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利國利民的好事
布衣兇猛1-36集免費看 登臨九霄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老師,我……”對上李長風失望的眼神,趙德才神情惶恐,連想要解釋。可後面的話,在李長風轉冷的目光下,又咽了回去。
他只得作罷,隱晦的看了眼江凡,他眼底閃過絲恨意。
李子禾淡淡看了眼趙德才,搖了搖頭,目光淡淡看著他,趙德才雖然不爽,但還是乖乖跟著李子禾離開了廚房,兩人一起走到了院門外。
江凡看到了他眼底的那絲恨意,心裡有些莫名,自己好似沒有得罪這貨吧,這傢伙怎麼一進來就針對自己。
現在更是將他得罪死了,搞不好,以後這貨還有可能會給他使絆子。想到這,江凡心頭湧起一股冷意。
這貨不惹他還好,若是想作死的惹他,江凡不介意讓他後悔莫及。他不惹事,並不代表他怕事。
“小友莫怪,在這裡挺好……”李長風收回目光,對江凡微微一笑道。
江凡也收回目光,這才正視起眼前的老者,一個眼神就將那高傲的青年給嚇出去,另一名氣度不凡的壯年,也一併出去。
他感覺得出,這老者絕對不是一般人。這時,他想起了李長風這個名字。他聽著總感覺有些熟悉,一時間又想不起來。
不過,突然,他靈光微閃,想起了這個名字,李長風!當朝太師不是正叫李長風嗎?
聽說,此次朝廷欽天監觀星,說桃城會遭遇百年難遇的雪災,他親自出馬來桃城預防雪災的。
想到這,江凡已經對眼前老者的身份瞭然,他站起身,恭敬的對老者躬身行了個禮。
“草民江凡見過太師大人。”
此時因為江凡要招待貴客,王嬸並沒有在廚房,也沒有讓其他人靠近廚房,江凡倒也不怕會讓別人發現。
他只是想不到,這位太師大人,竟然會找到他這來,不過,想想昨天在府衙公堂黃光信的表現,再到後面從內堂傳來的那一聲輕喝。
江凡隱隱知道這位當朝太師為何會出現在這了。對方是衝著自己來的,或者說,是自己那兩位詩詞,引來了這尊大佛。
江凡不知道自己是該高興,還是該說自己倒黴。有點可以肯定的是,這位太師對自己暫時還沒有惡意。
以對方在民間的風評,這位太師可是位好官,在朝中,若不是有他在,只怕,整個大夏朝將會由奸相秦綱一手遮天。
李長風聞言,臉上神色淡然,他想不到江凡會如此篤定自己的身份。除了自己只是報了個名字之外,似是並沒有其他表現吧。
一個名字就能夠聯絡到自己的身份,又如此篤定,他感覺眼前的江凡,心思縝密又觀察入微。絕對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江小友不必多禮……此間只有李長風,沒有當朝太師……不知江小友以為如何!”
李長風倒也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他抬頭看著江凡,神情間帶了一股別樣的意味,他倒是想看看江凡在知道自己身份之後,會是什麼樣的表現。
特別是剛剛發生了候慶文之事後,江凡在知曉自己的身份後,會做何反應。
“李先生所言極是,晚輩自當遵從……”江凡笑了笑,回道。他連稱呼也改了。
他也不是什麼矯情的人,更不會因為對方是太師身份,也顯得拘謹。
在他眼裡,江凡更希望眼前的李長風是位品行高潔的長者。自己若是瞻前顧後,反而落了下乘,還會被人看不起。
看到江凡這表現,李長風不自覺的點了點頭。不卑不亢,進退有據!心性方面絕對是他見過的人中,最讓他欣賞的一個。
“江小友,不知道你這辦的是……”見江凡並沒有提起剛剛之事,李長風特意引導道。
江凡聞言,心頭微動,他笑了笑道:“只不過是開了一個印書的工坊,李先生若是有興趣,不若晚輩帶你參觀參觀。”
人家是當朝太師,江凡也不怕對方將自己這手藝學了去,若真學去了,倒也算是造福天下讀書人了。
沒有了這個賺錢的門路,江凡手上賺錢的門路還有許多,也不在乎這點了。
而且,太師看了,對他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李長風聞言,頓時有些詫異和吃驚,他還是第一次聽說印書這個詞。而且,印書也能夠建起一個工坊的嗎?
在他的認知裡,大夏的書大部分都是抄錄的,甚至一些宮廷典籍也都是靠人抄錄下來。
至於那些文人學子讀的書,也都是從外面買的抄錄之書。一些世家門閥的人,還靠抄書賺錢呢。
因此,大夏的書都賣得極貴,不管是學子學的那些四書五經,就是一些話本小說,也是價錢極高。
這當中,要數學子們讀的四書五經最貴。許多大夏適年之人,因為買不起書,誤了學習,不然,整個大夏絕對人才濟濟。
他心裡也不由得升起一股好奇,
“如此,甚好……只是,這樣你就不怕自己的技術外流!”李長風對江凡笑了笑道。
“李先生想看,晚輩自當成全,若是這技術讓李先生學去,晚輩倒覺得這是件幸事……”江凡笑了笑,起身對李長風做了個請的姿勢。
李長風詫異的看向江凡,隱隱有些明白江凡話裡的意思,但又有些沒有想太明白。
不過,江凡的態度倒是讓他很受用。兩人出了廚房,江凡將李長風引到了東廂房內。
看著裡面正在印書的工人,李長風微微一愣。當看到那些模板,他眼裡奇光湧動,忍不住上前檢視。
工坊中,那些工人看到李長風去碰模板,有人張嘴想要阻止,但江凡搖頭阻止了對方。
他讓眾人繼續幹活,自己陪到了李長風面前。
李長風仔細研究了一下模板,又看著眾工人在那印書,又將字裁剪開來,再裝訂好,他越看眼睛越亮,呼吸都為之粗重了幾分。
他轉頭看向江凡,眼裡的讚賞更濃,聲音帶了幾分感慨道:
“老夫一直以為江小友才高八斗,沒想到江小友竟然還有如此能耐。你這發蝗,若是能夠為朝廷所用,不知道要造福多少寒門仕子。整個大夏文人的數量,怕也在成倍增加。”
在這個時代,雖然隨著大夏文風盛行,但真正掌控知識的,還是那些世家大族。
百姓因為負擔不起讀書所需的材料費,能夠讀得起書的人,少之又少。
最多也就是為了方便,學一些字,這還是朝廷要求,不然,大夏不識字的百姓,怕是要佔八九成。
這位老太師思想前衛,他深知國家想要富強,首先就是要讓百姓擺脫矇昧無知。
而且,百姓的基數如此之大,若是讀書的人多了,那選拔的人才,將會更多。也可以打破世家門閥對權力的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