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早朝!
老子修道德的修是什麼意思 冷小飛丶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此時,民眾們聞言,皆是雀躍喝彩,但是一些王公重臣,的臉上卻有一些不自然。
而此時,長孫澤,則是揮手示意眾人安靜,而他則是繼續說道:
“朕今日得以登臨九五之尊,實乃得益於東域共和宗宗主,趙天一的鼎力相助與無私奉獻。
鑑於此,朕特此下詔,冊封趙天一為‘平皇’。
與朕並肩而立,共掌九龍帝國之舵,同時兼任丞相之職,統領五部,以彰其功。
自此,平皇之言行舉止,皆代表朕之意志,見其如見朕親臨,望舉國上下,悉心尊崇,共襄盛舉。”
而此刻,九龍殿的巍峨殿頂之上,呂得水、趙天一、呂布以及長孫浩四人。
在聽到,長孫澤的宣佈後皆感意外。
尤其是呂得水,反應最為迅速,他竟單膝跪地,戲謔地高呼:“阿兒!!奴才呂得水,參見平皇陛下!”
趙天一聞言,不禁白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無奈的笑意,隨即輕斥道:
“得了吧你,快給我滾一邊去!”
言罷,他輕輕一抬腳,便將呂得水踹下了殿頂,引來一陣嬉笑。
然而,呂得水似乎並未因此而氣餒,不多時,他便再次御空而起,穩穩的落在眾人面前。
而他則是嬉皮笑臉地,對著趙天一道:
“嘿嘿,老大,我就開個玩笑嘛,你別往心裡去!”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長孫林杉的主持下,祭天,祭地等諸多儀式也是逐一進行。
經過整整一天,整個登基大典也是緩緩落幕。
然而,雖然登基大典結束了,但皇都熱鬧氛圍,則是一直持續了一個月,才漸漸恢復了往日的安寧。
..............
此刻,九龍殿內金碧輝煌,陽光透過殿頂的琉璃瓦灑下,為這莊嚴的殿堂鍍上了一層神聖的光輝。
只見,長孫澤端殿中的九龍椅上,威嚴而莊重。
而趙天一,則與他並肩坐於另一把同樣輝煌的九龍椅上,彰顯著其地位。
九龍臺下,群臣肅穆而立,長孫林杉等朝中重臣分列兩側,各自保持著應有的禮儀與恭敬。
整個大殿之中,也是瀰漫著一種莊重而肅穆的氛圍。
此時,長孫澤的目光深邃而有力,緩緩掃過下方的群臣,聲音沉穩:
“眾卿,自朕登基以來,已滿一月。當日朕所頒佈的兩道政令,乃是國家之根本,社稷之基石。
不知道,這兩道政令的,現今的成效如何啊?”
只見長孫林杉聞言,躬身而出,隨即稟報道:
“回稟陛下,如今,各地奴隸已大多掙脫枷鎖,重獲自由之身,皆以國民自居。
同時,對於人口買賣之惡行,亦施以重拳出擊,使其得到有效遏制,社會也是風氣漸趨清朗。
然而,臣斗膽上言,國中仍有一部分數王公貴族,對‘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金科玉律置若罔聞。
偶有悖逆之舉,實乃有違陛下仁政,亦傷民心。”
聞言,趙天一則是微微蹙眉,沒等長孫澤開口,便率先發問:“是嗎?調查了嗎?可有那些人的名單?”
