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陳允中這幾個月的激進操作,慄養志給予的評價很低,認為這是新官上任亂燒火,不懂裝懂瞎折騰。
偽帝這兩年大搞海貿,財運亨通,如果可以輕易遏制,陸彪早就行動了。粵南不會鬧成這樣,更輪不到陳允中來接任知府。
經過下龍灣一役,慄養志的心態變得越來越保守。高雷廉三府實力弱小,悶頭恢復是當務之急,應該低調做人,絕不能做出頭鳥。
正如李忠良所說,把明軍主力引向廣州,讓實力更強的尚可喜吸引火力,是最明智的策略。
聽到使者提出要買船,他想起李忠良與他分享過的一條情報:安南老街參將麻福初次遇到明軍時,曾主動將所有江船送給偽帝。
從此以後,明軍沒對老街發起過任何進攻。麻福一直保持獨立,直到武公悳投降,才搖身一變,成為大明的參將。
慄養志對此思考過很長一段時間,最後大徹大悟,將這個主動繳械的策略稱為“安全宣告”。因為沒有了江船,老街軍就無法襲擾明軍補給線,威脅性大幅下降。
只要目標沒有攻擊性,又像刺蝟一樣又臭又硬,偽帝多半會失去進攻的興趣,將視線轉到其他地方。
如今明軍已佔領海南島,通向廣州的障礙僅剩下雷州水師。只要沒有船,失去襲擾明軍補給船隊的能力,雷州城在偽帝光復清單上的位置自然會大幅後移。
如果能好好和偽帝做生意,不妨礙他收糖賺錢,位置還能繼續往後靠,直到佔據倒數第一、第二的安全位置。
既然梧州、廣州都不給糧餉,高雷廉鎮明哲保身無可厚非。慄養志對禍水東引沒有心理負擔,心思很快放在如何提高收益上。
慄養志和天子做過交易,知道討價還價不會觸怒對方,所以放心和謝大昌談條件,最後得出一個很具體的合作方案。
首先,賣船可以,但是不包括艦載炮。他會以增強府城防禦力為藉口,把數十門大口徑火炮全部卸上岸,架在雷州城頭。
其次,天子要同步收購他手裡的糖貨,不能低於給老百姓的價格。
最後,他還要採購一批燧發槍和鐵殼手榴彈,數量要足以裝備一個步兵營。
朱由榔聽完謝大昌的轉述後大感驚訝,連嘆對方已非吳下阿蒙,居然懂得捆綁銷售了。
“慄養志的腦子還是靈活的,能想到找朕買槍、買炮,有點意思。”
鄭經到瓊州後,對所有事物都感到新鮮。東宮太子還沒抵達瓊州城,他有大把時間到處參觀。
其中最令他感興趣的,就數御林軍的新式裝備,尤其是燧發槍和鐵殼手榴彈,讓他愛不釋手,仔細把玩過好幾次。
在他看來,這些武器威力驚人,都是當世利器,應該嚴格管控,最好全部留在朝廷官兵的手裡。
之前向暹羅出口就算了,畢竟是盟國,又遠隔重洋,對大明沒有直接威脅。至於賣給清軍,那是萬萬不行的,價格再高也不可以。
一旦清軍拿到這些新武器,就有可能對明軍造成重大損失,再高的收益也不足以彌補對軍隊造成的傷害。
如今慄養志竟異想天開,向大明購買這些先進武器,他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見天子沒有直接拒絕,好像還有“可以考慮”的意思,他連忙大聲勸諫:“陛下,此事萬萬不可!”
“嘿,慄養志不知道價格,以為都是些便宜貨,隨隨便便就裝備一個營,太天真了!”朱由榔笑著揶揄,語氣中充滿鄙視。
按照賣給暹羅的友情價,一把燧發槍的售價高達十幾兩,鐵殼手榴彈更不用說了,每一顆扔出去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對於武器出口,朝廷還要收三成的關稅,這不是慄養志這種窮鬼能買得起的。
雷州的鎮標營人數高達兩千,十艘戰船也就能換五、六百把燧發槍罷了,遠遠達不到裝備一個營的數量,至少做不到人手一槍。
“陛下三思,價格再高也不能賣啊。與其賣給慄養志,不如賣給微臣。他出多少錢,微臣願意出雙倍,不……三倍!”
“哈哈,愛卿說笑了。閩王是朕的左膀右臂,怎會有限制呢?你直接派人去志靈城,找軍火商談價採購即可。報朕的名號,可以有八折優惠,不用出雙倍高價。”
鄭經尷尬道:“微臣不是這個意思。微臣是擔心敵人拿這些武器來對付我軍,這樣我們的損失會很大啊!”
朱由榔不置可否,轉頭向張北海問道:“你看如何?”
張北海聳聳肩,不屑道:“他們現在多使用澳門產的火繩槍,換成燧發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雷州清兵每月才操練一次,就是拿金箍棒,也打不死人。”
鄭經暗暗點頭,感覺自己的信念有些動搖。
廈門那邊也有火器營,他知道火銃手必須嚴格訓練,否則上陣時就會手忙腳亂,不但打不準、打不快,槍械還可能因為裝藥失誤而炸膛。
如果經常進行實彈訓練,槍械就會損耗得飛快,槍管會變形,或者產生肉眼難以發現的裂痕。
他猜測燧發槍這種精密槍械更加嬌貴,機簧、燧石等部件也許多練幾次就得更換。
當然,也可以用普通的火繩槍進行訓練,戰時再換成燧發槍,這樣槍械損耗就會小得多。不過火藥消耗是無論如何也避免不了的,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把爆炸過的火藥回收。
朱由榔對部下充滿信心感到很高興,又向眾人分享了一條重要情報。
尚可喜正在廣州城籌備軍器廠,地址就在白雲山腳下。下龍灣之戰兩軍在造船廠附近打得激烈,少數燧發槍和鐵殼手榴彈被清兵繳獲。
那些清兵回到廣州,把明軍的新式武器吹得天花亂墜,彷彿攻不下造船廠、鑄炮廠,完全是因為武器不行,而不是他們不夠英勇。
尚可喜把玩過這些新武器後,對那些將領的說辭表示認同,然後立即下令籌備軍器廠,自己生產燧發槍和手榴彈。
廣州面臨的防禦壓力越來越大,他已顧不得朝廷猜忌,迫切希望追平兩軍在武器方面的差距。
燧發槍、手榴彈都不是很複雜的東西,有可以參照的實物,仿製並不困難。尚可喜很有錢,用不了幾個月廣州就能生產自行這些器械。
朱由榔對此有些擔憂,然而並沒有辦法阻止。既然如此,只能坦然接受這個事實,然後從其他角度擊敗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