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高速路口和火車站的停靠點不是隨處設定一樣,星門也不是每個星系都有的。

它作為一種同時具備高技術、高政治意義和高軍事價值的單位,往往十幾光年才有佈置一座。而擁有星門的星系自然也就會成為這十幾光年內的經濟和交通中心。

伊莎給李斌講述著十四軍團掌握的關於星門的資料,同時不無遺憾地看著死寂的星系圖:“看起來這個星系內並沒有除咱們之外的活人了。”

“像坦法這樣還存續的殖民地實在太少了,大崩潰發生的時候,英仙座星域大部分勢力都沒有準備,否則的話如今的星區應該會更熱鬧些。”

李斌安慰著伊莎,艦隊一點點靠近星門。

那座業已沉默的星門,即便相隔甚遠,也能在探測器中顯示出清晰的圓環模樣。

作為星際國度的交通命脈,星門並不是什麼小東西。恰恰相反,它是一座巨構建築,圓形的星門直徑接近舊日地球直徑的三分之一,無數的金屬訊號環繞著它運動。

即便已經沉寂多年,即便缺乏維護,但星門主體結構依舊儲存完好,除了表層塗裝滿是褪色斑駁,構成它的合金和裝甲本身在投影中甚至都看不出劃痕。

“震撼人心的人之領管制科技。不管什麼時候看,都美得讓人心碎。船長,我強烈建議艦隊在星門附近駐紮,給科研團隊足夠的時間解析星門技術。”

尼古拉的聲音在公共通訊頻道響起,在看到星門後他躁動的科研心就癢了起來。

然而話剛說完,頻道里便響起推搡聲,以及陳洛咬牙切齒的聲音:

“你能不能長點心吶!團隊就這幾百號人,你研究你馬呢?還研究星門,速子科技暗戳戳研究多少年了?有效果不拉?就你這麼點人這麼點裝置,還研究?你快閉上臭嘴!”

於是尼古拉的頭像飛一般在頻道里亮起,又飛一般地熄滅。

半天后艦隊抵達星門前,這座毫無活動跡象的環形結構由堅不可摧的材料構成,是上個時代的遺物。

飛船正在穿過廢棄的星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