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信差騎千里馬日夜兼程,八月初十的傍晚,也就是次日傍晚,這封捷報就送到了建寧帝的手中。

“好好好!”

看著手中的奏摺,建寧帝喜的連說三個好字。

“沈赫果然寶刀未老,不負朕之厚望,這個沈千帷,英雄出少年啊,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比沈赫當年還要膽大!”

“奴才恭喜皇上,這伏虎寨十幾年的匪患,總算是解決了。”王連義笑著給建寧帝上茶。

接過茶盞,建寧帝的情緒才平復些許。

“這蘇毅在摺子裡說,此次剿匪之所以能成,一來是這個沈家小子身先士卒,帶頭衝鋒,二來是他有勇有謀,事先派人埋伏奇襲,挾持了山匪的二把手,從後方與之裡應外合,為此,豫王的兵馬是沒派上什麼大用場。”

雖然在發現鄭寒偷偷領軍攻上去後,豫王也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立即派人上山,但慢了一步,這功勞可就不大顯眼了。

如此也正合建寧帝的心意。

“沈大將軍和沈小將軍父子二人英勇無比,這都是皇上您慧眼識珠,若非選得良將,又怎麼能旗開得勝呢。”王連義恭維道。

建寧帝聽著這話,面上笑意更盛。

“是啊,沈赫父子這回是立了大功了,伏虎寨的匪患可是從先帝時候就遺留下來的,朕得好好封賞他們父子二人。”

心裡琢磨了一會兒,便道,“傳朕旨意,封沈赫為正三品昭勇將軍,其子沈千帷封正五品驍騎尉。”

王連義應聲,立即退下去辦了。

當晚,沈府裡頭,嚴氏就替丈夫和兒子,一共接下了兩道聖旨。

得知是剿匪得勝後,嚴氏當初喜極而泣。

她不在乎什麼加官進爵的封賞,她只需要知道丈夫和兒子都好好的,就安心了。

送走了宮裡來的傳旨太監後,嚴氏就歡天喜地的叫下人打掃屋子,預備爺倆愛吃東西。

管家老何笑著安慰,“夫人別急,將軍和公子想必還得料理完渝州的事情才能回來呢,這中秋節還有五天,恐怕是趕不回來了。”

剿匪可不是打完仗就完事兒了,還有許多掃尾工作要做,光清點俘虜和繳獲的戰利品,以及審訊,這些都要花費不少時間。

聽了這話,嚴氏就有點洩氣。

不過想著雖然中秋節一家子不能團圓,但好歹知道丈夫和兒子都好好的,也算圓滿了。

次日。

沈家父子大獲全勝,剿滅渝州伏虎寨所有山匪的訊息就傳遍了京城。

封賞過後,沈赫就是正三品了,那就算是在汴京城入流了。

畢竟宮中大小宴會,能入宮參加的,基本都是正三品及以上的官員。

而最重要的是沈千帷的封賞,他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正五品驍騎尉,還立了戰功。

縱然北狄有些重文輕武,但沈千帷也絕對算得少年英傑了。

且就目前來看,明眼人都瞧得出,沈家這個小子日後絕對還有加官進爵的時候,絕不會止步於此。

所以也有不少人家,開始注意起這個從前他們都看不上的泥腿子出身的沈家小子來。

蘇府,藏玉閣。

被南絮叫醒後,蘇珺寧一邊由著寄春梳妝,一邊就聽迎梅講了外頭髮生的事情。

得知剿匪成功後,蘇珺寧也是立即精神不少。

“這麼說,想來爹很快就會回來了。”

“是啊,夫人和小姐總算能放心些了。”南絮接過話茬,“小姐可知道,這回沈公子又立功了,皇上給他晉了官位,如今是正五品驍騎尉了。”

聽到這話,蘇珺寧眼前就恍惚了一下。

那一瞬,她似乎看見了身穿甲冑的男子在土匪窩裡拼殺的樣子,不過旋即就平復了心緒,面上露出幾分單純的讚賞。

“他的確是有幾分本事的,年初我回汴京的時候還是從六品,現在不過半年就升到正五品了,日後想必前途無量。”

迎梅忙就點頭,一臉敬慕的補充道。

“今兒我聽守門的婆子說,那沈小將軍殺敵英勇,單挑時,一人連斬了十幾個悍匪,其中還有伏虎寨的三當家,且最後生擒了伏虎寨的大當家何玉虎呢。”

“別是誇大其詞了吧。”蘇珺寧有些懷疑。

迎梅正色,“可不會瞎說,那婆子說是兵部的訊息呢。”

見丫鬟一臉認真,蘇珺寧也忍不住淺笑起來。

“那這麼說,他真的是立了大功了,等他回來了,我就按孃的說法,請他到府上來吃頓飯,倒也不必去外頭了。”

只是不知道沈千帷有沒有受傷,屆時方不方便來。

後頭這句話是蘇珺寧心裡頭不由自主冒出來的,嘴上並沒有說,可哪怕只是想了一下,反應過來後,蘇珺寧也覺得好笑。

什麼時候她也關心起沈千帷來了。

搖搖頭,把這雜亂思緒摒除,便沒再提了。

因為渝州剿匪大捷,所以建寧帝興致很高,決定大辦中秋宮宴。

宗室皇親以及朝中三品以上官員及其家眷都來參加。

蘇家不必說,自然是在受邀之列的,而沈家裡頭麼,沈赫成了三品將軍,那嚴氏就也在列了,可這件事就挺為難她。

畢竟嚴氏再厲害也只是商戶出身,儘管跟丈夫來了汴京,成了將軍夫人,但說實話,見過的大場面也不多,尤其是入宮,那是一回都沒有。

平素她在宮外,規矩禮儀差了點也就罷了,可進宮就不一樣了,那處處都得小心謹慎,而且沈赫和沈千帷都沒回來,嚴氏得一個人進宮,這就更緊張了。

一時沒什麼人脈資源,就想到了崔氏。

派人來了趟蘇府,想請崔氏幫她物色個教習嬤嬤,趕著進宮赴宴前兩日,把規矩禮儀給好好練一練。

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嘛。

這倒不是什麼難事,崔氏身邊的羅媽媽就很合適,所以崔氏就把羅媽媽派去了沈府教導嚴氏。

蘇珺寧聽說後,還打趣,沒想到母親和沈夫人很合得來。

畢竟在外人看來,商賈出身的女子和書香門第的閨秀,確實不像能沾邊的。

不過說歸說,蘇珺寧自己也是喜歡嚴氏的為人的,熱情真誠又有趣。

所以也提了一嘴,問崔氏,進宮的時候要不要帶著嚴氏一道走,如此也能多幫襯一二。

崔氏覺得這個提議不錯,便也讓羅媽媽給嚴氏帶了話。

有人一起走,嚴氏自然是很樂意的。

所以中秋節宮宴這一天,兩家人就先在宮門外匯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