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兒:就這也敢找自己麻煩?

自己才只是動動口還沒有動手呢。

宋大嫂看周圍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還有好幾個站在了李桃兒那邊,越發的看不上宋老太太,不過還是得維持自己的好形象,柔聲對宋老太太說道,

“娘,既然弟妹不認我們,我們也沒什麼好說的,你也彆氣著了,我扶你過去歇息一下,等會兒還要趕路呢。”

臨走時宋大嫂又對李桃兒說道,“弟妹,雖然你不願意承認我們的關係,但是宋家永遠都是你的婆家,若是你遇到了什麼困難就回來說,能幫的我一定幫。”

李桃兒:???

你這樣說好像和我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一樣。

不過這宋大嫂也是一個能人,村裡人都誇她賢惠能幹,是個好媳婦。

宋老太太名聲就不一樣了,刻薄小氣又刁鑽。

這中間就不知道宋大嫂都做了一些什麼。

這不人群中就有人開始誇讚宋大嫂起來,說她明事理,孝順。

李桃兒表示呵呵。

一旁的宋玉珠急匆匆的跑過來,拉著李桃兒,“我聽他們說那邊又有人來找麻煩了,娘你沒事吧?”

李桃兒環視了一下家裡人。

宋老大說完後就和趙月紅站在一邊,不管自己和宋老太太怎麼吵,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宋老二是站在自己身後,一臉著急的看著自己又說不出什麼話來,許招娣在推車裡,李桃兒不讓她吹風。

宋三吊著一根竹籤子在一旁看熱鬧,拉著宋老太太的寶貝大孫子,大有宋老太太敢動手自己就動手的架勢,宋玉珠則是不知去了哪裡。

看來他們還是需要繼續被修理呀。

村長看了一下人數,大多數村裡人都來了。

太陽已經慢悠悠的升了起來。

村長也決定不再等人,讓大家開始走了。

帶路的人是村裡的老獵戶,聽說早些年走鏢局的,傷了腿這才回了家,不過傷已經好了,不仔細看也看不出來腿腳有問題。

村裡人大多數都是一大家一大家的,一家人就是十幾甚至幾十個,隊伍裡面起碼有三百多個人。

由於自家人比較少還有個產婦喝新生兒,就被安排到了中間的位置。

老宋家則是在隊伍的後面。

宋老太太自然不服,也想來中間,被村長教訓了一頓這才委委屈屈的落在了後面,不夠眼裡的恨意李桃兒看的是明明白白。

大家都揹著行李,隊伍前進的速度一點都不快,李桃兒甚至把這當做在郊遊。

三毛也一蹦一跳的,看出來玩的很開心。

他們行進的是已經開拓好的小路,推車和拖車足夠過去。

日頭慢慢的升高,周圍開始燥熱起來。

大家慢慢的也沒了力氣,隊伍中不時有哀叫聲傳出來。

大毛也沒了力氣,由趙月紅背了一會兒再放在了驢背上。

家裡的驢也引起了周圍人的嫉妒,有人陰陽怪氣。

“大毛奶奶可真是大手筆啊,吃飯都吃不上了還買個畜生。”

“對呀對呀。”

李桃兒才不理會這些,儲存體力別讓自己掉隊才是正理。

那人吃了憋也不再開口了。

“娘我走不動了。”宋玉珠嬌聲嬌氣的說道。

李桃兒看了她一眼,“閨女我也走不動了。”

李桃兒倒不是身體跟不上,而是心裡有些折磨,大家沉默的走著,一直重複一個動作十分的機械,在加上悶熱的天氣,更是沉悶。

宋玉珠哪裡想得到這個回答,只好撇撇嘴繼續跟上。

只能說計劃很美好,現實很殘忍。

繼宋玉珠之後宋三也走不動了,他身上還有推車。

半大的孩子李桃兒有什麼辦法,她可不想虐待未成年,自己去拉了推車。

推車上的重量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她還是說道,“只要你們好好的娘就放心了,娘多做點事沒什麼的。”

這一招還是李桃兒從宋老太太身上學到的,做得好不如說得好,既然都做了那不說點什麼豈不是太可惜了。

隊伍走了兩個多小時,村長終於吩咐休息,等躲過最辣的日頭再上路。

李桃兒讓許招娣把墊子給鋪好,大家迫不及待的躺了上去。

歇息了幾分鐘,李桃兒這才起身準備分發糧食。

一個文質彬彬的男子走了過來,“桃嬸我有話想和你說,可否借一步說話?”

來人正是彥錦松。

李桃兒條件反射的看向宋玉珠。

只見宋玉珠臉上有一些紅暈還有一些忐忑不安。

李桃兒跟著彥錦松去了樹木背後。

這一片被蝗蟲吃過,沒有草葉的遮擋別人能夠看到他們,卻不知道他們說了一些什麼。

彥錦松先行了一個禮,拿出了一個布袋這才開口說道,“桃嬸對不住,這是玉珠給的餅子,被我娘收下了,如今糧食可貴,這些彥某受之有愧,還請桃嬸收回去。”

這?

李桃兒看著彥錦松。

這做法可不像軟飯男啊,你這就崩人設了啊。

彥錦松見李桃兒不收,又遞出來一些,“玉珠這做法雖有不對,也勞煩桃嬸不要過多責怪,若是心裡有氣就等安定後,彥某在上門請罪,到時我任您處置。”

原以為這便宜閨女是個戀愛腦,對彥錦松的好都是加了濾鏡,沒想到這本人還真不錯。

李桃兒沒有收下餅子,“既然是玉珠送你的東西,我又怎好拿回來。”

“糧食在現在可是頂頂珍貴的東西,我怎麼能收下,還煩桃嬸拿回去。”

李桃兒不禁有些奇怪,這人和記憶中倒是有些不同。

原身沒見過幾次彥錦松,但是每次都看到宋玉珠在熱臉貼著冷屁股,再加上彥母是個難纏的人,每次見面都要刺撓幾句,宋玉珠還總是要東西給彥錦松,自然就對他的印象不好了。

看來看人不能只相信眼前,記憶只是記憶,只有真真切切接觸了才能瞭解一個人。

不過李桃兒還是有個疑問,“既然你現在不願意把東西收下來,那為什麼以前玉珠給你的東西你都收下了呢?”

彥錦松溫潤的臉上有些龜裂,本來君子不應該在背後說人閒話的,但是這人是她的母親,自己說了也是為了讓她能夠更好的改正自己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