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卻也會讓那些投靠秦綱的人感受到危機,最後只能是死心踏地的跟隨著秦綱一起幹。當然,前提是秦綱能夠逃出去。

若是秦綱沒有逃走,追隨他的人,最少有七到八成是要被斬首的,甚至抄家滅族。可現在,李長風不能這樣做了。

收賣人心才是最重要的,一些可以饒過一命的,留下一命。這樣的話,那些追隨秦綱反叛的人,就會看到希望,關鍵時候會選擇投降。

可若是將人殺光了,秦綱那些追隨者怕是會擔心被抄家滅族,可能再無反悔的可能。

不過,這些人留著也不能重用,誰知道他們跟秦綱還有沒有勾結。因此,朝堂的官員怕是要迎來一次大洗牌。

“小心,放心吧,我知道如何做,你此去淮南,一切小心,趙永的鎮威軍後軍五千人,你帶去吧!也能夠保證你的安全!”

李長風對江凡關切的道。

如今的李長風,在除掉了秦綱之後,可謂是大權在握。幾乎是獨霸朝堂了。

不過,他對江凡的態度,卻是讓江凡感動。江凡點了點頭,只是,鎮威軍還有三千人在趙永的帶領下,去追擊秦綱了,一時半會還回不來。

好在,江凡也並沒有急著走,他在等最後的結果,也在確定最後的安全。女帝只要回到宮中,他就可以放心了。

他本想回一趟京城的,好久沒看到女兒了,心裡怪想念的,但是,最後,他放棄了這個想法,一來一回,太折騰人了。只能是等解決完淮南之事,再說了!

李長風這時開始處理起秦綱留下的一眾朝臣,三位尚書是秦綱的死忠,當然是死路一條。

至於其中還有十來名死忠於秦綱的,則是全都跟三部尚書一樣,被判了個斬刑,明天午時在東門菜市口行刑。

十幾名秦綱的死忠跌坐在地,眼裡充滿了震驚和後悔,還有濃濃的畏懼。

至於剩下的那些人,判流放的流放,願意改邪歸正的,則可以留下來任用,但不會任用的重要崗位上。

於是乎,整個朝堂的官員幾乎縮水了近半,三部尚書更是直接空了出來,至於這三部尚書的位置,將由李長風等人一起商議推舉,再由女帝認可。

另外,那些秦綱一派的官員,家眷只有三位尚書的逃走了。剩下的家眷全都留在了京城。哪怕其中十幾名秦綱的死忠,他們的家眷也沒有逃走。

倒是秦綱的家眷,沒有一個留在京城的,等到李長風派人去抓拿時,除了府中的奴僕還在,家眷全都從地道逃走了!

這樣的情況,讓那些死忠於秦綱的官員恨得牙癢癢,他們將秦綱的全家都問候了一遍。

像他們這些死忠,不僅自己要被斬首,連家人都得死。抄家滅族啊!

那些活下來的人,則是萬分的慶幸。不過,因為家眷之事,再加上秦綱獨自逃跑之事,讓跟隨秦綱的人,心裡對秦綱的品行很是不恥。

若是給他們再選擇的機會,這些人只怕絕對不會再追隨秦綱。

就在李長風處理秦綱遺留下來的問題時,趙永帶著手下的鎮威軍三千後軍將士歸來。

只是,趙永神色明顯有些歉疚,還有一絲挫敗跟不甘。看到江凡,他從馬上下來,跪倒在江凡面前。

“少保,我們眼看著就要追上秦綱了,可秦綱將手下的大軍扔下纏住我們,自己跟幾百親信逃走了,有人在前方二十多里處接應他們,再加上他們準備了戰馬,所有,末將追到時,他們騎著戰馬逃走了!”

江凡聞言,怔了怔,嘆了口氣,他其實心裡也隱隱猜到了,從李長風派人竟然沒有抓到秦綱的三部尚書的家眷時,他就知道,秦綱擔心自己會失敗,所以做好了準備。

可能,在所有人來到南門時,他們就偷偷從自家地道逃走了,若是秦綱成功,他們會回來,若是秦綱失敗,他們就真的逃走了!

一旁一邊讓人處理秦綱一派朝臣,一邊陪著江凡的李長風聞言,也是嘆了口氣,以秦綱的奸詐,又怎麼可能沒有留後手呢。

如今,秦綱雖然逃出了京城,但以他在各地的佈局,只怕很可能在短時間內,發動反叛。就不知道他發動的反叛,能夠造成怎麼的影響。

不過,最少將他趕出了京城,目前來說,還是值得慶祝的,不然,讓這貨留在京城,始終是一大威脅,而他離開了京城,威脅雖然也大,但相對來說,卻又比在京城小!

“老太師,京城就拜託你了,淮南水災之事,若是不解決,很有可能會讓秦綱利用。等我解決完水災之事,再回來解決秦綱。”

江凡對李長風道。

李長風聞言,點了點頭。他對江凡擺了擺手。

“去吧,放心,京城我會守好的,除非是我死,京城絕對一切無恙!你自己小心一些,淮南那邊如今匪患極多,還有情勢錯縮複雜,小心秦綱在那對你出手。”

江凡點了點頭,他點齊五千鎮威軍後軍,朝著淮南那邊趕去。

京城這邊,該殺的官員殺了,留下的也留了,反正在秦綱反叛的第二天,殺得人頭滾滾。

李長風更是將秦綱反叛之事,以快馬加鞭之勢,傳遍了整個大夏各處,讓報紙報導。

一些本倒向秦綱的那些官員,嚇得開始搖擺不定,有些膽小的,甚至斷了跟秦綱的來往。

沒辦法,秦綱這人敗了,再加上此人為了自己活命,將跟自己一起的兄弟全都拋棄出賣,這樣的人,又怎麼得人心!

因此,秦綱這邊逃出京城好長一段時間,竟然沒有半點動靜,也不知道秦綱是被那些依附的人給弄死了,還是沒有人願意跟他一起造反。

而朝堂這邊,因為秦綱一派的倒臺,追隨秦綱的人被清掉了近一半。空出來的官員,則從李長風一派中候補。

其中李子禾、黃光信、顧城都被提撥了上來,甚至連趙德才,也被招回京城,任了刑部侍郎。從一個六品的縣令,直接連升數級,成了三品大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