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老本行
從王府裡養雞開始的小說 放過我家阿肥吧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吳有德臉色一變,沒想到王妃竟然如此記仇,恨、怒、羞、憂、尷尬,多種情緒交織,他連忙跪下道:“老奴有眼無珠,請王妃恕罪。”
你哪是有眼無珠,你是純純的狗眼看人低。楊秋秋低眉看了眼跪著的吳有德,冷冷道:“起來吧。”
吳有德老老實實的站起身來,對著楊秋秋躬身道:“老奴前些日子的無禮,請王妃責罰。”
“人啊,不能沉迷於過去,要向前看。”
吳有德當然明白楊秋秋的意思,連忙道:“老奴醒得,以後一定擦亮眼睛。”
說完連忙指著身後的人道:“其中四位王府護衛是王爺賞給王妃的,負責您的安全。另外十位僕人和侍女,奴才帶來幫王妃修繕屋子和開墾菜地。”
楊秋秋看了眼四位身穿黑衣,精神飽滿的護衛,心中明白這是來監視自已的,這位王爺很不放心自已嘛。
不過楊秋秋也沒在意,原身可能沒有意識到,但現在的她很清楚,其實她的身份也很重要,樂永劼想要爭那個位置,錢同樣是必不可少的,她如果莫名其妙死了,楊家這個“財閥”是否還會支援樂永劼這個明王還是個未知數。
如今的武國是盛世,但楊秋秋以後世的眼光看來,還是有問題的,老皇帝太過仁慈,對他的每個兒子和女兒都很疼愛,導致老大這個太子雖然強,但沒有絕對的壓制力,他還有六個已經成年,且大權在握的弟弟都在虎視眈眈。
甚至隨著時間的推移,後面的皇子也會逐漸長大,逐漸封王掌權,一旦隨著老皇帝越來越老,對朝堂掌控力的逐漸衰弱,立刻就會出現堪比前世大清般的“九子奪嫡”。
“那就留下吧,本宮的安全有勞四位了。”
楊秋秋對著四位護衛客氣的點了點頭。
“屬下顧成、南宮獨、王大全、李明豐見過王妃。”
四人連忙行禮。
“不必多禮。”楊秋秋知道這四人是她無法拒絕的,所以很客氣,接著招呼身邊的楊小花:“小花,你帶著他們去幹活吧。”
“是!王妃。”楊小花很開心,雖然她不清楚王妃昨日和王爺談了什麼,但王妃揚眉吐氣了,她的腰桿也就直了。
“吳總管,你去忙吧,本宮乏了。”
“是,老奴告退。”
吳有德擦了擦額頭的汗,眼前的王妃似乎和以前不一樣了,讓他完全猜不透,不過他也管不到,只知道任務總算完成了。
顧成和南宮獨一左一右站在了“天后宮”的門口,王大全和李明豐則是離開了,楊小花則是風風火火的開始給一群人分配任務。
楊秋秋知道,這四人大概是兩班倒了,看來樂永劼對自已真是夠重視的,她自嘲一笑,隨後來到書房,開始看書。
穿越前的楊秋秋是大專畢業,很普通的一個姑娘,進過電子廠流水線,也曾996的幹過銷售和客服,最後厭棄了資本家的壓榨,用一生的積蓄辦了個養雞場,最後雖算不上富裕,但也算實現了小康,未來致富應該也只是時間問題。
只是沒想到,一場地震,中斷了她的致富之路,直接把她送來了這個陌生的地方。
“呵,不得不說我的運氣還算不錯,穿越成了大富豪家族的女兒,又當上了親王的王妃,至少起點還不錯,可以少奮鬥三十年。如果穿到窮苦人家,三天餓九頓,或者明朝朱元璋一樣的開局一個碗,可就搞笑了。”
楊秋秋獨自坐在書房裡,自嘲的笑了笑。
這個武國可不是2024年的華夏,窮苦人家至少可以靠雙手養活自已,雖然也有資本家的壓榨,但被欺負了至少還能打妖妖靈搖人,但在這裡...底層的百姓連活著都很難,指不定什麼時候突然就因為得罪了某個有些身份的人,就被刀了。
如今的楊秋秋只有原身的記憶,對於這個世界的瞭解還是太片面,所以還是決定多看書,多瞭解相關的東西,她想要努力的掌控自已的命運。
書上記載著這片中原大地的歷史和華夏差不多,都是分分合合,如今這個時代,中原三分為武國、夏國和乾國,三國外面則是無人去過的大海和荒漠。
武國立國已有一百二十餘年,歷經四位皇帝,坐落在中原大地的東南方,左臨無邊大海,右臨夏國,北臨乾國,國土面積在三國之中排在第二,財力也是第二。
夏國已有一百六十年的歷史,位置在武國的西邊,南方是大海,再往西則是無垠的荒漠,他們這個國家最小,卻是最富。
而乾國則在武、夏兩國之北,他們立國在草原之上,只有五十年曆史,如今的乾帝陶正氣是乾國第二位皇帝,是三帝之中最年輕的,只有二十七歲。
乾國的兵力最強,佔地也是最大,但多數領土是極北的苦寒之地,所以他們五十年來一直在覬覦南方的富饒,時常領兵南下,但都被武、夏兩國聯手擊退。
和夏帝、武帝安居樂業的想法不同,對於乾帝陶正氣來說,他最大的夢想,就是在有生之年一統中原。
楊秋秋看著書上的地圖,三國的外面,東和南是海,西是荒漠,北方則是一片未知的極北苦寒之地。
對於武國的皇帝來說,乾國不跑來揍武國,他們就燒高香了,從沒想過穿過乾國去極北看看。
楊秋秋也有些好奇,穿過大海或者荒漠,外面是什麼呢?會不會是高鼻子藍眼睛,嘴裡說著嘰裡咕嚕鳥語的外國人?
“嘿嘿...”
楊秋秋自娛自樂的笑了笑,因為原身不愛看書,她書房裡書的種類不多,但也算對這個世界有了些瞭解。
“可惜了,要是早穿越個十年,我必是名滿天下的大才女,讓那林月清靠邊站,哎。”
楊秋秋不禁又輕嘆一聲,憶起往昔在校園的時光,那時的她亦是“文韜武略”兼備,唐詩宋詞出師表,那是背的滾瓜爛熟,然而曾經熟記於心的那些東西,現今卻已遺忘的一乾二淨。
“只能繼續老本行了。”
楊秋秋放下了手中的書籍,決定繼續養雞。
在這個百姓食不果腹的時代,雞真的是好東西,說句難聽的,只要雞夠多,就足以打造一支強力的軍隊,甚至支撐一個王朝!
對比一下常年吃雞的成年人和食不果腹的成年人就知道,雙方的戰鬥力不是一個級別的。
但是就楊秋秋所知,在華夏的明朝,一斤雞蛋可以換五十斤大米,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實現雞蛋自由。
所以對於養雞,楊秋秋雖然是專業的,但這個年代沒有現代那些專業的飼料,雞蛋的產量低,雞崽的孵化率也低,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
慢慢來吧,咱們發家致富就靠養雞了,楊秋秋笑了笑,初來乍到時候的害怕淡了許多,她對未來也有了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