打服了廢太子,廢太子見大勢已去,為了不受辱,就直接自殺了,然後賈代善帶著人,去辦了自己的兒子,最後還親自出手把自己的兒子給廢了!不過他自己也是因為這件事鬧的五癆七傷,卻根本不敢找人給自己治傷,直到把自己活活耗死。
賈代善在死前特意上書,希望自己的長子賈赦襲爵,次子賈政授工部主事之職,同時賈政居賈府正廳榮禧堂,可以說這就是把自己的大兒子給廢掉了。
當時還沒有退位太上皇感其功勞就把這件事給允許了,隨後也就是四王八公十二侯整整一代的繼承人全都被廢了,如果不是因為四王八公十二侯都是開國勳貴,而且各個手裡都是有些兵馬的,當時的天子都想要把這些家族全都給滅了。
只不過最後他也是沒有什麼機會了,因為在太子死後,他的那些兒子們一個個的全都鬧起來了,甚至鬧起了好幾場兵變,最後他不得已把噹噹時一直都在修道的當今推上了皇位,然後他自己就隱居幕後成了一個太上皇了。
而當今上位之後對於四王八公十二侯也沒有進行絲毫的處理,但是也沒有絲毫的重用,在當今的手裡獲得重用的都是些從科舉上來的文官,至於捐官和萌補官都是沒有什麼機會的。
也不知道為什麼這一次,賈璉的捐官就這麼多上位了,在林如海的心裡其實也是有一些波濤洶湧的。
他總感覺後面好像有什麼事情不對!不過在知道了賈家人已經有兩個人到了揚州之後,他也是一路日夜不停的行舟走馬,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來到了揚州,不過這一路的舟車勞頓,在到達揚州之後,他那妾生的小兒子就直接的病倒了。
為此林如海在到任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遍訪蘇杭名醫,想要為自己的兒子治病,結果整個蘇杭的名醫在看完了林如海小兒子的病之後,全都表示,小公子病入膏肓,已然藥石無靈了。
最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林如海的小兒子就這麼的去了!在這種情況下,林如海只能夠把自己的女兒當兒子來養,為林黛玉找來了一名西席先生,教林黛玉讀書習字,只不過這一切全都做一個假充養子之意,瞭解膝下荒涼之嘆而已。
而他招來的那名西席先生還是原著裡的那位賈雨村,這位還是在這個世界還是犯了貪酷之弊,在他離職的時候也依舊他手下的那些官員全都在歡欣喜悅,畢竟,沒有什麼人想在一個酷吏手裡下幹活的!因為在酷吏手底下幹活,幹好了沒有好處,幹壞了小命都難保,所以誰都不想在酷吏的手底下幹活。
所以賈雨村依舊是被趕出了朝野,現在一路觀花賞景的,到了揚州,然後也是一病不起了!現在雖然病好了卻也花光了身上的盤纏,沒有辦法只能夠跑來林如海家做一個西席,教林如海的女公子讀書了。
不過賈雨村雖然是教人讀書,但也不是沒有什麼想法的,畢竟林如海是第二代榮國公賈代善的女婿,而揚州府的通知還是他的內侄,江都府的支線,又是他的舅兄!所以賈雨村覺得可以藉由林海,在重登官位,因此他在教林黛玉的時候倒也是用心來交的,一年多的時間裡教會了林黛玉三百千,同時還學了一些毛詩,還有半篇的論語雖然都是不求甚解,可是一年時間能學這麼多,也讓賈雨村覺得林黛玉真是錯生了女兒身!如果林黛玉是個男兒郎的話,那肯定是個讀書種子!甚至林家也有可能再一次的出現一位探花郎!只可惜這才剛剛交了一年多的時間,賈敏就因水土不服病重了,林黛玉為表孝心,只能親自侍奉湯藥,就讀書習字的事也就算是荒廢了,所以賈雨村又閒了下來,無事的時候就只能一天到晚的四處遊玩去了。
這一日一路無聊閒逛的來到了城郭之外,想要去鑑賞一番,揚州城外的村野風光,畢竟他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全都在揚州城裡面待的,根本就沒有在外面行走所以對於城郭之外的景觀,卻是從來沒有看過。
然後閒庭信步的來到山環水轉,茂林深處,看到了一處門巷傾頹,牆垣朽敗的寺院。
寺院大門有一匾額,題的“智通寺”三字,門旁又有一副破舊的對聯,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賈雨村看到這幅對聯,覺得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義深遠,他也是遊歷過不少的名名山古剎的,倒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對聯,技術上能進去看看這個對聯是個什麼樣的鏡頭,結果一進去碰到的是一個老態龍鍾的老僧。
這老僧耳聾卻昏,齒落舌鈍嗎,所答非所問,根本就說不清楚的對聯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見狀賈雨村,也是心中煩悶就直接離開了智通寺,尋得一處荒村野店準備去那裡上沽上兩壺小酒,看一看這鄉野趣味。
結果他一進酒肆就看到了一個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