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物攻城的時間比預想的還要早一些,晚上七點左右,在魔佔區的夜晚將要來臨的時刻,魔物攻城便已經開始。

前文說過,御魔法陣是一種可以隔絕魔氣的陣法,整個陣法以三個陣點為基礎,橫跨大夏的北部與魔佔區接壤的邊境線,西至北曹帝國,東至東海。

在北曹帝國境內,有北曹帝國的防禦法陣和軍隊防禦魔物。

而在東邊東海境內,魔氣的侵入因為受到海水的影響,很難入侵。

並且東海境內,有東海妖族、散修防禦魔物從海上入侵。

當然,大夏帝國也在東海邊境沿線,建立了一個個城防,防禦海上敵人,同時成立海軍,巡視東海。

御魔法陣的陣點,比之前建設的各種除魔法陣、地靈束魔陣的陣點大很多。

雖名為陣點,但實際大小如一座城。

陣點的四周都是由厚厚的鐵石澆築而成的固定法器,特點就是硬,哪怕面對飛昇期修士,陣點的堅硬程度也能堅持許久。

陣點的北線是直面魔物的,整個北線長達幾千米。

除了一些內開的門洞外,沒有任何縫隙。

北線的城牆高約二十米,且每間隔幾十米就有一處炮塔,用於放置大口徑守城炮和強弩。

北線城牆的厚度約五十米,也就是說在城牆上形成了五十米長的戰鬥緩衝區域。

陣點的東西兩線,縱深幾百米,城牆的厚度越往北邊厚度越小,因此戰鬥的可能越小。

在陣法存在的情況下,大夏帝國境內魔氣非常稀薄,魔物想要從東西兩側繞行進入大夏帝國境內,然後再從東西兩側或者南側進攻陣點,非常不現實,畢竟魔物力量受到了極大的削弱。

西側,也有城牆。但是城牆的厚度很薄,同時留的門也很多。

許多城牆都是深入地下隱匿的,只有在需要的時候,啟動機關,地下的城牆才會升起來,起到防禦作用。

在這個建設條件下,每一個陣點的佔地面積非常廣,已經有了一個小城鎮的大小。

陣點支撐御魔法陣的地方不止一處,單是觸發陣點就有幾十處。

因為法陣需要,大多靠近北線,這也是魔物會重點進攻北線的原因。

除了觸發陣點,還有供應陣法所需靈氣使用的供靈陣點、儲存靈石等龐大資源的資源倉庫、放置大量天機盤用於監控陣法穩定性的監控室、記錄陣法執行情況的檔案室、軍隊駐紮的軍隊營地、維修/維護/監控人員的營地,等等。

於是,這個看起來很大的陣點其實非常的擁擠。

因為陣點的龐大,需要維持整個陣點消耗的資源也是很恐怖的。

而維持御魔法陣需要的資源,基本都是由大夏帝國供給,這項供給是在御魔軍軍需上的另外一項,是由帝國中央銀行直供,資金來源是全國御魔稅收。

再次強調下,御魔軍的軍需是少陽府財政部供給,兩者並不相同。

整個御魔法陣參與的部門非常多,組織結構也很奇怪:

御魔法陣消耗的資源由帝國中央銀行向全國收取御魔稅,然後供給邊境,由帝國政府軍城分部管理;

法陣的維護由政府軍負責,政府軍由帝國軍事部門統一供養;

政府軍軍隊本身的消耗由帝國財政部負責,然後由帝國政府軍城分部管理;

帝國政府軍城分部向帝國總政府彙報,官員由帝國總政府委任;

而政府軍內的專業維修人員,除了建國之初的那批人,之後的專業人員全部來自於乾州和軍城交界處的北方軍事聯合學院;

御魔的主要戰力是由御魔軍負責,御魔軍的軍需少部分來自於軍城自供,大部分來自於少陽府的財政部供給,這個和帝國財政部是兩個部門。

這就導致整個軍城的政治關係變得十分複雜。

至於為什麼可以很簡單管理的軍城,會變得如此複雜,恐怕只有那些政客們知道。

不過還好的是兩個比較關鍵的點,御魔軍軍隊指揮權在軍城,且軍政一體。

御魔法陣的消耗來源於帝國的專項稅收,科目清晰,這部分資源有穩定保障。

因此雖然混亂,但出不了什麼事。

在說回陣點本身,陣法在修建之時,為了保證陣法的穩定,御魔陣只有一個功能,就是隔絕魔氣。

除此之外,攻擊、防禦能力陣法本身都不具備,要知道,如果要讓一個東西保持足夠的穩定,那麼就讓這件東西所執行的事情足夠單一。

於是陣法的防禦就只能靠陣點的城牆以及御魔軍。

魔物攻城比真靈軍預估的時間還早一點,但御魔軍的準備也算充分。

在北線城牆上,御魔軍第一步兵軍的軍隊早就按照之前預定的方位準備就緒。

雖然北線邊境長達幾千米,但魔物的進攻也是有側重點的,在魔物主要進攻方向的幾百米內,是由第一軍負責。

其餘各線,會由第三、四、五步兵軍剩餘可戰之兵還有政府軍,也在一些御魔軍顧及不過來的地方協防,第二步兵軍作為預備軍隨時待命。

而在北線城牆的後方,幾百個和尚分成十個團隊,每一個團隊由一個大和尚帶隊,各自分坐在一起,每個和尚拿出一塊木魚放在前方,隨時候命。

“嗚!嗚!”隨著北線邊境各處響起號角,標記這場浩大的魔物攻城開始。

城牆後方的和尚團隊首先開始,每一個大和尚將一塊極品靈石插入木魚,其餘和尚插入上品靈石。

然後所有和尚開始一邊誦經,一邊敲木魚。

無數靈氣從木魚中散發出來,相互交織在一起,從一個個和尚團隊的周圍散開,充斥在戰場內。

在北線城牆後上方,有著十數艘飛船,每個船隊上均分配了不少的真靈軍大隊。

真靈軍計程車兵將無數靈氣,以及木魚中散發的靈氣形成一股股凝練的靈氣團,然後操縱引導向前線,分發給各處炮樓和步兵大隊。

也有一些靈氣團被放置在空中游蕩,在戰鬥的上空形成一片厚厚的靈氣雲,這樣是方便在戰鬥中的大隊自行獲取靈氣。

畢竟戰場意外太多,如果遇到真靈軍未及時補充靈氣之時,大隊可以自行從靈氣雲中獲取靈氣。

“轟!轟!”

幾聲巨響,這是城牆上的炮樓率先發起攻擊,無數大口徑靈力炮向飛奔而來的魔物開炮。

許多中低階,甚至高階魔物會在這高密度靈炮覆蓋中重傷或身亡。

降低魔物的密度,才能能減輕城牆上守城軍隊的壓力。

魔物也不會坐以待斃,一些可以遠端發射魔氣彈的魔物也在遠端向城牆的炮樓噴射魔氣彈,意圖對炮樓造成騷擾。

這些進攻相互之間早已熟悉,炮樓上計程車兵用靈力弩射爆小型魔氣彈。對於一些大型的魔氣彈,則使用強弩來應對!

一些僥倖到達炮樓的魔氣彈,也被士兵用盾牌法器擋住。

魔物由肉身發出的魔氣彈很難對炮樓造成傷害。