長孫林杉聞言,立刻從腰間取出一枚雕工精細的玉簡。
見狀,趙天一身形一動,便瞬間移至長孫林杉身前,穩穩接過玉簡,隨即開始仔細翻閱其中的內容。
而玉簡中,一樁樁王公貴族子弟當街滋事、欺凌百姓的案件躍然眼前。
雖未釀成血案,但每一起都透露出對“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一鐵律的蔑視與挑戰。
趙天一的眼神愈發深沉,他深知,這些事件的背後,隱藏著的是權貴們,對新政的不滿與牴觸情緒。
這些王公貴族,自視高人一等,長久以來,都沉浸在特權與尊貴的虛幻之中。
對普通民眾的生活疾苦視而不見。
而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和人人平等,這兩項理念的橫空出世。
無疑如同一把利劍,直指他們長期以來所依賴的特權體系,讓他們的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而面對新政帶來的巨大變革,這些王公貴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他們擔心自已的特權地位將一去不復返,擔心自已將失去對平民百姓的掌控與壓迫。
於是,他們開始密謀策劃,讓自家子弟在街頭巷尾聚眾鬧事,企圖以這種方式來向新政示威。
企圖推翻這條政策,然而,他們的如意算盤卻打錯了。
此時,只見趙天一的目光從玉簡上移開,掃視著在場的眾人,而他的神色卻是異常凝重。
而他也是緩緩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冷意:
“哼,真是好手段啊!若是對政令有異議,為何不直接上書言明,何必要讓你們自家子弟以身試法呢?”
而趙天一話音未落,身形已如鬼魅般閃至長孫澤身旁,將手中的玉簡輕輕置於其案上。
此時,只見長孫澤拿起玉簡,目光匆匆掃過,在結合趙天一剛才說的話,也是猜到了大致的內情。
只見,長孫澤將玉簡丟到面前的桌子上,看向趙天一:“平皇,全憑您做主。”
趙天一聞言,隨即看向中眾人冷聲開口:“大將軍,即刻將名單上所列之人全部羈押,聽候發落!”
而趙天一口中的大將軍便是現在的長孫林杉。
而趙天一,此言一出,猶如驚雷乍響,在殿內迴盪不絕,引得全場是一片譁然。
聞言,長孫林杉迅速點頭,隨即轉身朝著九龍殿門走去,去執行趙天一的命令。
而正當此時,一個沉穩而有力的聲音,如同晨鐘暮鼓般迴響在大殿之中:
“且慢!”
眾人聞言,紛紛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老者緩緩步出,歲月雖在其面容上刻下了痕跡。
但那雙眸子依舊熠熠生輝,透露出不屈的英氣與深邃的智慧。他以一種既顯恭敬又不失風骨的態度,
向趙天一微微欠身,言辭懇切地說道:
“平皇,請先別急著抓人啊!
關於‘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及‘人人平等’之理念,我等確存疑慮。
自古以來,北域三國,皇族與貴族皆以尊貴之姿,屹立於萬民之上,此乃常態。亦是社會秩序之基。
因此,老臣斗膽進言。驟然推行此等‘人人平等’之制,並嚴明‘天子犯法亦需受罰’之規。
雖理念高遠,卻也需顧及現實之複雜與人心之微妙。
此舉之妥當性,尚需深思熟慮,以免動搖國本,引發不必要的紛擾與動盪。”
言罷,老者毅然決然地跪倒在地,聲音中透著堅定與懇切:
“老臣懇請陛下,平皇,慎重考慮此等大事,收回成命,以維社稷之安,保民心之穩。”
而老者,名為長孫仲,乃是九龍帝國皇族之中的一位前輩,是長孫林杉的六叔,是一名羽化境修士。
此次朝會因長孫澤初掌大權,特邀其前來鎮場,以顯皇族之威儀。
而此時,當長孫仲的話語落下,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九龍殿上頓時湧起了一股不同尋常的氣息。
只見百官之中,不少人紛紛跪倒在地,異口同聲地呼喊道:
“望陛下收回成命!”
趙天一凝視著眼前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聲音冷冽如冰:
“諸位,這是意圖逼宮嗎?真是可笑至極!政令初行一月,便欲撤回,豈非兒戲,你們置國威於何地!”
長孫仲聞言,神色凝重,他緩緩開口,聲音沉穩而有力:
“陛下,平皇,朝令夕改確有不妥,但臣等所慮,乃是帝國之根本穩定。消除此政令,實為帝國著想。”
聞言,趙天一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目光如炬,直射長孫仲:
“老匹夫,你說的好聽,但是你心中的想,究竟是為國還是為私?誰能知道?”
言罷,趙天一環視跪地的群臣,語氣中滿是不屑:“他是為國,那你們是為了什麼?難道也是為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